学术投稿

便携式弹性输液泵持续静注5-氟脲嘧啶的护理观察

黄家群;张晓容;邓德琴

关键词:便携式弹性输液泵, 预防静脉炎, 观察
摘要:应用便携式弹性输液泵持续静注5-氟脲嘧啶(5-Fu)方便有效,可选择血管,保证其通畅,预防静脉炎发生是临床护理重点.我们观察25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携式弹性输液泵持续静注5-氟脲嘧啶5~6天.现报道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留置双J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双J 管又称双猪尾管,具有支架和内引流作用,能解除输尿管炎症、水肿造成的暂时性梗阻,防止术后漏尿和输尿管狭窄,集合系统不与外界直接相通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双J管有不少优点,但在临床中也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如尿液返流、双J管移位、管腔堵塞、管周结痂、尿路感染等.笔者在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参与肾盂成形术或肾盂切开取石术127例,术后均予留置双J管,其中发生并发症11例.现就其发生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王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愈来愈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它为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带来勃勃生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广大教师能自行设计制作课件,标志着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显而易见.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特点,必须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根据我院使用多媒体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作者:韦叶生;覃志坚;邓益斌;黄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便携式弹性输液泵持续静注5-氟脲嘧啶的护理观察

    应用便携式弹性输液泵持续静注5-氟脲嘧啶(5-Fu)方便有效,可选择血管,保证其通畅,预防静脉炎发生是临床护理重点.我们观察25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应用携式弹性输液泵持续静注5-氟脲嘧啶5~6天.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家群;张晓容;邓德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干扰素栓辅助电离子机烧灼治疗肛周直肠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α-2a干扰素栓辅助电离子机烧灼治疗肛周直肠尖锐湿疣(C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电离子机在肛镜直视下对肛周及直肠部位的疣体烧灼,术后肛周伤口每日用1/8000高锰酸钾液坐盆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用干扰素α-2a栓置入直肠内,隔日1次,连用4周;治疗后1~6个月每月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病人复发率为23.3%,对照组病人复发率为80.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α-2a干扰素栓辅助电离子机烧灼是治疗肛门、直肠湿疣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黄文富;陈俊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高,迅速、有效地治疗特别重要.治疗目的是拯救可逆性缺血脑组织,而溶栓则是治疗的紧急方法之一.溶栓方法有超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两种.因静脉溶栓不需特殊设备,可及时用药,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本院自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50例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樊金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6例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6例,术后予抗炎、止血、中药等综合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操作时间50.3min,平均失血量89.3ml,平均切割前列腺组织重38.1g.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钠与术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未输血.术后主观症状评分、大尿流率、剩余尿均比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切除组织多,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术式.

    作者:盛烨华;蒋袁磊;顾自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臀肌挛缩症的外科治疗

    臀肌挛缩症是由于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后挛缩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之疾病,病因至今不明.1969年Valdenama首次报告,国内马承暄1978年首次报道,近年来国内也有诸多文献对其病因治疗方法进行深入探讨.现对本院1993~2003年收治的67例臀肌挛缩症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蒋正武;甘克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概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国内报道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高达30%~50%[1].因胆红素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严重者可引起高胆红素性脑病,危及生命和造成伤残.近年来国内外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脑损伤的发病机理、检查方法、诊断和防治等进行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作一简述.

    作者:潘红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率不断提高,它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增进了解有关此病的知识,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使患者的健康行为有利于向康复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为了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我们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80例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6例择期剖宫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一种经济、方便、实用有效的剖宫产术抗生素用药方案.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终孕的产妇106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6人,对照组50人,研究组术前30 min静滴氨苄青霉素4g,甲硝唑1.5 g,术后第1、第2天再各用药1次,剂量同上,对照组术前不用药,术后用同等剂量同种药物静滴每天1次,共用5天.结果两组术后病率、发热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WBC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一种经济、方便、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灵芝;梁莉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提高医学检验学生操作技能的方法

    检验医学一直伴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而发展,初的医学检验是为了满足临床医学基本的要求而开展的实验项目,即前期的常规化验.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生物医学领域,推动了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在临床医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是医学检验教育工作者应深思的问题.我们认为,适当改革教学内容,应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重视实验操作基本功训练,改进实验考核办法,进行技能考核,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和实验内容的改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才能造就新型的检验工作者.

    作者:邱玉林;杨迎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胺碘酮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48例临床观察

    胺碘酮具有独特而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尤可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等优点,逐渐被许多临床医生所采用[1].我科近2年来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病综合征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探讨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性、粘稠性、凝固性和变形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新兴学科,其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液粘度的增高,从而对血液循环,尤其是对微循环产生显著影响.为此,我们对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检测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任光;郭鹏威;唐习强;韦莹慧;潘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缩宫素助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缩宫素助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430例分娩条件相当的新生儿,根据孕母产前是否使用缩宫素分组,观察组(使用缩宫素)110例,对照组(未用缩宫素)320例,分别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观察组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8%(χ2=11.01 , P<0.01);观察组中,使用三种不同剂量缩宫素(2.5U、5U和10U)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10, P>0.05).结论缩宫素助产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早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并适当干预,可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刘晗;李霞;唐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分析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关于本病相关因素的报道较多,但与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的关系报道较少.为了解颈椎病患者与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的关系,笔者对24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病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对鉴别缺铁性贫血(IDA)与慢性病贫血(ACD)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缺铁性贫血、慢性病贫血和健康对照组sTfR的水平.结果治疗前IDA组sTfR明显高于ACD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DA组治疗后sTfR水平明显下降,与ACD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sTfR水平的测定对鉴别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少云;韦永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致白细胞减少19例分析

    奥美拉唑是目前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如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等的一种高效抑酸剂,其副作用少且轻微,但少数患者可出现白细胞减少,我们观察治疗983例,发现白细胞减少1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珊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鱼胆中毒并多系统器官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

    鱼胆中毒严重时可导致肝、肾、脑、心、胃肠道等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抢救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我院1999年7月~2003年7月收治12例鱼胆中毒并MSOF患者的急救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媚媛;孟俊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电子喉镜是一种新型的检查工具,我科于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应用电子喉镜对1500例有耳鼻咽喉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涛;邓明朝;容庆丰;伍源壮;何双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例,按初始Hb水平分为A组(Hb≤70 g/L)和B组(Hb>70 g/L);又按病人年龄分为a组(<60岁)和b组(≥60岁).给予血透肾性贫血患者rHuEPO 1万U,qw,sc,当Hb迅速升至100 g/L时可酌情减量至每2周1次,甚至更少,观察16周.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增加,A组和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4%和80.0%,各年龄组的Hb也有增加趋势.rHuEPO使用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头痛及高血钾.结论大剂量rHuEPO可有效纠正血透患者肾性贫血,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刘永军;祝立志;欧列斌;黄海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