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尔利复合宫颈阻滞用于人工流产的疗效观察

杨志宏;唐小林;吴少林;邓艳玲;王斯旗

关键词:福尔利, 异丙酚, 宫颈阻滞, 人工流产
摘要:目的比较福尔利和异丙酚分别复合碳酸利多卡因宫颈阻滞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微量泵注入0.2%福尔利0.15mg/kg,B组注入0.2%异丙酚1.5mg/kg.两组孕妇入睡后于宫颈口3、9点两处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行局部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和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B组入睡时、手术时的SBP、MAP以及入睡时的SPO2值明显下降(P<0.01),入睡时的PECO2值明显上升(P<0.05);A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孕妇入睡、唤醒、清醒、行走能力恢复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30 min左右均能行走离院.结论福尔利复合宫颈阻滞用于人工流产,在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方面优于异丙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母儿血型不合与ABO血型抗体效价的检测观察

    母儿血型不合是婴幼儿溶血病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我们在遗传优生咨询门诊病人中,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有关的产前诊断检查以外,还开展了母儿血型不合-ABO血型抗体效价检测以供临床治疗参考,现将567例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SA 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手术结束前10 min G组(35例)静注格拉司琼3 mg,W组(35例)静注胃复安10 mg,N组(30例)静注生理盐水10 ml,观察三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G组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4.3%,W组为40.0%,N组为73.3%.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7),G组的发生率低.结论格拉司琼能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吴运斌;梁治辉;王毅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51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效果.方法治疗组(n=5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HP,对照组(n=49)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昏迷时间、阿托品化时间、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阿托品应用总量减少(P<0.01),治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HP,可提高重度AOPP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黄君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康宁克通A加喉上神经封闭治疗咽异感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康宁克通A封闭治疗咽异感症的疗效.方法用康宁克通A加普鲁卡因封闭治疗85例咽异感症患者(治疗组),并与用常规药物治疗的75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5.3%,对照组有效率56.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康宁克通A加普鲁卡因封闭治疗咽异感症疗效较优.

    作者:石尧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性病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BP)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将确诊的24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95例,用氯霉素混合液行前列腺内注射+口服强力霉素+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味;B组76例,用氯霉素混合液行前列腺内注射+口服强力霉素,C组71例,单用强力霉素口服治疗. 结果 A、B、C各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4%、92.6%、47.4%和80.3%、40.8%、71.8%,A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B、C组 (P均<0.017或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组)CNBP,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勇平;梁庆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平时成绩综合性考核对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影响

    平时成绩综合性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效和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之一,是有效教学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其根本作用在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改进教师教学、督促学生学习、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等[1~2].

    作者:陆克兴;潘兴寿;黄照河;吴标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3例胆囊癌的CT诊断体会

    胆囊癌较少见[1],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不易早期诊断,以往术前误诊率较高,但随着CT的广泛应用,术前诊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笔者收集了1998~2003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患者33例.结合文献[1~9]进行分析,讨论胆囊癌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作者:周卫国;廖明壮;胡克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卡介苗素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介苗素对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9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注卡介苗素1 mg/次, 3次/周,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两组差异显著(χ2 =4.38,P<0.05).结论卡介苗素能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的辅助药物.

    作者:吕如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椎弓根螺钉系统及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椎间融合器椎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滑脱椎体复位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器行椎间融合.结果 23例获6个月~82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结果优12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3%.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可在有效解除神经受压的基础上,达到很好的复位及牢固固定,椎间融合器恢复了椎间隙高度,稳定了滑脱腰椎节段,提高融合率和融合质量,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

    作者:李宁宁;肖荣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香砂六君汤加味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目的观察中药香砂六君汤加味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列.对照组给予香砂六君汤加味,每天1剂,复渣分2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多塞平片,每次8.3 mg,3次/d;均以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71 P<0.05).结论中药香砂六君汤加味联合小剂量多塞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有效缓解消化道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成活;曾雅静;黄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2例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45例按常规治疗为对照组,4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为治疗组,用高压氧超过3个疗程25例,少于3个疗程2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7%,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压氧治疗超过3个疗程25例,治愈率80.00%;少于3个疗程22例,治愈率5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和婴儿颅内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增加疗程可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霞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小剂量多索茶碱联用扎鲁司特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36例

    本文总结了小剂量多索茶碱联用扎鲁司特治疗36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资料,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金相;卢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对乙肝病情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FIA)及生化全自动分析仪分别检测514例急慢性乙肝患者的Pre-s1、乙肝两对半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 514例患者中Pre-s1阳性率为59.3%(305/514),Pre-s1阳性的乙肝患者ALT值明显高于Pre-s1阴性的乙肝患者(P<0.01).结论 Pre-s1抗原可做为判断急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及活跃程度的一个敏感指标,判断乙肝病情活动性和传染性.

    作者:何印蕾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 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60例肺鳞癌(高分化鳞癌40例,低分化鳞癌20例, 其中28例淋巴结转移)及部分癌旁正常肺组织(28例)中的MMP-2、TIMP-2表达情况.结果 MMP-2与TIMP-2表达于癌细胞胞浆中,MMP-2表达阳性率为45%,在低分化肺鳞癌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者(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1).TIMP-2表达阳性率为40%,在高分化或无淋巴结转移的肺鳞癌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或有淋巴结转移者 (P<0.05).结论肺鳞癌中MMP-2和TIMP-2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曾雅静;马泽粦;林放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粘连性绞窄型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手术处理

    粘连性肠梗阻在腹部外科急腹症中较为常见,如不能及时就诊和治疗可能转变为绞窄型肠梗阻.我院自1990年1月~2004年1月共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32例,其中绞窄型肠梗阻42例,占粘连性肠梗阻的9.7%.现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就其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徐根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门诊注射室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实施,公民的法制观念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病人的需求与护理服务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护理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1].门诊注射室每天接触病人广,疾病类型复杂,是容易发生护患纠纷的场所.现将门诊注射室常见的护患纠纷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吕继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非扩髓植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5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远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双侧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若干问题

    目的探讨双侧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关键问题.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4年19例双侧甲状腺癌临床资料.结果 7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0例行甲状腺近全切除术,2例行峡部全切+双侧叶次全切除术,全组病例同时作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14例分别行双侧或单侧功能性颈清扫术,2例术后复发再手术,2例分别死于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结论双侧甲状腺癌如果外科治疗得当,能获得良好的远期效果.

    作者:梁绍诚;潘金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稽留流产的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已被广泛应用于终止早孕(停经天数≤49天),我院应用于稽留流产中亦取得满意效果,现将2002年3月至2003年8月间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均为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治疗稽留流产117例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孙华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门诊输液室的质量管理

    门诊输液室是人群集中、流动性大的场所,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我院急诊科负责全院各科室的门诊病人的输液治疗,日输液人数约150人次.为了提高输液质量,保证护理安全.从2003年起,我科实行了规范化管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黎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