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贞
目的探讨颞浅筋膜瓣、颞肌筋膜瓣在颌面部修复中的应用机理.方法 28例因切除肿瘤或外伤造成颌面部缺损,采用颞浅筋膜瓣或/和颞肌筋膜复合瓣修复缺损.结果 28例组织瓣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良好,粘膜于4~6周上皮化.结论颞浅筋膜瓣、颞肌筋膜瓣是修复颌面部缺损的理想组织瓣.
作者:李俊;姚金光;陈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简单有效的方法以改善或重建特殊部位较大面积烧伤疤痕区的功能.方法切除松解局部疤痕组织后立即进行自体厚中厚皮移植,术后辅以加压疗法1~2年.结果本组64个部位中皮片全部或基本成活56个,绝大部分成活5个,合并感染全部坏死1个,疗效优40个,良18个,差6个,优良率为90.63%.结论厚中厚皮移植术仍然是特殊部位较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整形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能有效地防治疤痕挛缩畸形,减少疤痕复发和继发畸形的发生.
作者:黄志群;陆钢;谷世行;梁精炼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了解我院病案出院记录各项目填写质量状况,笔者于2005年4月对我院出院病历进行一次专项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天资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时软化宫颈及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行HSG检查的4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常规行HSG检查,观察组220例于检查前1 h阴道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观察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的发生率、两组宫颈软化程度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AS发生率分别为9.1%和62.9%,观察组PAS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效果观察组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前1小时阴道置米索前列醇200 μg能有效软化宫颈,缓解疼痛,减少PASS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黄建安;王小玲;卢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是甲亢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充分认识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并及时防治,对甲亢性心脏病的预后非常重要.本文收集我院1999年5月~2004年7月诊断为甲亢性心脏病的5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韦超健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002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扩大了患者的权利,明确了赔偿费用等,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大大加强.2002年4月1日开始实行的<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在医疗侵权诉讼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举证倒置的施行,增加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医疗责任风险,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和难以举证证明所带来的赔偿等,对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护士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和法律责任,明白病人及自身的权利与义务,才能有效维护病人及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一情况本院将护理安全管理监控运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使护理安全得到了保障,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纠纷的发生.
作者:赵丽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蛋氨酸在ATP作用下转化为S-腺苷蛋氨酸,后者在甲基转移酶的作用下转化为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进一步去腺苷即生成同型半胱氨酸(HCY).人体内70%~80%的HCY以二硫键形式与血浆蛋白结合,20%~30%自身结合成二聚体HCY,约1%的HCY以自由硫酸形成存在于循环中[1].1969年McCully[2]从尸检中发现2例血浆HCY浓度超过正常人几十倍的患儿存在着广泛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高HCY血症对心血管的影响.本文就高HCY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潘祖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长效托宁在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治疗作用和疗效.方法将收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78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新法组,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来判断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新法组治愈率97.4%,常规组为92.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3.20,P>0.05);与常规组相比,新法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长效托宁治疗有机磷中毒较阿托品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其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我科于2002年8月收治1例因自身含高效价冷凝集素致配血主次管不合的患者,经检验证实为冷凝集引起,后予正常输血,患者无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滕建昆;黄跃斌;杨忠琪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双上肢断肢合并双上肢皮肤撕脱伤较少见,是一种严重的损伤,手术难度大,影响再植手术的成功.其由于捻、挫伤引起骨头、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皮肤的损伤,可有皮下广泛性出血.因此,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要点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苏小梅;蒙秀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用于无痛性胃镜检查时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择期检查病人,静脉注射异丙酚1.5~2.0 mg·kg-1· min-1,分别于用药前(T1)、用药后至睫毛反射消失(T2)、送入胃镜至咽喉下(T3)、呼唤可睁眼时(T4),用多功能ECG监测仪连续观察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HR明显增快、SpO2明显降低(P<0.01),MAP无显著变化(P>0.05),意识恢复后各项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对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是暂时的.
作者:王斯河;莫家玲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择62例原发性高血压且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给予缬沙坦治疗前后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24周后,SBP、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缬沙坦不仅能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
作者:李健;苏伟;王东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先安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主要予心先安治疗,对照组主要予极化液治疗,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6%,对照组为2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先安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不良反应低.
作者:唐忠梅;莫大;农凤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知识的巩固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和实际应用,都对知识的巩固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创造条件.以下几点是笔者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徐静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胸骨骨折临床少见,笔者遇到的2例均为胸骨柄体部骨折且有错位,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洪根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传统的保守治疗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因此,早期清除脑内积血,保持脑脊液循环通畅,减少继发性损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科通过对4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采用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罗美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由于微循环中形成大量血小板性血栓,血小板数目因大量消耗而减少所形成的紫癜.
作者:唐开奖;韦真理;蒋耀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血容量骤减及微循环改变,机体代偿功能障碍,发生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多管道快速补液是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由于病人常规穿刺部位被烧伤,体表静脉大多破坏,在休克期穿刺困难或无法静脉穿刺,若不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将延误抢救,危及病人生命.我科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2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白杨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因其早期临床表现比较隐匿,受就医条件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及接诊医师的工作经历等影响,常不能及时诊治.本文总结我科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60岁以上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阮清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6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和能量合剂静滴,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5~2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滴,1次/d,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32,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满意.
作者:范维维;覃世坚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