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梅芳;华复成;骆利砚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给氧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46例予高频喷射给氧抢救,另设对照组37例,采用鼻导管给氧,比较两组供氧后紫绀消失、呼吸困难改善的时间及治愈率.结果高频通气组缺氧缓解期及呼吸变规则时间均较鼻导管吸氧患儿时间短.抢救成活率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处理χ2=4.85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高频通气给氧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良好,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胡运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1994~2003年35例重症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共有20余类药物引起或可能引起重症药疹,其中位居前位为抗癫痫药.重型多形红斑是常见的重型药疹,其次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病死率高.
作者:李常兴;张锡宝;吴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识别高危新生儿合并休克的早期临床症状,从而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39例高危新生儿合并休克的早期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总结及分析.结果皮肤颜色改变,四肢温度下降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是其早出现的临床表现,血压降低,尿量减少则是重要指标.结论加强监护,重视早期表现,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是早期诊断新生儿休克的重要措施.
作者:孔艳英;陈姝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116例,采用经外环的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所有患儿麻醉清醒后即可恢复进食,手术当天可下床适当活动,4~5天拆线,术后无一例发生血肿、切口感染及裂开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7年,复发1例,经再次手术痊愈.结论经外环的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刘保群;孙晋南;刘明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穿刺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6例老年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66例全部治愈,无死亡、脑损伤、张力性气颅、继发颅内血肿、颅内感染或血肿复发病例.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手术护理程序简单,观察方便,工作量少,危险性低.严密的病情观察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精心周到的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作者:石利平;吴琼;佘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高千伏与亚高千伏胸部正位片对肺部病变的显示效果.方法以肺部肿块病变与细小结节病变为观察对象,从高千伏胸部正位片与亚高千伏胸部正位片中,各抽取具有肺部肿块病变与细小结节病变的照片,每种病变均分成高千伏胸片和亚高千伏胸片两组,从影像诊断学角度,对两组胸片进行对比评价,比较两组胸片对病变的显示良好率.结果高千伏与亚高千伏胸部正位片对肺部病变的显示效果,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千伏与亚高千伏胸部正位片对肺部肿块性病变与小结节性病变的显示效果无肉眼观上的差别,在没有条件做高千伏胸片的情况下,可用亚高千伏胸片代替.
作者:农俊彬;黄筠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使人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社会,用新的方式去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新的思维方式.
作者:刘家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在卵巢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术前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选择同期开腹手术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自如活动快、住院天数短、恢复家务时间快、独自外出快,与开腹手术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创伤小、恢复快,是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炳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误诊为肛门疾病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2003年10月126例大肠癌误诊病例的临床和结肠镜资料.结果 126例大肠癌被误诊为肛裂、痔、肛乳头状瘤等肛门疾病.结论对反复便血病例,强调直肠指诊和全结肠镜检查,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李荣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黄芩素和大豆黄酮对HL-60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台盼蓝拒染法和MTT比色法,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 MTT比色法并不适用于检测黄芩素和大豆黄酮对HL-60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应用台盼蓝拒染法,发现黄芩素和大豆黄酮能够显著地抑制HL-60细胞的体外增殖并且呈现时效及量效关系.结论黄芩素和大豆黄酮是两种能够明显抑制HL-60细胞体外增殖,具有潜在抗白血病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
作者:林小聪;刘新光;陈伟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处理与预后关系.方法对60例患者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痊愈28例,残愈11例,死亡21例.结论依靠影像学检查、早期避免漏诊、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输液通路,并给予早期手术清创止血及预防癫痫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邓元央;黄海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适宜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77例老年急腹症患者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伴随症状进行严密的观察与护理.结果除2例因入院时已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外,其余均得到及时的抢救,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敏锐而独到的观察能力、过硬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及掌握现代急救仪器,对抢救老年急腹症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者:黄秋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学龄前儿童弱视的发病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弱视儿童进行散瞳验光,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其出生史和父母相关疾病史,并与同期随机抽取的50例儿童进行比较.结果弱视组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父母视力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是本组弱视的主要类型,占68.0%(34/50).结论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与弱视的形成密切相关,合理矫正幼儿屈光不正是防治弱视的关键.
作者:张桂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病例介绍例1 患者男性,5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年于2001年8月3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在行走中突发右前胸痛,疼痛较剧烈,无肩背放射痛,伴呼吸困难,无咯血,到当地医院就诊,做胸部X线检查及心电图均未发现异常.
作者:白显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乳糖酸阿奇霉素对急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500 mg/次、替硝唑250 ml/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用0.5%甲硝唑250 ml/次、氨苄青霉素3 g/次静脉滴注,每日2次;均以6~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3.3%(22/30);平均疗程治疗组为7.5±1.5天,对照组为10.5±2.5天.两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加替硝唑是治疗急性盆腔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曾榆婷;曾雅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眼球穿通伤的高危人群,探讨减少眼球穿通伤的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367例(370眼)眼球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球穿通伤367例(370眼)中,入院视力0.05以下(盲)298眼,占80.54%;出院视力0.05以下(盲) 173眼,致盲率46.76%.结论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教,可降低眼球穿通伤的发病率;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减少眼球穿通伤的致盲率.
作者:郭金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动控制止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对482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采用自动控制止痛泵止痛,并与间断肌肉注射止痛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 自动控制止痛泵镇痛效果、睡眠时间均较间断肌肉注射止痛法优(P<0.01),副反应也较间断肌肉注射止痛法少.结论 自动控制止痛泵止痛可促进剖宫产术后母婴的康复,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黄东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分析21例老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的临床特点,结果表明:老年甲亢发病较隐匿,无明显甲状腺肿大,少突眼,缺乏食欲亢进等高代谢症候群,有的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极易误诊,误诊率高达62.9%.认为在老年人中凡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慢性腹泻、有精神症状者,需作甲状腺功能的检测.
作者:黄小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在直肠便秘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结合局部麻醉及肛门扩张治疗210例直肠便秘致肛门堵塞的患者.结果本组210例中198例疗效良好,另12例症状缓解.结论结合局部麻醉治疗直肠便秘可快速解除肛门堵塞,并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作者:单长岭;杜菊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46例,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治疗5~7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6.67%,对照组显效率22.73%(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P<0.05).结论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HIE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
作者:许开祖;周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