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俊彬;黄筠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手术相比,因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周期短等优点而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于晓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和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毛支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抗炎、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1万U/kg和普米克令舒0.5 mg/次微量气泵吸入,每天2次,3~7天为一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在喘憋、肺部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α-干扰素和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毛支炎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梅芳;华复成;骆利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自动控制止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对482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采用自动控制止痛泵止痛,并与间断肌肉注射止痛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 自动控制止痛泵镇痛效果、睡眠时间均较间断肌肉注射止痛法优(P<0.01),副反应也较间断肌肉注射止痛法少.结论 自动控制止痛泵止痛可促进剖宫产术后母婴的康复,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黄东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穿刺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6例老年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66例全部治愈,无死亡、脑损伤、张力性气颅、继发颅内血肿、颅内感染或血肿复发病例.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手术护理程序简单,观察方便,工作量少,危险性低.严密的病情观察为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精心周到的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
作者:石利平;吴琼;佘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患者共58颗纵折牙,经牙髓治疗后用结扎丝将纵折牙复位,冠外结扎,并备牙、取模、做全冠修复,随访2年.结果 58颗纵折牙保存治疗,优秀34颗,良好21颗,失败3颗,总有效率94.8%(55/58).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对后牙纵折采用冠外结扎,全冠修复的保存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张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处理与预后关系.方法对60例患者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痊愈28例,残愈11例,死亡21例.结论依靠影像学检查、早期避免漏诊、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输液通路,并给予早期手术清创止血及预防癫痫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邓元央;黄海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子宫破裂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3例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破裂患者占收治孕产妇总数的3‰,全部病例均为经产妇,且均为农民.胎位异常、疤痕子宫,缩宫剂应用及阴道分娩操作不当是子宫破裂的常见病因.结论重视经产妇的异常分娩,治疗采用及早剖宫探查术.
作者:齐金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护理带锁髓内钉治疗钢板螺钉内固定失效的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共23例,其中男20例,女3例,平均年龄38岁.术后留置硬外管镇痛3 d,术后即开始应用CPM锻炼膝关节.结果 23例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46周,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无感染、无内固定断裂、无骨折发生,术后镇痛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护理,重点在术前心理、皮肤、术后功能锻炼、CPM的应用、术后镇痛、康复指导等的护理.
作者:黄汉英;蔡华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间25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特异性并发症有1例;2例局部复发;1例术后1年局部复发并因多发转移死亡,其余患者生存超过2年.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以取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但应严格选择病例.
作者:林放炎;谢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已日益严重,从临床分离的志贺氏菌约98%是耐药的,而且常常是对多种抗生素有抗性[1].
作者:李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曲马多、氟哌利多复合液静脉硬膜外联用防治硬膜外麻醉寒战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在硬膜外麻醉期间出现寒战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组(V组)和静脉硬膜外组(VE组)各30例.V组和VE组均静脉缓注曲马多1.0 mg/kg加氟哌利多0.05 mg/kg,VE组在静脉用药20分钟后硬膜外注入曲马多0.5 mg/kg加氟哌利多0.025 mg/kg(加0.9%盐水至10 ml),V组用相同药量静脉注射.记录两组阻滞平面、血压(BP)和心率(HR),观察病人寒战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12小时内V组寒战发生率为30.0%(9/30),VE组则为6.7%(2/3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曲马多、氟哌利多复合液静脉硬膜外联用,可减少硬膜外麻醉术中寒战和术后寒战再发生.
作者:陈兴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对确诊的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7~14天后行PTCA+支架植入术,使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第4天心电图QT离散度.结果 PTCA+支架植入术成功后患者心电图的QT离散度明显减小,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支架植入术后,闭塞或严重狭窄的相关冠状动脉血运获得重建,使心肌细胞得到再灌注,缺血心肌血供改善,QT离散度减小,能有效避免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
作者:谭小强;王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增强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10例流脑误诊的原因.结果误诊为上感4例,高热惊厥3例,婴儿腹泻、过敏性紫癜及结核性脑膜炎各1例.10例病例均经腰穿查脑脊液涂片或瘀斑涂片及血培养查见脑膜炎双球菌而确诊.结论流脑是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病情进展快,对可疑病人应及时作瘀斑及脑脊液革兰氏染色涂片检查,同时还作脑脊液培养及多次血培养明确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降低病死率.
作者:于兰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文章分析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及困难,如护理诊断教学实施困难,辅导教材缺乏,临床护理师资及知识结构未达标等.由此提出重点突出护理诊断教学,加强临床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辅导教材的建设等对策,从实际出发,促进临床护理教学的改革与提高.
作者:史俊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心功能Ⅲ级或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常规应用ACE抑制剂、利尿剂、地戈辛.心功能Ⅲ级病人从小剂量开始服用β受体阻滞剂,Ⅳ级病人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病情稳定后谨慎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8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滴,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1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34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40例,无效12例,两组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古广年;赵效华;张凤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心理健康辅导可以使人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自己和社会,用新的方式去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产生新的思维方式.
作者:刘家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在卵巢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47例术前诊断为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选择同期开腹手术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自如活动快、住院天数短、恢复家务时间快、独自外出快,与开腹手术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创伤小、恢复快,是首选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炳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从420例脑卒中检出符合脑心综合征57例,观察其发生特点和预后.结果脑心综合征主要发生在严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脑卒中时脑对心脏活动调节作用的紊乱、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的紊乱以及血性脑脊液对植物神经中枢的刺激等有关.脑心综合征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是:①颅内病变严重;②脑原性心律失常严重;③脑原性心脏异常可发展为严重心脏损害.结论脑心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应及早处理.
作者:范立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不同类型肝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保证病人的安全,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3月~2003年4月14年间采用不同的手段治疗不同类型的肝损伤共131例.结果非手术治疗46例,治愈39例,中转手术7例;手术治疗93例,其中包括中转手术7例、再手术1例,治愈88例,死亡4例.总治愈率96.9%(127/131),病死率3.1%(4/131),3例分别因胰腺损伤、肠破裂、肾损伤致感染、各脏器衰竭而死亡,1例因多脏器复合损伤术中死亡.术后并发症有肝内积液10例、胸腔积液7例、胆瘘2例、肠瘘1例、切口感染6例.结论对Ⅰ~Ⅱ型肝钝性损伤,根据血液动力学情况可采用非手术治疗.Ⅲ~Ⅵ型肝损伤及开放性损伤一经诊断腹腔大出血或其他脏器损伤,应立即手术治疗.
作者:吕涛;苗同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乳糖酸阿奇霉素对急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0例)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500 mg/次、替硝唑250 ml/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30例)用0.5%甲硝唑250 ml/次、氨苄青霉素3 g/次静脉滴注,每日2次;均以6~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3.3%(22/30);平均疗程治疗组为7.5±1.5天,对照组为10.5±2.5天.两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加替硝唑是治疗急性盆腔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曾榆婷;曾雅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