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肺栓塞二例

白显利

关键词:慢性肺栓塞
摘要:病例介绍例1 患者男性,5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年于2001年8月3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在行走中突发右前胸痛,疼痛较剧烈,无肩背放射痛,伴呼吸困难,无咯血,到当地医院就诊,做胸部X线检查及心电图均未发现异常.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喷射给氧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46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喷射给氧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46例予高频喷射给氧抢救,另设对照组37例,采用鼻导管给氧,比较两组供氧后紫绀消失、呼吸困难改善的时间及治愈率.结果高频通气组缺氧缓解期及呼吸变规则时间均较鼻导管吸氧患儿时间短.抢救成活率明显提高,经统计学处理χ2=4.85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高频通气给氧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良好,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胡运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护理带锁髓内钉治疗钢板螺钉内固定失效的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共23例,其中男20例,女3例,平均年龄38岁.术后留置硬外管镇痛3 d,术后即开始应用CPM锻炼膝关节.结果 23例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46周,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无感染、无内固定断裂、无骨折发生,术后镇痛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护理,重点在术前心理、皮肤、术后功能锻炼、CPM的应用、术后镇痛、康复指导等的护理.

    作者:黄汉英;蔡华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基因芯片技术在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已日益严重,从临床分离的志贺氏菌约98%是耐药的,而且常常是对多种抗生素有抗性[1].

    作者:李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脑心综合征与脑卒中的临床关系观察

    目的探讨脑心综合征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从420例脑卒中检出符合脑心综合征57例,观察其发生特点和预后.结果脑心综合征主要发生在严重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脑卒中时脑对心脏活动调节作用的紊乱、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的紊乱以及血性脑脊液对植物神经中枢的刺激等有关.脑心综合征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是:①颅内病变严重;②脑原性心律失常严重;③脑原性心脏异常可发展为严重心脏损害.结论脑心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应及早处理.

    作者:范立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0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增强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10例流脑误诊的原因.结果误诊为上感4例,高热惊厥3例,婴儿腹泻、过敏性紫癜及结核性脑膜炎各1例.10例病例均经腰穿查脑脊液涂片或瘀斑涂片及血培养查见脑膜炎双球菌而确诊.结论流脑是一种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病情进展快,对可疑病人应及时作瘀斑及脑脊液革兰氏染色涂片检查,同时还作脑脊液培养及多次血培养明确诊断,以减少误诊误治,降低病死率.

    作者:于兰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患者共58颗纵折牙,经牙髓治疗后用结扎丝将纵折牙复位,冠外结扎,并备牙、取模、做全冠修复,随访2年.结果 58颗纵折牙保存治疗,优秀34颗,良好21颗,失败3颗,总有效率94.8%(55/58).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对后牙纵折采用冠外结扎,全冠修复的保存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张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外科综合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早期诊断、手术时机选择及外科综合治疗.方法回顾1998~2003年3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检查结果,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进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本组总治愈率为80%(28/35),6例死于严重的并发症(17.1%,6/35),1例猝死(2.9%,1/35).12例行两次以上手术.结论适时手术并综合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CT可助明确早期诊断.

    作者:李称才;李荣;陈博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症药疹35例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1994~2003年35例重症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共有20余类药物引起或可能引起重症药疹,其中位居前位为抗癫痫药.重型多形红斑是常见的重型药疹,其次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病死率高.

    作者:李常兴;张锡宝;吴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联机血液透析滤器复用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复用滤器对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溶质清除率及安全性.方法滤器首次使用及复用第2、4、6、8、9及11次时测定滤器(F60)对患者血清小分子物质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血磷(P3-)和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结果滤器复用至11次时对小分子物质清除能力无变化(P>0.05),复用至第9次时,对β2-微球蛋白(β2-M)清除能力开始下降(P<0.05).结论复用滤器对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溶质的清除率无影响,复用至第9次仍然安全有效.

    作者:林栩;杨发奋;陈立新;王洁;何美娟;陆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开塞露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骨科术后尿潴留是患者于术后6~8小时不能顺利排尿,腹部可触及胀大的膀胱,压之有胀痛感,是骨科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可通过改变体位、饮水利尿、流水声诱导、腹部按摩及热敷等方法促进排尿,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开塞露塞肛法解除患者术后尿潴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英兰;邢素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自动泵术后镇痛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与分析自动泵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手术患者48例,按病种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人术后意识均清醒.实验组采用自动泵镇痛,对照组根据患者对切口疼痛的耐受程度采用口服或肌肉注射止痛药物.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平均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动泵用于术后镇痛具有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护患配合,提高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性,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寻庆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2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阴道出血距绝经的时间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对22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检查,分析绝经后妇女阴道出血的原因,以及绝经后阴道出血距绝经的时间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构成比:生殖器炎症52.9%,非器质性疾病24.2%,良性疾病12.1%,恶性肿瘤10.8%,绝经后阴道出血距绝经时间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具有高度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关系(r=0.907,P<0.05).结论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是生殖器炎症,绝经时间越长阴道出血中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绝经后早期开展定期妇科检查,能及早发现并及时诊治恶性肿瘤.

    作者:黄治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和护理要点.方法对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降温毯加冬眠肌松剂,气管切开,呼吸机机控或辅助呼吸等治疗和护理.结果 42例亚低温患者在4~10小时内体温全部降至预定的范围,降温及复温过程均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降温毯加冬眠肌松药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降温方法.细致、认真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是保证病人安全的关键.

    作者:赵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α-干扰素和普米克令舒微量气泵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目的观察α-干扰素和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毛支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抗炎、抗感染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1万U/kg和普米克令舒0.5 mg/次微量气泵吸入,每天2次,3~7天为一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在喘憋、肺部体征持续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α-干扰素和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毛支炎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梅芳;华复成;骆利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上消化道溃疡穿孔5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溃疡穿孔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老年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9例,8例治愈,1例中转手术;手术治疗50例(其中1例为治疗无效而中转手术),治愈49例,1例死于多系统功能衰竭.结论手术治疗是老年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主要手段,但要注意掌握适应证.

    作者:俞林冲;盛烨华;陈卫荣;蒋袁磊;何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胸腔内注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难治性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将46例难治性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予经胸腔闭式引流管先后注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注药后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对照组予持续胸腔闭式引流,部分加用持续负压吸引等常规内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为52.17%,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为14±4.71天,对照组为29±5.52天,3年内复发率治疗组为4.35%,对照组为30.43%,两组比较,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3年内复发率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极少,仅治疗组出现轻微胸痛1例,无发热、呼吸困难,无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改变.结论胸腔内注入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治疗难治性气胸具有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住院天数少、不良反应极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卫珍;黎东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老年开放性颅脑损伤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老年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处理与预后关系.方法对60例患者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痊愈28例,残愈11例,死亡21例.结论依靠影像学检查、早期避免漏诊、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输液通路,并给予早期手术清创止血及预防癫痫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邓元央;黄海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后QT离散度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支架植入术前后QT离散度的变化.方法对确诊的5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7~14天后行PTCA+支架植入术,使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分别测量术前及术后第4天心电图QT离散度.结果 PTCA+支架植入术成功后患者心电图的QT离散度明显减小,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支架植入术后,闭塞或严重狭窄的相关冠状动脉血运获得重建,使心肌细胞得到再灌注,缺血心肌血供改善,QT离散度减小,能有效避免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

    作者:谭小强;王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治近况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病率约1:84~1:1000[1-2],其中良性约占97.16%,恶性约为2.84%[2]。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对妊娠和分娩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处理不当就会危及母儿生命。

    作者:黄梅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穿琥宁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穿琥宁对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使用青霉素2.5万U/kg溶于0.9%生理盐水150 ml中静脉滴注,Bid;治疗组(30例)加用穿琥宁注射液10~15 mg/kg加入5%葡萄糖内静滴,qd;对照组(35例)加用病毒唑10~15 mg/kg加入10%葡萄糖内静滴,qd;均治疗7日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治疗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穿琥宁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疗小儿肺炎较理想的药物之一.

    作者:林洁;杨继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