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雅丽
目的:探讨自制双套管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来使用自制双套管引流的45例病例加以分析.结果:发现肝切除术后早期大出血1例,胆漏2例,治愈膈下感染2例,肠漏2例.结论:自制双套管在腹部外科中对术后大出血、胆漏、感染的防治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蒋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32例毒鼠强中毒引起多器官损伤的特点,寻找防治多器官损害的措施.方法:对住院的68例资料完整的毒鼠强中毒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中32例并有多器官损害,以神经系统损害重,其次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32例中10例并有高血糖,8例并有低血钙.结论:监测血糖、血生化,纠正高血糖、低血钙是防治毒鼠强中毒引起多器官损害重要的治疗措施.
作者:谢术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脊髓损伤致伤瘫率高,其神经功能障碍不单纯是神经细胞或神经纤维的直接机械性破坏,更主要的原因是伤后继发损害不断加重,发展成为不可逆损害所致.因此脊髓损伤后的再生和功能恢复是一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后仍存在一定再生能力(1).但脊髓损伤的治疗迄今为止一直没有突破,主要由于下述几方面因素尚未解决:①保护损伤后和残存的神经元免于坏死;②促进神经再生;③神经元损伤的量和质的正确判断.其中重要的是对神经再生缺乏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验研究,就其本身的再生能力、所处的生长环境及一些促进再生的因素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现就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的实验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黄春吉;黄侣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大出血采用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常规消毒取左或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先作伤重侧髂内动脉造影,在明确出血动脉后作明胶海绵颗粒或条或加弹簧圈栓塞,退出导管到腹主动脉后再作对侧髂内动脉造影及栓塞.结果:除2例合并肾破裂患者在作肾切除时因难以控制出血、失血过多死亡外,其余12例休克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ICU病房实施栓塞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宏;沈盛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对常用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向琼脂培养基及配套高低值浓度药敏板,取患者分泌物进行显色培养,测定常用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56例支原体阳性标本中91.7%(143例)和84.62%(132例)分别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 ;5.77% (9例)和8.97% (14例)中度敏感;2.56% (4例)和6.41% (10例)耐药 .81.41% (127)例和66.67% (104例)分别对克拉霉素和交沙霉素敏感;12.18%(19例)和17.31%(27例)中度敏感;6.41%(10例)和16.02%(25例)耐药.其余如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敏感性也较高,但均小于60%.结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等抗生素对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敏感性较高(P<0.01),提倡临床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时,应首先考虑这几种药物单用或联合用药.
作者:苏国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几年来,随着大专院校生源扩招幅度的快速升级,多数中专卫校生源素质急速下滑,各校为确保招生名额的完成,中招录取分数线只好一降再降.在这降格一求的境况中,我们中专卫校许多解剖老师都有这样的同感:自己在教学耕耘上付出的艰辛比过去多了,而取得的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这里指考题的难度和过去一样,而学生成绩却总难上得去).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能怨天忧人,而应该尊重客观,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开创适合时代发展的培育人才的教改之路.
作者:罗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小切口规范化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13例因甲状腺良性疾病而行小切口规范化手术的病人进行观察随访.结果:413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与传统手术相比疤痕小而隐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规范化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有其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睿;吴胜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阑尾粘液囊肿较为罕见,其临床表现无典型症状及体征,文献报告的也不多,我院在收治的所有阑尾炎病例中,仅发现此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峰;刘捷登;薛丹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胞二磷胆碱与三磷酸胞苷二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胞二磷胆碱与三磷酸胞苷二钠(CTP)治疗,并进行了随机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价格较CTP低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信成;冯刚民;杨晓荣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对24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5F胃左导管进行胃左动脉插管的介入灌注化疗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全部病例吞咽困难或梗阻感得到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提高了生命质量,延长了生命.认为介入疗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插管位置准确安全、并发症少和疗效高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介入灌注化疗的存活率与癌肿的早晚、症状的轻重有密切关系,应尽早采用介入疗法.
作者:全海峰;段伯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1984年~2002年海安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海安县狂犬病病人分布于17个乡镇,犬是主要传播宿主(92.31%),1984年~2002年9月报告的26例狂犬病病例平均潜伏期35天,平均病程4天,其中42.31%的犬等动物致伤者未经任何医学预防性处置.结论:严格犬类管理,规范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是防治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作者:刘冠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病人胆囊壁厚度的改变.方法:应用超声显像仪观察胆囊壁厚度.结果: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胆囊壁明显增厚,脂肪肝一般不增厚,肝癌病人大多轻度增厚.结论: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与病情呈正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为可逆病变;肝癌病人胆囊壁多呈轻度改变,为不可逆病变.
作者:张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筋膜内子宫全切除宫颈再成形的效果.方法:对34例子宫肌瘤患者在子宫全切时选择筋膜内子宫全切并行宫颈再度成形,同时与相同例数的常规子宫全切组对照,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性生活质量及阴道脱垂方面均优于普通组.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并宫颈再成形,新宫颈更有力地维持了宫颈主韧带、骶韧带的正常位置,使盆底的支撑结构大限度地得以保持,可以防止阴道壁脱垂,阴道也无明显缩短.
作者:刘亚典 刊期: 2003年第01期
α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药物,然而关于其剂量、疗程及应用指征仍有不同见解,笔者曾应用国产rIFNa-1b治疗慢性乙肝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延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维拉帕米缓释片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60例,服用依那普利5mg~20mg/d和维拉帕米缓释片120mg~240mg/d.结果:经6周治疗总有效率达91.7%,平均血压显著下降(P<0.01).结论:依那普利与维拉帕米缓释片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易耐受,未见耐药现象,服用安全、方便,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宏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缺血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脑缺血后第1、2、5天患者血清中sICAM-1、sVCAM-1水平,同时测定第2天血糖水平.结果:发病后24小时内患者血清中sICAM-1 、sVCAM-1水平即开始升高 ,分别为266.28±62.16ng/ml 、687.19± 356.76ng/ml;第2天明显升高285.77±68.43ng/ml、990.79±368.36ng/ml;第5天又有所下降,分别为263.60±87.82ng/ml、977.70±384.16ng/ml,但仍高于对照组.发病后第2天血糖水平与sICAM-1水平升高呈线性正相关.结论:脑缺血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升高,表明ICAM-1和VCAM-1可能参与了脑缺血损伤过程.
作者:佘正明;朱庆海;吕天河;刘仕鹏;吴静飞;李云;鲍艳梅;李作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一种常见病,多为单侧,双侧同时患病较少;早期不易发现,晚期确诊已失去保守治疗机会.它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对后期ANFH的患者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可以解除关节疼痛,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近两年来成功的为11例患者施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付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肺性脑病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是由于COPD所引起的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导致意识障碍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近三年来我们共收治肺性脑病患者40例,现将其护理对策小结如下.
作者:赵丽平;马胜春;张进;王白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线锯在鼻咽血管纤维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者,采用线锯切除加根蒂部微波热凝方法切除肿瘤.结果:3例均为一次手术切除成功,手术时间分别为30min、50min和90min;出血量分别为150ml、500ml和700ml,无继发出血;创面均于术后1个月愈合,术后随访1~3年未发现复发.结论:线锯切除肿瘤,并配合应用ENS和微波热凝技术,手术方法简单、精确,无径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出血量显著减少,不需输血或少输血.
作者:覃文格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211株革兰阴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以了解细菌的耐药趋势,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所分离菌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64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11株占57.96%,革兰阳性菌153株占42.04%.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三种优势菌的平均耐药率高的是羧苄青霉素(94.5%)和氨苄青霉素(90.6%),其次是复方新诺明(87.7%);平均耐药率低的是头孢他定(16.4%)和环丙沙星(19.8%).其它抗生素都在50%左右.结论: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发生了变化,过去认为致病性较弱的菌株(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密切注意.
作者:王世恒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