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道斜隔并妊娠中期引产一例

肖长凤;杨春燕;龙爱娥

关键词:阴道斜隔, 宫内妊娠, 宫颈, 阴道前壁膨出, 双子宫, 尿道口, 实验室检查, 肾发育不全, 肢体, 彩超诊断, 引产术, 阴道检查, 血性羊水, 胎儿, 人工剥离, 连续缝合, 肝肾功能, 妇科检查, 病例介绍, 子宫壁
摘要:病例介绍患者,35岁,孕2产1流1存1,足月顺产1胎,因宫内孕4+月要求引产于2002年5月12日入院,入院后体查:T 36.7℃,P 84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心肺正常,腹隆起如孕4+月大小,偏向右边,妇科检查:外阴(-),阴道通畅,壁光滑,单宫颈,着色,宫体前位,如孕4+月大小,偏向右边,右侧似可扪及一正常的宫体,双附件(-),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彩超诊断:宫内妊娠(右)17周,单胎存活,双子宫可能性大,右肾发育不全,入院诊断:宫内妊娠17周G2P1,活胎,单宫颈,双子宫.入院后第3天行利凡诺引产术,手术顺利,术后产程发作,有规则宫缩7+小时.肛查时发现颈管消退,宫口未开,但胎先露位置低,阴道前穹窿膨出较剧,立即行阴道检查,见正常的尿道口,导出清亮尿液300ml,阴道前壁膨出,可清楚扪及胎儿肢体,上推阴道前壁见距处女膜约2.5cm的尿道口下方有一直径0.5cm的开口,有血性羊水不断流出,宫颈管未消退,宫口未开,疑为阴道斜隔,肌注度冷丁100mg后扩大剪开阴道前壁的小孔,证实为阴道斜隔,牵引出胎儿肢体,人工剥离胎盘并清宫术查右侧子宫壁完整,宫颈无裂伤,修剪多余的斜隔组织,环形连续缝合创面,再次探查,右侧宫颈完整.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罕见阑尾粘液囊肿一例报告

    阑尾粘液囊肿较为罕见,其临床表现无典型症状及体征,文献报告的也不多,我院在收治的所有阑尾炎病例中,仅发现此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峰;刘捷登;薛丹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病患者胆囊壁厚度分析

    目的:探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病人胆囊壁厚度的改变.方法:应用超声显像仪观察胆囊壁厚度.结果: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胆囊壁明显增厚,脂肪肝一般不增厚,肝癌病人大多轻度增厚.结论: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与病情呈正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为可逆病变;肝癌病人胆囊壁多呈轻度改变,为不可逆病变.

    作者:张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112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11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死亡18例,病死率为31%,非手术治疗死亡21例,病死率为38.9%,认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适时行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及中线结构移位大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梁枫;高宏杰;江文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16例急诊头颅CT检查疾病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病变的发病因素及其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抽取急诊头颅CT扫描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16例患者,进行年龄分组及病因分类.结果:1~20岁组、21~50岁组以头部外伤为主要发病因素,51岁以上组以脑出血、脑梗死为主要发病因素.结论:急性发病考虑为颅脑疾病患者,应尽早行头颅CT扫描,CT可明确致病因素、病变性质、部位,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卫维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女性精神分裂症更年期与青年期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在更年期与青年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年龄分成更年期观察组和青春期对照组,分别对患者病前性格、起病诱因、精神病阳性家族史、临床症状和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女性更年期患者出现抑郁、焦虑、被害妄想、嫉妒妄想的频率更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更年期与青春期女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存在不同的差异.

    作者:刘锋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晚期胃底贲门癌的介入治疗

    对24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5F胃左导管进行胃左动脉插管的介入灌注化疗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全部病例吞咽困难或梗阻感得到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提高了生命质量,延长了生命.认为介入疗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插管位置准确安全、并发症少和疗效高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介入灌注化疗的存活率与癌肿的早晚、症状的轻重有密切关系,应尽早采用介入疗法.

    作者:全海峰;段伯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珠海地区结肠息肉结肠癌流行病学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珠海地区大肠息肉、大肠癌流行病学的变化.方法:对我院近十年行结肠镜检查的422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近5年大肠肿瘤、息肉发病率各年龄组均分别高于前5年,且各年龄组发病率的起伏呈正相关,P<0.05.②前5年或后5年,除≥61岁组大肠癌发病率高于息肉外,余各年龄组结肠息肉发病率均高于大肠癌,P<0.05;≤30岁组与31~40岁组相比,大肠肿瘤与息肉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③息肉电凝摘除后全瘤活检癌变发现率(10.5%)明显高于肠镜下息肉活检(4.5%),P<0.05;息肉电凝摘除后定期随访的患者中,早期癌变发现率(70.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20.0%),P<0.05,④在≤30岁的大肠癌患者中,恶性度高的肿瘤所占比例(66.0%)明显高于≥60岁的老年人(26.6%),P<0.05.结论:珠海地区近年来大肠息肉、大肠癌(尤其是青年人)发病率明显增加,普及结肠镜检查及随访是降低结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陈渝萍;曲洁新;龚飞跃;汪丽安;郑梅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毒鼠强中毒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附32例报告)

    目的:分析32例毒鼠强中毒引起多器官损伤的特点,寻找防治多器官损害的措施.方法:对住院的68例资料完整的毒鼠强中毒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中32例并有多器官损害,以神经系统损害重,其次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32例中10例并有高血糖,8例并有低血钙.结论:监测血糖、血生化,纠正高血糖、低血钙是防治毒鼠强中毒引起多器官损害重要的治疗措施.

    作者:谢术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口服棕色合剂致过敏休克一例报告

    棕色合剂止咳祛痰效果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口服棕色合剂致过敏者实属少见,也未曾见报道.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20年所遇1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瑞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妊高征患者脐静脉壁形态结构及顺应性变化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脐静脉壁的形态学改变.方法:37例新鲜脐带,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法染组织结构;Weigert,Aniline Blue及桔黄G分染弹性纤维、胶原纤维和平滑肌,光镜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妊高征患者中膜厚度、细胞核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增大(P<0.05),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含量增多,C/E值大,因而顺应性差.结论:妊高征患者脐静脉管壁中各成分的含量呈不等比增大,血管顺应性较差.

    作者:张丽萍;方彩云;孙万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继发真菌感染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细胞毒药物、激素和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为继发性真菌感染提供了条件(1).预防医院感染中的真菌性疾病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现对2000年~2002年本科发生的10例继发性真菌感染病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江祾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新进展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换代产品,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应用.国内护理学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陆美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罗比卡因用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选择0.25%、0.375%、0.5%罗比卡因作颈丛神经阻滞,与0.25%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时进行临床效果的观察.方法:ASAI-Ⅱ级甲状腺疾病需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均行双侧肌间沟一点法作深丛及浅丛神经阻滞,常规辅以神经安定镇痛,根据镇痛效果增加静脉用药.A组左侧0.25%布比卡因14ml,右侧0.25%罗比卡因14ml;B组左侧0.25%布比卡因14ml,右侧用药0.375%罗比卡因14ml;C组左侧0.25%布比卡因14ml,右侧0.5%罗比卡因14ml.术中监测HR、ECG、R、BP等生命征变化情况.记录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麻醉效果C组好,B组次之,A组差(P<0.05).结论:相同浓度的罗比卡因较布比卡因镇痛效果差,用于颈丛神丛阻滞时,应适当提高浓度至0.375%~0.5%.

    作者:蒋奕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11株不同部位感染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211株革兰阴性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以了解细菌的耐药趋势,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所分离菌株进行细菌鉴定,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临床标本中分离的364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11株占57.96%,革兰阳性菌153株占42.04%.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为主,三种优势菌的平均耐药率高的是羧苄青霉素(94.5%)和氨苄青霉素(90.6%),其次是复方新诺明(87.7%);平均耐药率低的是头孢他定(16.4%)和环丙沙星(19.8%).其它抗生素都在50%左右.结论: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发生了变化,过去认为致病性较弱的菌株(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日益增多,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密切注意.

    作者:王世恒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双侧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是一种常见病,多为单侧,双侧同时患病较少;早期不易发现,晚期确诊已失去保守治疗机会.它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对后期ANFH的患者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可以解除关节疼痛,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可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院近两年来成功的为11例患者施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付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提高生理实验教学质量之我见

    生理学是医学基础理论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一年级医学生来说,学好生理学对以后其他临床学科的学习乃至毕业后的临床工作,都有重要意义.生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理实验一般以活体动物为研究对象,人为地创造一定条件,从而观察隐蔽或微细的生理活动或认识某种生理过程的因果关系.通过微观的内在联系和生动形象的直观效果,揭示人体生理变化的规律,并能帮助学生形成和建立正常的生理学概念,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然而,中专生理实验课的学时很紧,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如何根据上述特点确保生理实验的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

    作者:文凤菊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内镜靛胭脂染色法在胃癌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在胃癌相关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行内镜检查前常规服用粘液消泡剂,经活检孔插入喷雾导管,肉眼直视下喷洒0.4%靛胭脂染色液(IC)30 ~ 50ml ,然后作内镜观察 ,并在粘膜处行活检4~6块送病理检查 .结果 :160例患者内镜下行IC染色后 ,经病理诊断为胃癌15例 (9.4%) ,不典型增生 23 例 (14.4%),慢性炎症29例 (18.1%) ,胃癌术后复发3例 (1.9%);胃镜检查阳性41例中IC染色出现分界区41例,占100%,阴性119例中IC染色出现分界区26例,占21.85%,IC染色未出现分界区93例,占78.15%;有无消化道症状在染色出现分界区、胃癌检出率、不典型增生、慢性炎症等病理类型方面两者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色素内镜可衬托出胃粘膜面的微细形态变化及立体结构,可清晰地勾画出胃粘膜糜烂及溃疡疤痕边缘的粘膜皱壁,从而提高胃镜的诊断能力.

    作者:董静武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氯胺酮复合异丙嗪静脉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预注异丙嗪来预防氯胺酮的不良反应,寻求两者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ASAⅠ~Ⅱ级患者60例分两组,每组各30例,一组给予氯胺酮,另一组给予异丙嗪和氯胺酮,分别记录两组清醒时间和氯胺酮引起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清醒时间无差异,异丙嗪组氯胺酮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结论:异丙嗪复合氯胺酮麻醉安全有效,且能减少氯胺酮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惠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多爱肤敷料治疗褥疮的临床观察

    褥疮对医患双方都是一个严重的和花费昂贵的护理问题.我们采用多爱肤无菌、不透气亲水性敷料治疗26例28处褥疮,结果表明多爱肤敷料治疗褥疮疗效好,为病人减轻痛苦和花费,同时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将笔者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冯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中专护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的更替,护理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现了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对护理领域的全面渗透.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及护士角色的转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途径来拓宽护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作者:欧宗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