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洛赛克针剂预防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效果观察

谢桂根

关键词:洛赛克针剂, 重症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洛赛克针剂预防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 将确认为重症脑出血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降颅内压、抗脑水肿、调整血压、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则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入院后每天静脉注射洛赛克针剂40mg,连用14天.结果 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7.1%,对照组为36.7%,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洛赛克针剂能有效预防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降低病死率.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癌267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结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肠镜对大肠癌的诊断意义,总结分析了1992年1月~2003年3月结肠镜检查检出的267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大肠癌以左侧结肠、尤以直肠为多发,病理以腺癌多见,认为结肠镜为诊断大肠癌可靠、有效的方法.

    作者:钟少葵;胡碧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诊断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头颅CT检查情况,并将临床分度与CT分度作比较分析.结果 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中、重度病人无 CT轻度改变,而临床轻度病人CT呈中度表现较多.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时作头颅CT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减少存活者后遗症.

    作者:张民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102例内镜分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内镜特点.方法通过结肠内镜及病理检查对102例UC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内镜下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多发性糜烂及浅表溃疡64例(62.7%),粘膜充血、水肿伴糜烂21例(20.6%),粘膜粗糙呈现细颗粒状48例(47.1%),假性息肉形成17例(16.7%).内镜诊断正确率为84.3%,病理诊断符合率31.9%.结论 UC内镜下主要以粘膜充血、水肿、多发性糜烂及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结肠镜检查是确诊UC的主要方法.

    作者:莫思健;朱泉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老年AP 6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科保守治疗43例,治愈34例,治愈率为79.1%,死亡9例,病死率为20.9%;手术治疗26例,痊愈21例,痊愈率为80.8%,死亡5例,手术死亡率为19.2%.结论 老年AP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不同程度的腹痛、部分人发热和巩膜或皮肤黄染、血清淀粉酶显著升高、胰腺体水肿增大明显等特点,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唐光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其外科技术的内涵正在延伸.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经鼻内窥镜行腺样体切除术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焉炳胜;梁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频电离子治疗仪治疗汗管瘤1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高频电离子治疗仪治疗汗管瘤的疗效.方法用高频电离子治疗仪对132例汗管瘤病人行手术治疗.结果 一次手术临床治愈率达83.33%,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本法有操作简便、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无出血或出血少、创面易愈合的特点,值得普及和推广.

    作者:黄永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药物流产后清宫时机初探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清宫时间的选择对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妊娠7周以内药流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排除流产失败者,实验组99例,胚胎排出后阴道流血持续7天相当于月经量或持续14天未净者,给予清宫处理;对照组96例,胚胎排出后阴道流血持续14天相当于月经量或持续21天未净者,给予清宫处理.对比两组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感染率及清宫率.结果 实验组流产后平均阴道流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清宫率显著增加(P<0.05),术后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药物流产后适时清宫,不增加术后感染率,可显著缩短流产后平均阴道流血时间.

    作者:李飞;孔凡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疗效.方法对180例宫颈糜烂患者进行微波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宫颈糜烂1次治疗痊愈率分别为:Ⅰ度、Ⅱ度100%,Ⅲ度89.47%;Ⅲ度1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结论 微波对宫颈糜烂治愈率高,但部分Ⅲ度者需行多次治疗.其副反应轻,操作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爱旭;彭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改良式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并重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用改良式张力带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各类型锁骨骨折及合并重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218例各类型锁骨骨折,其中包括18例合并重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病人,采用改良式张力带加1~2枚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经3~24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按优、良、可、差的疗效评定标准,结果共计优 202 例 ,良 11 例 ,可 5 例 ,差 0 ,优良率 达 97.71%.结论 改良式张力带加1~2枚克氏针内针固定的手术方法,适用于各类锁骨骨折及合并重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且手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值得推广.

    作者:张耀光;刘一帆;周敏;成显黔;黄大晟;曾宪明;潘玉成;杨石;陈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子宫下段纱垫填塞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下段纱垫填塞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对2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出血病人应用纱垫填塞止血进行回顾分析.结论子宫下段纱垫填塞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是一种有效易行的止血方法.

    作者:廖玉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胆心综合征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道系统疾病与心脏疾病的关系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70例老年人胆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都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和心脏症状.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束支传导阻滞和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经保守治疗,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正常.结论 胆道症状治疗缓解,心电图改变恢复正常是诊断胆心综合征的可靠依据.

    作者:邓有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女阴假性湿疣63例分析

    目的探讨假性湿疣(PCV)的发病原因及观察其形成时间.方法 对63例PCV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后,连续观察6个月,若仍有PCV生长,再次分析原因及进行治疗.结果 63例患者经治疗后,有13例复发.结论 PCV的发生,除与念珠菌感染有关外,可能还与细菌、滴虫等感染、局部分泌物增多、性生活过频等因素刺激有关.

    作者:简华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乙肝病毒标志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病毒标志(HBV-M)的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体检时采用酶标(ELISA)法检测其血清HBV-M.结果 医务人员HBV感染率为51.5%(70/136).结论医务人员有接触感染HBV的危险性,应加强个人防护,普种乙肝疫苗.

    作者:周剑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南海市学龄前儿童补钙效果的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儿童补钙对其骨骼生长、骨矿获得是否有促进作用,为合理补充钙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为期3个月补充钙片,测定血清钙、身高、体重增量,了解骨矿获得及体格变化.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钙与身高增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儿童补钙对其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鲍木丹;张健;余万辉;游永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气性坏疽误诊一例的细菌学检查分析

    病历介绍1.一般情况患者,53岁,男性,农民.因右上肢红斑、肿胀、疼痛,继之皮肤变黑10天,于1996年6月10日入院.

    作者:农梅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全子宫切除术病人中的实践体会

    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专业护士在病人整个住院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病人了解有关自己疾病的病理、生理、用药、饮食、情绪与疾病的关系,相关检查、处置的注意事项,以及康复保健知识,使病人的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

    作者:农荣闪;黄佩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院开展防治非典型肺炎健康教育方法和措施

    非典型肺炎是由变异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它来势凶猛、传染性强,严重威胁和损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作者:卢秋容;王寿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达郁汤加味治疗功能性阳萎49例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的达郁汤治疗功能性阳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91例功能性阳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予达郁汤加味治疗 ,对照组予壮阳补肾的中国猛男胶囊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7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9.05%,两组比较大小χ2=4.97,P<0.05.结论达都汤加味治疗功能性阳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锐乾;陈明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U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对28例UC患者疾病活动期和18例中、重度UC患者于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并作对比观察.结果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D3、CD4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CD8 、NK细胞明显减少(P<0.01) , CD4/CD8比值上升 (P <0.01);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期,CD3、CD8、NK细胞上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细胞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较治疗前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和病情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抗精神病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抗精神病药对大脑皮层、丘脑或脑干网状结构有直接抑制作用,中毒则时可严重抑制脑的功能而引起昏迷.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1998~2002年我院门诊急诊救治服用抗精神病药中毒9例,均抢救成功.现将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