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

焉炳胜;梁晓红

关键词:内窥镜下, 鼻内窥镜技术, 现报道如下, 经鼻内窥镜, 外科技术, 体切除术, 疗效满意, 内涵
摘要: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其外科技术的内涵正在延伸.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月,我院经鼻内窥镜行腺样体切除术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干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临床上X线显示分为横断、短斜面、粉碎、螺旋、长斜面等类型.我院于2002年2月~2003年2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36例,经牵引、手术内外固定复位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瑞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的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心病及明确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主要手段,目前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00年6月~2003年1月共进行了8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就其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奥德金治疗急性三氯氧磷中毒的效果

    本市某化工厂盛有20~30公斤三氯氧磷液体的玻璃器具破裂,与水结合立即生成磷酸和大量氯化氢,呈雾状弥散四周数百米,导致现场工人和周围居民共85人吸入后中毒.现场测定空气中氯化氢浓度超标.5例重症中毒并发肺水肿者,应用奥德金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艳萍;张立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U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对28例UC患者疾病活动期和18例中、重度UC患者于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并作对比观察.结果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D3、CD4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CD8 、NK细胞明显减少(P<0.01) , CD4/CD8比值上升 (P <0.01);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期,CD3、CD8、NK细胞上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细胞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较治疗前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和病情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 60例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11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及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合用,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及胞二磷胆碱合用,14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及病程结束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血脂系列、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60例中治愈36例(60.00%),显效16例(26.67%),好转8例(13.33%),愈显率86.67%,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制剂血塞通注射液、西药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合用治疗脑血管疾病收到满意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胆心综合征7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胆道系统疾病与心脏疾病的关系和治疗效果.方法分析70例老年人胆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都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和心脏症状.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束支传导阻滞和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经保守治疗,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正常.结论 胆道症状治疗缓解,心电图改变恢复正常是诊断胆心综合征的可靠依据.

    作者:邓有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2例川崎氏病的护理

    川崎氏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氏首次报道.病因尚不明确,发病初期有广泛的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炎,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病程中可出现中等动脉炎、血栓、冠状动脉瘤、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我国七十年代开始有散发病例报告.我科于1992年1月~2003年4月共收治3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月红;张荣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拳参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拳参辅助常规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婴幼儿腹泻辅助应用拳参2~8g,煎汤内服,1日3次,3天为一个疗程,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的体温、皮肤弹性、囟门及眼眶凹陷程度、电解质、大便内的WBC、RBC、脓细胞、吞噬细胞消失的快慢.结果 治疗1~2个疗程后,拳参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64.00%,χ2=4.696,P<0.05 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拳参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安全有效,治疗剂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荷芬;张琳;何露;孔凡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鼓室成形术32例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胆脂瘤性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根据32例患者病变具体情况,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21例,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11例,术后加强定期复查清理术腔.结果 出院后1个月鼓膜愈合率93.7%,所有病例术后2个月均为干耳.结论 胆脂瘤性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变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原则和手术方法,彻底清除病变和定期复查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覃启才;覃文格;谭惠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女阴假性湿疣63例分析

    目的探讨假性湿疣(PCV)的发病原因及观察其形成时间.方法 对63例PCV患者进行检查及治疗后,连续观察6个月,若仍有PCV生长,再次分析原因及进行治疗.结果 63例患者经治疗后,有13例复发.结论 PCV的发生,除与念珠菌感染有关外,可能还与细菌、滴虫等感染、局部分泌物增多、性生活过频等因素刺激有关.

    作者:简华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洗胃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原因很多.其中由于婴儿出生时咽下羊水或产道血,刺激胃粘膜引起的呕吐称为新生儿咽下综合征.

    作者:黄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母婴预后及孕产期保健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母婴的影响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1年10月至2002年12月间ICP产妇29例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CP产妇手术产和产后出血明显高于无ICP者,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出生低体重儿发生率亦明显高于无ICP者,但无围产儿死亡.结论 ICP对母婴均有不良影响,而加强对ICP产妇的孕产期监护能降低对母婴的危害.

    作者:沈琴霞;朱沈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误诊一例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胎儿在母体内经胎盘传染所致,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年轻医师对此病认识尚不足,患儿母亲相关病史难以提供,以及新生儿又常合并其他疾病,极易误诊;笔者将收住的1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作如下报告.

    作者:李可胜;梁郁驰;梁远飞;孙澍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学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及其实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要求每个公民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

    作者:阳晓;郑祯;阳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嗜酸性胃炎一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7岁,因腹胀,嗳气10余年,呕吐,上腹不适2周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闷胀不适、嗳气、反酸、烧心,以进食后为主,空腹一般无症状,曾自服胃舒平、酵母片等药及中药治疗,症状时好时坏,3年前曾在外院作胃镜检查,镜下诊断为浅表性胃炎.2周前上述症状在无明显诱因下又再出现,并有所加重.

    作者:林光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药物流产后清宫时机初探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清宫时间的选择对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妊娠7周以内药流妇女随机分为两组,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排除流产失败者,实验组99例,胚胎排出后阴道流血持续7天相当于月经量或持续14天未净者,给予清宫处理;对照组96例,胚胎排出后阴道流血持续14天相当于月经量或持续21天未净者,给予清宫处理.对比两组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术后感染率及清宫率.结果 实验组流产后平均阴道流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清宫率显著增加(P<0.05),术后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药物流产后适时清宫,不增加术后感染率,可显著缩短流产后平均阴道流血时间.

    作者:李飞;孔凡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哺乳期放置母体乐宫内节育器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母体乐宫内节育器(MLCU-375)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阴道分娩42天后或剖宫产6个月后的健康妇女550例,放置MLCU-375型宫内节育器,随访12个月.结果 累积妊娠率0.73%,脱落率0.73%,续用率95.8%.结论母体乐内宫节育器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是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

    作者:毛京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78例重度宫颈糜烂的病人随机分为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微波治疗组(对照组)各89例,治疗组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微波输出功率为30~50W,子宫颈糜烂面由内向外进行点灼凝固治疗,使糜烂面全部变白为止,治疗当天将干扰素栓于睡前置于阴道后穹窿,,隔日放1枚,6枚为一疗程;对照组仅采用微波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25.84%,显效率为50.56%,总有效率为96.63%;而对照组痊愈率为8.99%,显效率为29.62%,总有效率为66.29%,两组比较P值均<0.01,两级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干扰素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既迅速有效地去除了局部病灶,又对潜伏感染进行了治疗,从而提高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晓东;梁向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系统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知晓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将82例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组41例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肺结核患者对相关知识知晓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患者出院后进行自我管理,提高遵医行为奠定良好基础,终提高治愈率.有助于加快我国结核病控制进程.

    作者:刘剑梅;曾国艳;王自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肺癌外科治疗进展

    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肺癌已有70多年的历史,随着肺癌外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肺癌外科治疗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从近年来的文献看,肺癌切除的死亡率已降至2%以下,术后5年生存率达30%~50%[1],早期肺癌已达80~85%[2,3].现就近年来肺癌外科领域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