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误诊一例

李可胜;梁郁驰;梁远飞;孙澍彬

关键词:新生儿, 先天性梅毒, 胎传梅毒, 年轻医师, 患儿母亲, 易误诊, 经胎盘, 体内, 胎儿, 疾病, 发病, 报告
摘要: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胎儿在母体内经胎盘传染所致,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年轻医师对此病认识尚不足,患儿母亲相关病史难以提供,以及新生儿又常合并其他疾病,极易误诊;笔者将收住的1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作如下报告.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5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口服氟康唑150mg,qd×5d,用药期间停用其它的口服药及外用真菌药;对照组(45例)用霉克霜外搽患处,bid,连用2W,用药期间停用口服药.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90.57%,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痊愈率为2.22%,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疗效满意.

    作者:马泽粦;李常兴;樊翌明;吴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丙戊酸镁与苯噻啶防治偏头痛314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验证丙戊酸镁防治偏头痛的疗效,并与苯噻啶防治偏头痛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偏头病患者314例,分为丙戊酸镁组236例,口服丙戊酸镁0.2~0.4g,bid或tid;苯噻啶组78例,口服苯噻啶0.5~1.0mg,bid或tid,连服3~6个月后比较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两种药物均可防治偏头痛,总有效率相似(P>0.05),但丙戊酸镁基本控制率优于苯噻啶(P<0.05;两药的副作用均较轻微,无显著差异.结论 丙戊酸镁防治偏头痛的基本控制率优于苯噻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偏头痛药物,且用药较为安全和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宗平;杨晓苏;郑自贤;唐敦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早期重型肝炎病人分为两组,综合治疗组(对照组)29例予护肝、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激素治疗组(对照组)31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黄疸消退时间及病死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重型肝炎症状消退快,病死率低,疗效好.

    作者:邰立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四法筛查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

    目的探讨TP-ELISA、RPR、胶体金试纸和TPPA等四种方法在筛查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中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 用TP-ELISA、RPR、胶体金试纸和TPPA分别检测50份阳性标本及50份阴性标本.结果 RPR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82%,假阴性率为18%,假阳性率为4%;胶体金试纸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90%,假阴性率为10%,阴性符合率100%;TP-ELISA与TPPA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TP-ELISA是目前较为合适的筛查手术前或输血前病人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方法.

    作者:马蔡昀;蒋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32例川崎氏病的护理

    川崎氏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氏首次报道.病因尚不明确,发病初期有广泛的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炎,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病程中可出现中等动脉炎、血栓、冠状动脉瘤、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我国七十年代开始有散发病例报告.我科于1992年1月~2003年4月共收治3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月红;张荣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诊治进展

    川崎病(Kawasaki's 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 , 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1],上世纪60年代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至今日本已报道16万该病病例,亚、欧、美、澳洲及南非等世界各地均有报道.我国川崎病发病亦逐年增加[2,3],目前在许多国家,川崎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4],因此引起儿科医生的普遍重视,对本病的病因、早期诊断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已成为儿科心血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5].

    作者:赵林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Lower Extremity,DVT)是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由于手术、外伤、分娩和严重心、脑疾病等引起,发病率较高.

    作者:李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生儿肿瘤三例误诊分析

    新生儿肿瘤并不少见,由于种种原因,常被误诊.1年来我科误诊3例新生儿肿瘤,现报道如下,并探讨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作者:李继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哺乳期放置母体乐宫内节育器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母体乐宫内节育器(MLCU-375)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阴道分娩42天后或剖宫产6个月后的健康妇女550例,放置MLCU-375型宫内节育器,随访12个月.结果 累积妊娠率0.73%,脱落率0.73%,续用率95.8%.结论母体乐内宫节育器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是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

    作者:毛京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带旋髂深动静脉髂骨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手术刮除股骨头内坏死组织,将下陷的软骨面托起,采用带髂深动静脉髂骨瓣植入治疗42例(髋).结果 术后随访2~4年,按中华医学会骨坏死学组推荐的治疗效果评价标准评判,FicatⅠ期优良率100%,Ficat Ⅱ期优良率91.3%,Ficat Ⅲ期优良率71.4%,FicatⅣ期优良率20%,Ridit检验:FicatⅠ期Ri值0.3214,FicatⅡ期Ri值0.4218,FicatⅢ期Ri值0.6650,FicatⅣ期Ri值0.8786.经χ2检验,FicatⅠ、Ⅱ、Ⅲ期疗效与Ⅳ期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Ⅰ、Ⅱ、Ⅲ期疗效明显优于Ⅳ期.结论 该术式治疗成人股骨头坏死,可重建血运,防止股骨头进一步坏死,适用于成人各期骨头坏死的治疗.

    作者:刘森;曾广吾;全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五子衍宗丸加味治疗男性不育症150例

    男性不育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疾病,占不孕夫妇的40%~50%,多为精液异常所致,其病因很复杂,单纯西医治疗效果不佳,我们自1990年以来用中药方剂五子衍宗丸加味治疗本病患者1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艳玲;鲁士现;吴成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急性左侧心力衰竭50例抢救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吸氧、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有效的血管、支气管扩张剂,速效强心甙和皮质激素;必要时气管插管行机械辅助呼吸,去除诱因.结果 41例心衰得到控制,心悸、气促等消失,心率、呼吸减慢,血压正常,抢救成功率达82%.结论 选择应用有效药物,保持气道通畅和及时有效的人工呼吸,能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红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保留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18例

    目的报告保留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和效果.方法 1993年1 月至2002年2月,我们共施行保留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18例,分析其术前、术后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资料及手术效果.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2例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术后心胸比率明显缩小(P<0.01),左心室舒张末径显著缩小(P<0.05),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保留二尖瓣和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安全、易行,更有利于改善左心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胡荣敏;欧武剑;倪武;章五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出血热178例老年患者血尿素氮升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出血热病人尿素氮升高的病因,提醒出血热疫区老年人发热时勿乱用药,避免在患出血热时加重肾脏的损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3年以来收治的178例老年出血热病人院前治疗用药情况.如安痛定注射液、感冒通、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结果 不正确的用药导致老年出血热病人的肾脏损害明显加重,使尿素氮升高明显、下降缓慢,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结论 出血热疫区老年人发热时期慎用解热镇痛药品及损肾药品.

    作者:高毅琳;裴京超;吴月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嗜酸性胃炎一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7岁,因腹胀,嗳气10余年,呕吐,上腹不适2周入院.患者于10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闷胀不适、嗳气、反酸、烧心,以进食后为主,空腹一般无症状,曾自服胃舒平、酵母片等药及中药治疗,症状时好时坏,3年前曾在外院作胃镜检查,镜下诊断为浅表性胃炎.2周前上述症状在无明显诱因下又再出现,并有所加重.

    作者:林光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患儿采用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儿症状消失,随访9例均显示肾积水较术前减轻,吻合口通畅,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离断性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有效方法.

    作者:韩东华;陈宗义;陈为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缺铁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前伴有明显缺铁因素者,其功血的病因是否与缺铁有关.方法 选择功血前2~3个月有明显缺铁因素者24例,每例作血常规、血清铁蛋白(SF)、骨髓细胞学及铁染色检查、服铁剂治疗.结果 服铁剂后,本组18例月经量逐渐恢复正常,6例无效,有效率为75%.结论 缺铁可能是功血的病因,对伴有其他缺铁因素的功血患者,要重视铁剂补充,同时寻找与功血无关的其他原因,以免延误情治疗.

    作者:陈新贵;肖新梅;黄智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达郁汤加味治疗功能性阳萎49例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的达郁汤治疗功能性阳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91例功能性阳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予达郁汤加味治疗 ,对照组予壮阳补肾的中国猛男胶囊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7.75%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9.05%,两组比较大小χ2=4.97,P<0.05.结论达都汤加味治疗功能性阳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锐乾;陈明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人工流产对再孕的影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人流)对再孕并发症的影响,以减少不必要的人流.方法 A组151例为人流1~2次者,B组59例为人流≥3次者,C组312例为无人流史者,A组与B组、C组分别对照比较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结果 A组的自然流产、宫缩乏力发生率低于B组(P<0.05),早产、胎盘滞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C组的自然流产、继发不孕、产程异常、胎膜早破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早产、宫缩乏力、胎盘滞留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人流易致再孕并发症,且人流次数越多,其再孕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作者:杨爱华;梁莉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U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对28例UC患者疾病活动期和18例中、重度UC患者于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并作对比观察.结果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D3、CD4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CD8 、NK细胞明显减少(P<0.01) , CD4/CD8比值上升 (P <0.01);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期,CD3、CD8、NK细胞上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细胞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较治疗前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和病情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