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霞
川崎氏病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氏首次报道.病因尚不明确,发病初期有广泛的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炎,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病程中可出现中等动脉炎、血栓、冠状动脉瘤、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我国七十年代开始有散发病例报告.我科于1992年1月~2003年4月共收治3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月红;张荣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处女膜闭锁又称无孔处女膜,是新生儿女性生殖道先天性畸形,处女膜褶发育旺盛使阴道口不能与外阴前庭贯穿所致,它在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比较多见.其症状以小腹痛或下腹周期性疼痛伴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头晕、尿颇尿急、尿潴留、便秘等[1],极少数因处女膜闭锁而发生阴道积液化脓.本科于2002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榆婷;曾雅静;曾美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循证医学的认识,阐述循证医学在临床带教中应用的作用和意义,充分利用循证医学知识,帮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到科学的工作方法,能够充分运用前辈们的临床经验和专家们的科研成果,指导学生将这些新知识用于解决各种临床问题.
作者:邓小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股骨干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临床上X线显示分为横断、短斜面、粉碎、螺旋、长斜面等类型.我院于2002年2月~2003年2月,共收治股骨干骨折36例,经牵引、手术内外固定复位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吴瑞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感染乙肝病毒标志(HBV-M)的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体检时采用酶标(ELISA)法检测其血清HBV-M.结果 医务人员HBV感染率为51.5%(70/136).结论医务人员有接触感染HBV的危险性,应加强个人防护,普种乙肝疫苗.
作者:周剑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母体乐宫内节育器(MLCU-375)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阴道分娩42天后或剖宫产6个月后的健康妇女550例,放置MLCU-375型宫内节育器,随访12个月.结果 累积妊娠率0.73%,脱落率0.73%,续用率95.8%.结论母体乐内宫节育器用于哺乳期妇女避孕是安全有效和可接受的.
作者:毛京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了解U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对28例UC患者疾病活动期和18例中、重度UC患者于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并作对比观察.结果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D3、CD4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CD8 、NK细胞明显减少(P<0.01) , CD4/CD8比值上升 (P <0.01);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期,CD3、CD8、NK细胞上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细胞无明显变化,CD4/CD8比值较治疗前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和病情变化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刘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CT诊断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头颅CT检查情况,并将临床分度与CT分度作比较分析.结果 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中、重度病人无 CT轻度改变,而临床轻度病人CT呈中度表现较多.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时作头颅CT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量减少存活者后遗症.
作者:张民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胎儿在母体内经胎盘传染所致,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年轻医师对此病认识尚不足,患儿母亲相关病史难以提供,以及新生儿又常合并其他疾病,极易误诊;笔者将收住的1例先天性梅毒患儿作如下报告.
作者:李可胜;梁郁驰;梁远飞;孙澍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胆脂瘤性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根据32例患者病变具体情况,采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21例,改良完壁式鼓室成形术11例,术后加强定期复查清理术腔.结果 出院后1个月鼓膜愈合率93.7%,所有病例术后2个月均为干耳.结论 胆脂瘤性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变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原则和手术方法,彻底清除病变和定期复查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覃启才;覃文格;谭惠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社会上肺结核病人呈逐渐增加趋势,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肺结核病人也是逐年增多.近5年来,我科收治63例.由于我们采用针对性的特殊护理,使得这一群体病人住院后情绪很快稳定下来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后能按时回院复查,终能完成全程治疗,达到预期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左侧心力衰竭的佳治疗方法.方法 吸氧、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有效的血管、支气管扩张剂,速效强心甙和皮质激素;必要时气管插管行机械辅助呼吸,去除诱因.结果 41例心衰得到控制,心悸、气促等消失,心率、呼吸减慢,血压正常,抢救成功率达82%.结论 选择应用有效药物,保持气道通畅和及时有效的人工呼吸,能有效的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红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儿童补钙对其骨骼生长、骨矿获得是否有促进作用,为合理补充钙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为期3个月补充钙片,测定血清钙、身高、体重增量,了解骨矿获得及体格变化.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钙与身高增量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儿童补钙对其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鲍木丹;张健;余万辉;游永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预后差.80年代以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药物为洋地黄类和利尿剂.现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现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黎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内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多,教学任务繁重,该文主要概述在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对内科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内科学教学效果方面的一些做法.
作者:黄少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出血热病人尿素氮升高的病因,提醒出血热疫区老年人发热时勿乱用药,避免在患出血热时加重肾脏的损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3年以来收治的178例老年出血热病人院前治疗用药情况.如安痛定注射液、感冒通、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等.结果 不正确的用药导致老年出血热病人的肾脏损害明显加重,使尿素氮升高明显、下降缓慢,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结论 出血热疫区老年人发热时期慎用解热镇痛药品及损肾药品.
作者:高毅琳;裴京超;吴月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以防血栓形成和体循环栓塞,但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和栓塞,是换瓣术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1],也是导致病人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陈宏明;郭正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结合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将11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及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合用,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及胞二磷胆碱合用,14天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及病程结束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血脂系列、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治疗组60例中治愈36例(60.00%),显效16例(26.67%),好转8例(13.33%),愈显率86.67%,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制剂血塞通注射液、西药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合用治疗脑血管疾病收到满意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主动脉夹层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影像学诊断及内科治疗.结果 86.1%的病例有高血压史和现症高血压,其中合并冠心病7例、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17例;88.9的病例有胸、腰背或腹痛并呈游走性;经治疗病情缓解出院28例,占77.8%;死亡8例,病死率为22.2%.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发现内膜撕裂口、钙化的内膜内移或真假腔,是确诊主动脉夹层血肿的关键.
作者:张小勇;夏明凯;邱汉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病历介绍1.一般情况患者,53岁,男性,农民.因右上肢红斑、肿胀、疼痛,继之皮肤变黑10天,于1996年6月10日入院.
作者:农梅三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