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指征及佳时机.方法:选取22例曾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透析的ARF患儿,根据是否合并并发症分为A(不伴并发症)组和B(伴并发症)组,比较两组透析患儿透析相关并发症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比较,A组患儿血透疗效显著高于B组,而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低于B组.结论:透析时机及透前是否伴有严重并发症与小儿ARF血透治疗效果及透析并发症密切相关,早期及时透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永;张建鄂;张庆红;白寿军;吴平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1).过去多采用肌注镇痛药来达到止痛效果,但维持时间短,镇痛不连贯,副作用大且常有呼吸、循环抑制等缺点.采用镇痛泵行术后镇痛,镇痛药均速注入产生持续镇痛,用药量少,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大,有利于术后病人迅速康复,减轻术后护理.我院2000年2月开展了该项新技术,其中普外科78例术后患者接受了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兰;莫佩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对颅脑损伤病人护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疾病预后的好坏.护理人员通过生命体征的监测,瞳孔变化和四肢活动情况,可观察颅内压增高征象,及脑疝先兆,为临床医师的及时诊治提供依据,采取脱水、降压,以分秒必争的抢救措施,挽救病人生命.
作者:沈品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死胎滞留宫内超过4周,少数患者可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故胎儿在宫内死亡一旦确诊应尽快引产,以免引起血凝障碍.利凡诺尔羊膜腔内穿刺注射引产是多年来常规引产的药物,但其具有发生药物过敏反应,穿刺失败的可能.米索前列醇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PGE1)类似物,目前其用于终止早孕已在全世界广泛应用.笔者将米索前列醇用于死胎引产并与利凡诺尔进行比较,以了解其作用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来切开引流配合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24例的疗效.结果:复发率为16.7%,治愈好转率为83.3%,病死率为0.结论:及时诊断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充分切开减压引流配合药物可降低病死率,促进疾病的治愈.
作者:谭学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胃癌是我国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恶性肿瘤之首.内镜检查作为一种直接的诊断手段,能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现将我院1995~2000年内镜诊断的108例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钟少葵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医院感染率不断上升,且以下呼吸道感染比例高(1),而目前国内多数临床细菌室痰液培养阳性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细菌室在痰液培养前没有涂片镜检,因此我们分析了285例痰直接涂片与培养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朝贵;孙海萍;赵旺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62例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早期给予20%甘露醇静滴脱水降压或早期行深筋膜切开减压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手部压榨伤患者中,45例于OFCS早期行深筋膜切开减压,14例于早期给予2个剂量的20%甘露醇静滴脱水降压,3例未及时做减压治疗的结果.结果:62例中3例未及时行减压治疗者终发生缺血性肌挛缩,而早期行深筋膜切开减压或给予20%甘露醇静注脱水减压治疗的59例患者手部肿胀消退,功能正常.结论:当手部压榨伤患者出现手部肿胀、患指不能主动活动、被动活动时剧痛,应考虑OFCS,并尽早行减压治疗,切开减压应遵循宁早勿迟的原则.早期给予20%甘露醇静注可使部分病人免于手术.
作者:谢希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3月~2001年7月收治的92例AP病例资料.结果:轻型AP(MAP)66例中SIRS 48例(72.73%),重症AP(SAP)26例中SIRS 25例(96.1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AP Ⅰ级6例中SIRS 5例(83.3%),SAP Ⅱ级20例均发生SIRS,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3,即P>0.05).术前术后SIRS发生率差异则有显著性意义(P<0.05).某些指标超高提示预后不良.结论:SIRS可判断AP病情轻重及预后.
作者:罗智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老年性收缩期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病人72例,分两组,甲组口服缬沙坦50mg qd,乙组口服心痛定10~20mg tid连续治疗30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后血压、心电图、心功能的变化.结果:缬沙坦降压效果、心电图与心功能改善较心痛定好.结论:缬沙坦降压效果好,心功能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兆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效果.方法:68例均采用肝安、门冬氨酸钾镁、白蛋白、血制品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PHGF和PGE1,对两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该疗法具有使用方便、副作用较小、价格低廉、疗效较好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吴德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减轻或消除产妇分娩时的身心痛苦.方法:选择35例自愿要求镇痛分娩的初产妇作为镇痛组,同期不愿行镇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时的疼痛程度及血压、呼吸、脉搏、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的差异.结果:PCEA法分娩的血压、脉搏、呼吸、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有效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CEA分娩镇痛效果好,不影响血压、脉搏、呼吸、产程、新生儿评分及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急性腹痛是急诊中常见症状之一,其诊断、处理是否及时、正确,与病人预后有关.据杨秀慧报道急性腹痛误诊率高达4.2%(1),为了提高急性腹痛的确诊率,除考虑腹腔脏器疾病所致者外,还应重视腹外病变所致,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项昌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盆腔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广谱、大量抗生素结合手术或者经腹或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脓性分泌物,并用灭滴灵反复冲洗脓腔.结果:患者体温均很快下降,腹痛缓解,血象恢复正常.结论:采用该方法治疗急性盆腔脓肿,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损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琴;原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院内真菌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41例中,真菌感染59例次,白色念珠菌占77.95%;治愈12例(29.27%),好转10例(24.39%),无效19例(46.34%).结论:院内真菌感染对病员健康已构成严重威胁,必须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董央庆;陈雅娣;仲守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系免疫功能调节紊乱,产生自身抗体(AIHA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细胞破坏增速而引起的一种溶血贫血.近几年儿科专业杂志报道较少,但临床较常见,极易误诊.8年来,我院共收治诊断明确的病人26例,其中误诊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余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探讨结肠损伤的佳治疗方法,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对19例结肠损伤病人进行治疗分析.认为应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损伤的范围和部位、腹腔污染程度、合并伤的有无、手术时间的早晚等具体条件,决定适当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继文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21例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症状缓解时间为3.44±1.49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症状缓解时间为4.8±1.78天,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对于缓解症状,改善心功能有一定积极作用.
作者:李长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恶化与血糖浓度的关系.方法:检测8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72小时内空腹血糖,分为高血糖组与非高血糖组,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与血糖值的关系.结果:高血糖组脑卒中恶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恶化与高血糖有明显关系.
作者:李祖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病情重,治疗比较困难,病死率高,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1).我科自1996年元月~1999年12月共收治29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