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

黄振峰

关键词:受体阻滞剂,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急症, 死亡原因, 试验观察, 神经体液, 临床, 疗效显著, 代偿作用, 不可逆性, 病情恶化, 心肌, 效应, 损害, 机体, 对抗
摘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表现,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也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神经体液改变是CHF时机体主要代偿之一,但是,长期的代偿作用将导致心肌不可逆性损害,促进病情恶化,加速死亡.近年来人们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观察β-受体阻滞剂可对抗这一效应,而且临床疗效显著,现综述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15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荣佐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在绝经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通过对23例绝经妇女采用利多卡因与阿托品混合用于子宫颈注射行取环术,结果全部病例一次性取环成功,成功率达100%,认为此方法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非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21例

    目的: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急诊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2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使用非扩髓髓内钉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均在8~24周内愈合,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亦未出现严重的深部感染.结论: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中使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作内固定,只要合理地选取病例,作严格彻底的清创,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丁正权;丁德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抢救严重多发伤的体会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抢救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正确处理后,134例多发伤病人治愈出院,7例死亡.结论:基层医院应充分利用早期接诊病人诊治的优势,尽早判断伤情并复苏;多发伤的处理应真正做到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作者:杜丹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眼带状疱疹19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眼带状疱疹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对19例眼带状疱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神经的额支、鼻睫支和两者同时受累者分别为11例、6例、2例.全部病例均予以大剂量的阿昔洛韦治疗(鼻捷神经受累者联用强的松),未发生严重的眼并发症.结论:早期应用足量的阿昔洛韦是治疗眼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鼻睫神经受累者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更佳.

    作者:陈海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侧输卵管妊娠破裂一例报告

    病例介绍患者邓某某,女,23岁,农民,停经30天,阴道流血12天,下腹剧痛6小时后入院.自述平素月经正常,末次月经为2002年2月3日,3月3日月经来潮,经量较平日少,一直淋漓不净.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剧痛,呈撕裂状,持续性,伴有明显肛门下坠感,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因腹痛难忍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因当地条件有限而转入我院.检查:T 36.5℃,P 88次/分 , R 20次/分 , BP 13.3/ 8.0kPa(100/60mmHg).

    作者:曾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洛赛克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洛赛克与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随机分A、B组,A组用洛赛克治疗,B组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A组溃疡愈合率为97.5%,B组为65.0%,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疗程短,作用迅速,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牵引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无痛苦,患者容易接受.但牵引治疗期间的护理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而治疗期间的护理对牵引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我科自2000年3月以来对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切实加强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就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陆艳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人经抗心衰治疗症状改善后停药,后给予生脉散注射液一个疗程,测定给药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的变化值.结果:左室容积及射血功能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注射液连续应用一段时间后,可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室射血功能和左室构型.

    作者:徐凤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与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病32例疗效观察

    丹参与刺五加都是中药制剂,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基于这两种药物的功能与作用,笔者于治疗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32例,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多种机制参与,主要因原发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以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加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常见疾病之一,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占早产儿生后3天内死亡的首位;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NRDS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NRDS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展现了NRDS防治的广阔前景,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对NRDS预防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笑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2例的护理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近年来由于炎症性疾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增多,宫内节育环的广泛使用及反复人工或药物流产,使得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显著上升(1).异位妊娠药物的保守治疗已日益受到重视,我科运用米非司酮对未破裂或流产型内出血少的异位妊娠予以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珍霞;袁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踝关节骨折与脱位的内固定治疗(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与脱位的内固定治疗和手术方法及手术对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对收治的43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手术切开复位、K针螺丝钉内固定及辅以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7.8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采用正确的内固定手术治疗,同时配合外固定及规范的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治疗重点是可靠的固定及早期功能恢复.

    作者:黄少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26例的体会

    通过对3年中326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回顾,发现胰岛素是治疗Ⅰ型糖尿病和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药,才能收效.

    作者:夏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抗生素腹腔内滴注治疗腹部感染112例临床观察

    由腹腔内化疗肿瘤的启发,我院于1997年11月~2000年9月对阑尾炎、胆囊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盆腔炎等腹腔内感染,采用腹腔内抗生素滴注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消化道平滑肌瘤55例诊治分析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起源于平滑肌组织和壁层血管,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以平滑肌组织丰富的胃部多见.1990~2000年我们曾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消化道平滑肌肿瘤5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继昌;马泽麟;敖晓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超诊断尿道阴道瘘一例报告

    尿瘘是指生殖器官与泌尿系统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尿液经阴道流出.以往诊断尿瘘是通过妇检或用稀释美蓝液注入膀胱后观察美蓝液从阴道流出的孔道,但对位置较高的瘘孔难以鉴别.笔者首次应用日本东芝SSA-220A型超声仪,探头为7.5MHz为1例尿瘘患者行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诊断相符,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永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鼻渊丸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间,应用中成药鼻渊丸治疗儿童Ⅰ型慢性鼻窦炎,取得较理想疗效,现将资料完整、定期随访的50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秀田;覃文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异丙酚配伍麻黄碱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麻黄碱、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妊娠6~10周的健康妇女90例,随机双盲分成对照组(A组)单纯用异丙酚,麻黄碱组(B组)每200mg异丙酚加麻黄碱10mg,阿托品组(C组)每200mg异丙酚加阿托品0.3mg,静脉注射异丙酚2.0~2.5mg/kg诱导,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20~50mg.监测、记录注药前、注药后1min、3min、5min、10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注药后A组的SBP、DBP均显著下降(P<0.01),B组的SBP、DBP与注药前相比略有升高(P<0.05),C组的HR较注药前有所升高(P<0.05),C组流涎明显少于其它两组,呼吸暂停、呕吐发生率各组无差异.结论:异丙酚可引起循环、呼吸抑制且与剂量和推注速度有关,加用小剂量麻黄碱和阿托品均有效预防循环抑制作用,且阿托品不良反应少,故加用阿托品更为合适.

    作者:郑玲;梁鉴生;程平瑞;黄政通;熊云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居家护理

    居家卫生保健护理是连续性、综合性健康照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个人家庭居住的场所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其目的在于增进和维持恢复病人健康,预防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合并症,防止疾病复发和再入院治疗的有效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农荣闪;黄佩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