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洲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s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老年人,临床表现较凶险,病死率较高,我科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21例,现将抢救及护理的经验与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人经抗心衰治疗症状改善后停药,后给予生脉散注射液一个疗程,测定给药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的变化值.结果:左室容积及射血功能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注射液连续应用一段时间后,可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室射血功能和左室构型.
作者:徐凤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150例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德国Wolf电视腹腔镜标准套件行胆囊切除术.结果:治愈138例,治愈率为92.0%,无胃肠损伤及死亡病例.结论:熟悉解剖,熟练操作,严格手术适应证,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谢百发;单治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抢救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正确处理后,134例多发伤病人治愈出院,7例死亡.结论:基层医院应充分利用早期接诊病人诊治的优势,尽早判断伤情并复苏;多发伤的处理应真正做到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作者:杜丹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探讨其预后.方法:采用急症手术、延期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三种方法治疗颅内血肿80例.结果:经治疗的所有患者死亡率为8.8%,总残废率为21.3%.结论:伤后有颅内血肿存在的病人,不一定有意识障碍,首次头颅CT无血肿者可发生迟发性血肿,手术治疗要掌握时机,不轻易放弃.非手术治疗应掌握指征,临床医生对病情的观察至关重要.
作者:赵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青年人AMI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笔者就本院收治的32例青年人AMI分析如下:
作者:果海;赵玉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张某,女,33岁,已婚.因足月妊娠于2001年2月4日在我院行剖宫产术,产出正常女婴.手术中见腹膜与子宫广泛粘连,有一约100ml淡黄色液体的囊性肿物,并给切除.由于宫体与膀胱广泛粘连,术中误伤膀胱底约2cm,即行膀胱修补.术后导尿道引出尿液未见异常,术后7天拔除导尿管,痊愈出院.
作者:何汉杰;徐继东;廖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4例稽留流产的病例,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并与己烯雌酚组对比观察疗效.结果:米非司酮组在妊娠物自然排出率、钳刮率、清宫率及出血量与己烯雌酚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并发症相对较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疗效可靠,远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青翔;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成人血光量子疗法佐治婴幼儿肺炎并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采用抗感染、吸氧、镇静、强心、支持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成人静脉血光量子疗法,每2~3天1次,多每天1次;后对两组的疗效作比较.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为 28±5 小时, 比对照组 35±8 小时显著缩短 ( P < 0.01) ; 总有效率为 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应用成人静脉血血源充足,采集方便,家长易于接受,配血准确,无不良反应,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雪强;李开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通过对23例绝经妇女采用利多卡因与阿托品混合用于子宫颈注射行取环术,结果全部病例一次性取环成功,成功率达100%,认为此方法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均采用实心扩髓胫骨髓内钉.结果:15例病人均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锁钉及髓内钉无松动、断裂,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曾志超;符远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病人在正常手术前后,血液凝血时间长短变化规律.方法:19例体外循环病人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段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实验,同时测定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体外循环术后各时间段PT、APTT、TT均高于术前水平,PT、APTT直至术后24小时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PLT、FIB较术前均降低,FIB至术后24小时恢复正常.结论:CPB术后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是导致PT、APTT和TT延长的原因.
作者:芮刚;张杰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15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荣佐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X线表现.方法:用螺旋CT对脑梗死病人进行扫描,采用早期及日后复查的方法作出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在24小时内仅3例有早期改变,72小时后复查,都得到明确诊断.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早期X线表现不明显,需结合临床表现作出早期诊断;而72小时后X线表现明显,诊断明确.
作者:赵马根;段伯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的第一步,见习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病人是否配合.本人通过见习前学生及病例的充分准备,带教时注意语言沟通技巧,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病人需要,灵活带教等方面,与患者建立并维持了良好沟通,提高了临床见习效果.
作者:农金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时间愈长,发生HIE的几率愈高、后遗症愈多愈重.强调预防和适度治疗是降低发病率、减轻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邱瑞清;管长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很常见,占腹外疝的90%,大多数发生在男性,右侧多于左侧.病因以腹壁抵抗力降低为主,腹内压升高常为其诱因.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的可复性肿块,偶有胀痛,肿块在咳嗽、劳动、站立以及小儿哭闹时易出现,平卧或手按后能消失,压迫内环增加腹压,肿块不突出,检查外环,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腹股沟斜疝除发生疝嵌顿或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时,需选择手术治疗外,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先,方法:1岁以内的婴儿常用外缠人造海棉的棉纱束压迫腹股沟内环;其他年龄段常白天使用特制的疝带压迫.虽疝带压迫和手术治疗均有效果,但过于麻烦.笔者曾用补钙方法治愈腹股沟斜疝1例,方法简单.以往文献、报刊尚未见有报道过,现报告如下,以供各同仁探讨.
作者:叶会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以往常用切开引流或纵形造口治疗前庭大腺脓肿,但存在切口易粘连,炎症易复发或造口未达初衷的缺点.笔者按盛丹菁的方法(1)治疗13例前庭大腺脓肿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莫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应用国产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早期脑梗死55例,结果表明,尿激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尿激酶超早期应用可有效改善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作者:段守平;苏国英;周之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1mmHg=0.133kPa),高血压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它不仅是造成中风与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闭塞性周围血管性疾病、动脉瘤和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由于老年人口逐年增多,高血压已经导致大量的社会健康问题.
作者:陆多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