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萍
目的:探讨和评价TENOR内固定系统结合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ENOR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不稳10例,分别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比较腰椎不稳局部症状缓解情况,随访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0例均获随访,腰椎不稳症状均消失,植骨均见融合,无一例发生钉、棒变形断裂及松动.结论:TENOR内固定系统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生物相容性好,结合植骨融合可重建腰椎的稳定,适用于腰椎不稳的治疗.
作者:郭志荣;卢尔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冬非合剂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冬非合剂、思密达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4%,对照组85.65%,比较有显著差异.χ2=6.15 P<0.05.结论:冬非合剂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廖积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的第一步,见习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病人是否配合.本人通过见习前学生及病例的充分准备,带教时注意语言沟通技巧,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病人需要,灵活带教等方面,与患者建立并维持了良好沟通,提高了临床见习效果.
作者:农金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受侵和回肠PEPER氏淋巴结等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特殊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相对缓脉、玫瑰疹、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近年,不典型伤寒病例增多,给基层医院增加了诊断难度,致使部分病例延误诊治,我院于1995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45例伤寒,其中误诊20例,误诊率达44.4%,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贵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科自1996~2001年应用经皮三枚克氏针品字排列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中上段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献伟;孙华伟;赵国红;孙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的意义及变化规律.方法:应用上海太阳生物技术公司试剂盒,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急性期DD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49.878,P<0.01),恢复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腔隙性脑梗死各时期D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D在急性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不明显,亚急性期明显升高,恢复期又降至正常,DD的动态变化可以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的变化.
作者:蒋柳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参芍提取液对离体心脏冠脉流量的影响.方法:利用主动脉灌流观察给药前后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的变化.结果:参芍提取液可使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增加(P<0.05),心率减慢(P<0.05).结论:参芍提取液可使离体心脏冠脉流量增加,心率减慢.
作者:赵凯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温热式低周波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 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 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 88.5%, 对照组为 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26,P<0.05.结论:药物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较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好.
作者:黄美莲;沈利平;徐桂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胃镜下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在胃镜下用沙氏扩张器扩张后,置入带膜或不带膜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食管贲门狭窄患者行胃镜下支架置入治疗成功率高,疗效好,易于普及,值得推广.
作者:王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报告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切口长度为5~6cm,确认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关系后,按手术程序切除胆囊.结果:小切口手术成功489例,占97.8%,11例因手术操作困难而将切口延长10~12cm.结论:在传统胆囊切除术熟练的基础上开展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高科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尿瘘是指生殖器官与泌尿系统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尿液经阴道流出.以往诊断尿瘘是通过妇检或用稀释美蓝液注入膀胱后观察美蓝液从阴道流出的孔道,但对位置较高的瘘孔难以鉴别.笔者首次应用日本东芝SSA-220A型超声仪,探头为7.5MHz为1例尿瘘患者行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诊断相符,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永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开展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共进行7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作者:陈沛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缺锌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复感儿)的关系及锌剂对复感儿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复感儿诊断的患儿测血清锌,低于1.0μg/ml者122例,随机分为锌剂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锌剂,剂量以元素锌0.5~1mg/(kg*d),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一疗程后对比两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的差异.结果:随访1年,治疗组发作次数为4.61±1.21次,对照组为7.11±1.32次,t=13.15,P<0.01,治疗后治疗组发作次数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缺锌与复感儿关系密切,补锌可防治.
作者:王晓光;马常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胫骨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均采用实心扩髓胫骨髓内钉.结果:15例病人均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锁钉及髓内钉无松动、断裂,膝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胫骨骨折中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固定方法.
作者:曾志超;符远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青年人AMI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笔者就本院收治的32例青年人AMI分析如下:
作者:果海;赵玉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麻黄碱、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妊娠6~10周的健康妇女90例,随机双盲分成对照组(A组)单纯用异丙酚,麻黄碱组(B组)每200mg异丙酚加麻黄碱10mg,阿托品组(C组)每200mg异丙酚加阿托品0.3mg,静脉注射异丙酚2.0~2.5mg/kg诱导,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20~50mg.监测、记录注药前、注药后1min、3min、5min、10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注药后A组的SBP、DBP均显著下降(P<0.01),B组的SBP、DBP与注药前相比略有升高(P<0.05),C组的HR较注药前有所升高(P<0.05),C组流涎明显少于其它两组,呼吸暂停、呕吐发生率各组无差异.结论:异丙酚可引起循环、呼吸抑制且与剂量和推注速度有关,加用小剂量麻黄碱和阿托品均有效预防循环抑制作用,且阿托品不良反应少,故加用阿托品更为合适.
作者:郑玲;梁鉴生;程平瑞;黄政通;熊云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通过对3年中326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回顾,发现胰岛素是治疗Ⅰ型糖尿病和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药,才能收效.
作者:夏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人经抗心衰治疗症状改善后停药,后给予生脉散注射液一个疗程,测定给药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的变化值.结果:左室容积及射血功能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注射液连续应用一段时间后,可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室射血功能和左室构型.
作者:徐凤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150例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德国Wolf电视腹腔镜标准套件行胆囊切除术.结果:治愈138例,治愈率为92.0%,无胃肠损伤及死亡病例.结论:熟悉解剖,熟练操作,严格手术适应证,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谢百发;单治堂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分析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否必要并如何应用.方法:在本院Ⅰ类手术切口病人中,随机抽取实验组81例,在围手术期不用抗生素,与使用抗生素的对照组79例进行比较,对年龄、性别、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营养状况、麻醉方式、手术并发症、糖尿病史、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两组的切口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切口感染与性别、切口长度、麻醉方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无相关性,而与年龄、手术时间、营养状况、手术并发症、糖尿病史呈正相关性.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Ⅰ类手术切口病人作用不大;除非存在年龄大、手术时间长、营养状况差、有手术并发症及有糖尿病史等因素,可酌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否则在Ⅰ类手术切口病人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没有必要.
作者:梁国扬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