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中上段骨折

王献伟;孙华伟;赵国红;孙勇

关键词:经皮克氏针, 固定治疗, 股骨, 中上段, 现报告如下, 疗效满意, 应用, 排列, 骨折
摘要:我科自1996~2001年应用经皮三枚克氏针品字排列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中上段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妊娠误为异位妊娠原因分析

    目前,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多数临床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尤其是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难以区别时多倾向于异位妊娠,造成临床的误诊.如延误诊断轻则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危及生命,鉴于上述原因,现将我院近5年宫内妊娠误为异位妊娠的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作者:王月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锌剂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缺锌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复感儿)的关系及锌剂对复感儿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复感儿诊断的患儿测血清锌,低于1.0μg/ml者122例,随机分为锌剂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锌剂,剂量以元素锌0.5~1mg/(kg*d),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一疗程后对比两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的差异.结果:随访1年,治疗组发作次数为4.61±1.21次,对照组为7.11±1.32次,t=13.15,P<0.01,治疗后治疗组发作次数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缺锌与复感儿关系密切,补锌可防治.

    作者:王晓光;马常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冬非合剂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冬非合剂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冬非合剂、思密达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4%,对照组85.65%,比较有显著差异.χ2=6.15 P<0.05.结论:冬非合剂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作者:廖积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表现,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也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神经体液改变是CHF时机体主要代偿之一,但是,长期的代偿作用将导致心肌不可逆性损害,促进病情恶化,加速死亡.近年来人们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观察β-受体阻滞剂可对抗这一效应,而且临床疗效显著,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振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多种机制参与,主要因原发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以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加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的常见疾病之一,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占早产儿生后3天内死亡的首位;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NRDS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NRDS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展现了NRDS防治的广阔前景,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对NRDS预防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笑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在绝经妇女取环中的应用

    通过对23例绝经妇女采用利多卡因与阿托品混合用于子宫颈注射行取环术,结果全部病例一次性取环成功,成功率达100%,认为此方法用于绝经妇女取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秀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临床见习效果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的第一步,见习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病人是否配合.本人通过见习前学生及病例的充分准备,带教时注意语言沟通技巧,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病人需要,灵活带教等方面,与患者建立并维持了良好沟通,提高了临床见习效果.

    作者:农金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倍他乐克加开搏通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加开搏通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在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营养心肌等的基础上应用倍他乐克和开搏通,用药4~6周后观察疗效.结果:38例中显效1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1.6%.结论:两药合用可以纠正给常规治疗无效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王世杰;史兰康;李凤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膀胱修补后腹膜外巨大尿性囊肿一例报告

    张某,女,33岁,已婚.因足月妊娠于2001年2月4日在我院行剖宫产术,产出正常女婴.手术中见腹膜与子宫广泛粘连,有一约100ml淡黄色液体的囊性肿物,并给切除.由于宫体与膀胱广泛粘连,术中误伤膀胱底约2cm,即行膀胱修补.术后导尿道引出尿液未见异常,术后7天拔除导尿管,痊愈出院.

    作者:何汉杰;徐继东;廖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穴位电针刺激治疗泌尿系结石600例临床分析

    我院结石科自1990年9月以来,对600例泌尿系结石病人开展穴位电针刺激排石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排石率达到96%,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王芬英;李福臻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2例的护理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近年来由于炎症性疾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增多,宫内节育环的广泛使用及反复人工或药物流产,使得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显著上升(1).异位妊娠药物的保守治疗已日益受到重视,我科运用米非司酮对未破裂或流产型内出血少的异位妊娠予以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珍霞;袁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磷酸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剂量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26例自发PSVT患者,肘静脉为给药部位,以2.5mg、5mg、7.5mg、10mg为起始剂量,若前一剂量无效,以2.5mg为递增量至10mg止,如仍无效,则递增至15mg及20mg,直至PSVT终止或因副反应较重不能耐受.结果:终止PSVT所需剂量小2.5mg,大15mg,终止全部PSVT所需ATP平均剂量为8.35mg±2.71mg.静脉注射ATP后的副反应随ATP剂量增大而增高.结论:采用个体化用药原则,以5mg ATP为起始剂量终止PSVT的累积有效率为48%,效果较好且无明显的副反应,认为推荐此剂量为起始的递增用药方法可终止PSVT发作.

    作者:甘苏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温热式低周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热式低周波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 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 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 88.5%, 对照组为 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26,P<0.05.结论:药物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较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好.

    作者:黄美莲;沈利平;徐桂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326例的体会

    通过对3年中326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回顾,发现胰岛素是治疗Ⅰ型糖尿病和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药,才能收效.

    作者:夏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眼带状疱疹19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眼带状疱疹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对19例眼带状疱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神经的额支、鼻睫支和两者同时受累者分别为11例、6例、2例.全部病例均予以大剂量的阿昔洛韦治疗(鼻捷神经受累者联用强的松),未发生严重的眼并发症.结论:早期应用足量的阿昔洛韦是治疗眼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鼻睫神经受累者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更佳.

    作者:陈海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足月臀位 66 例处理分析

    目的:比较足月臀位几种处理方式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66例足月臀位围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臀位发生率为7.81%,围产儿死亡率为3.03%;四种处理方式中,臀位牵引围产儿死亡率较高(25.00%),而臀位分娩、臀位助产、剖宫产术均无一例围产儿死亡.结论:对于臀位,产前行外倒转后应根据产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其处理方式,以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刘青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异丙酚配伍麻黄碱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异丙酚配伍麻黄碱、阿托品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妊娠6~10周的健康妇女90例,随机双盲分成对照组(A组)单纯用异丙酚,麻黄碱组(B组)每200mg异丙酚加麻黄碱10mg,阿托品组(C组)每200mg异丙酚加阿托品0.3mg,静脉注射异丙酚2.0~2.5mg/kg诱导,术中必要时追加异丙酚20~50mg.监测、记录注药前、注药后1min、3min、5min、10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注药后A组的SBP、DBP均显著下降(P<0.01),B组的SBP、DBP与注药前相比略有升高(P<0.05),C组的HR较注药前有所升高(P<0.05),C组流涎明显少于其它两组,呼吸暂停、呕吐发生率各组无差异.结论:异丙酚可引起循环、呼吸抑制且与剂量和推注速度有关,加用小剂量麻黄碱和阿托品均有效预防循环抑制作用,且阿托品不良反应少,故加用阿托品更为合适.

    作者:郑玲;梁鉴生;程平瑞;黄政通;熊云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踝关节骨折与脱位的内固定治疗(附43例报告)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与脱位的内固定治疗和手术方法及手术对患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对收治的43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手术切开复位、K针螺丝钉内固定及辅以石膏外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4~12个月,平均7.8个月,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5%.结论:踝关节骨折、脱位采用正确的内固定手术治疗,同时配合外固定及规范的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其治疗重点是可靠的固定及早期功能恢复.

    作者:黄少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体会

    胸腔闭式引流术主要用于气胸或胸腔积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该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广泛开展实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薛国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人经抗心衰治疗症状改善后停药,后给予生脉散注射液一个疗程,测定给药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的变化值.结果:左室容积及射血功能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注射液连续应用一段时间后,可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室射血功能和左室构型.

    作者:徐凤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