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磷酸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甘苏庭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摘要: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剂量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26例自发PSVT患者,肘静脉为给药部位,以2.5mg、5mg、7.5mg、10mg为起始剂量,若前一剂量无效,以2.5mg为递增量至10mg止,如仍无效,则递增至15mg及20mg,直至PSVT终止或因副反应较重不能耐受.结果:终止PSVT所需剂量小2.5mg,大15mg,终止全部PSVT所需ATP平均剂量为8.35mg±2.71mg.静脉注射ATP后的副反应随ATP剂量增大而增高.结论:采用个体化用药原则,以5mg ATP为起始剂量终止PSVT的累积有效率为48%,效果较好且无明显的副反应,认为推荐此剂量为起始的递增用药方法可终止PSVT发作.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温热式低周波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热式低周波配合药物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 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 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 88.5%, 对照组为 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326,P<0.05.结论:药物配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较单用药物治疗效果好.

    作者:黄美莲;沈利平;徐桂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采用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牵引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无痛苦,患者容易接受.但牵引治疗期间的护理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而治疗期间的护理对牵引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我科自2000年3月以来对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切实加强护理,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就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的护理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陆艳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锌剂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缺锌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复感儿)的关系及锌剂对复感儿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复感儿诊断的患儿测血清锌,低于1.0μg/ml者122例,随机分为锌剂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锌剂,剂量以元素锌0.5~1mg/(kg*d),3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一疗程后对比两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的差异.结果:随访1年,治疗组发作次数为4.61±1.21次,对照组为7.11±1.32次,t=13.15,P<0.01,治疗后治疗组发作次数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缺锌与复感儿关系密切,补锌可防治.

    作者:王晓光;马常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鸡骨草胶囊治疗急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验证鸡骨草胶囊治疗急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根据病情的纳入标准,选择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口服鸡骨草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20天为一疗程,并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对症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3例,显效24例,有效2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8%;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临床使用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急性肝炎比较理想的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睢凤英;赵铁山;蒋小红;江肖明;陈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后腹腔巨大肿瘤手术切除的临床分析(附12例报告)

    目的:重点总结后腹腔巨大肿瘤手术切除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后腹腔巨大肿瘤的手术切除及围手术处理要点.结果:完全切除肿瘤者7例,大部分切除者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手术可使部分病人获得治疗,但是必须作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中仔细操作并防止大出血的发生是关键.

    作者:刘庆全;谢昌林;黄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眼带状疱疹19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眼带状疱疹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对19例眼带状疱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神经的额支、鼻睫支和两者同时受累者分别为11例、6例、2例.全部病例均予以大剂量的阿昔洛韦治疗(鼻捷神经受累者联用强的松),未发生严重的眼并发症.结论:早期应用足量的阿昔洛韦是治疗眼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鼻睫神经受累者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更佳.

    作者:陈海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B超诊断尿道阴道瘘一例报告

    尿瘘是指生殖器官与泌尿系统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尿液经阴道流出.以往诊断尿瘘是通过妇检或用稀释美蓝液注入膀胱后观察美蓝液从阴道流出的孔道,但对位置较高的瘘孔难以鉴别.笔者首次应用日本东芝SSA-220A型超声仪,探头为7.5MHz为1例尿瘘患者行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诊断相符,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永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共同表现,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也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死亡原因.神经体液改变是CHF时机体主要代偿之一,但是,长期的代偿作用将导致心肌不可逆性损害,促进病情恶化,加速死亡.近年来人们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观察β-受体阻滞剂可对抗这一效应,而且临床疗效显著,现综述如下.

    作者:黄振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鼻渊丸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比较困难,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月间,应用中成药鼻渊丸治疗儿童Ⅰ型慢性鼻窦炎,取得较理想疗效,现将资料完整、定期随访的50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秀田;覃文格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6例临床分析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时间愈长,发生HIE的几率愈高、后遗症愈多愈重.强调预防和适度治疗是降低发病率、减轻后遗症的关键.

    作者:邱瑞清;管长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临床见习效果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生理论联系临床的第一步,见习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病人是否配合.本人通过见习前学生及病例的充分准备,带教时注意语言沟通技巧,关心体贴病人,尽量满足病人需要,灵活带教等方面,与患者建立并维持了良好沟通,提高了临床见习效果.

    作者:农金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胃镜下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狭窄24例

    目的:观察胃镜下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食管贲门狭窄患者在胃镜下用沙氏扩张器扩张后,置入带膜或不带膜支架.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食管贲门狭窄患者行胃镜下支架置入治疗成功率高,疗效好,易于普及,值得推广.

    作者:王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中上段骨折

    我科自1996~2001年应用经皮三枚克氏针品字排列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中上段骨折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献伟;孙华伟;赵国红;孙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22例临床分析

    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报道目前较少,我们于1990年1月~1999年7月共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患者22例,现将临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郭京梅;尚建中;盛淑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多为单一用药,而且病例选择和用药的具体方法各异,因而疗效不一.我们采用尼莫地平与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治疗60例偏头痛患者,其近期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增艳;陈庆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宫内妊娠误为异位妊娠原因分析

    目前,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多数临床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尤其是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难以区别时多倾向于异位妊娠,造成临床的误诊.如延误诊断轻则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危及生命,鉴于上述原因,现将我院近5年宫内妊娠误为异位妊娠的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作者:王月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抗生素腹腔内滴注治疗腹部感染112例临床观察

    由腹腔内化疗肿瘤的启发,我院于1997年11月~2000年9月对阑尾炎、胆囊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盆腔炎等腹腔内感染,采用腹腔内抗生素滴注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人经抗心衰治疗症状改善后停药,后给予生脉散注射液一个疗程,测定给药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的变化值.结果:左室容积及射血功能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注射液连续应用一段时间后,可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室射血功能和左室构型.

    作者:徐凤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探讨

    糖尿病,祖国医学称为消渴病,是慢性内分泌代谢失调所致,典型的临床为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通常防治的方法采用控制饮食、少食甜品,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控制情绪,但疗效不够理想.笔者根据其发病机理,探讨治疗的新途径.从中医角度探索出祛除积聚,通透阻塞、软化血管,恢复相关细胞活力,协调机体分泌代谢平衡的治疗方法.按照这个新思路施治,每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锦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4例稽留流产的病例,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并与己烯雌酚组对比观察疗效.结果:米非司酮组在妊娠物自然排出率、钳刮率、清宫率及出血量与己烯雌酚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且并发症相对较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疗效可靠,远期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青翔;李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