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环后出血124例

杨秀娟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 异常出血, 感染, 盆腔炎, 中医辩证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西药止血、抗感染的同时,按照中医辩证施治,配合中药治疗.结果:经中药三个疗程的治疗,93%(132/142)的病例症状完全消失,IUD得以保留.结论:放环后异常出血,适时辩症施治,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症状.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分析

    乳腺增生病是育龄妇女的多发病,至今为止,其治疗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采用三苯氧胺为主药,在门诊治疗本病118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德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脐带脱垂5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时间长短与围生儿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脐带脱垂58例的发生原因,脱垂时间的长短及围生儿窒息、死亡的关系.结果:脐带脱垂时间越短新生儿预后越好,脱垂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死亡率越高.结论:脐带脱垂与围生儿死亡率有密切的关系,胎儿生存和窒息情况取决于脐带受压的程度,对有可能发生脐带脱垂,应及时予以有效的处理.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微波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激光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复查,治疗组一次性治愈96例,治愈率96%,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一次性治愈32例,治愈率64%,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优于激光治疗.

    作者:周桂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680例新生儿断脐外敷脐带粉观察和护理

    新生儿脐部处理是爱婴区护理工作重点,若脐带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婴儿脐部感染和出血.凡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均剪除脐带残端,断脐后采用本院配制的中药脐带粉,此法一般是在使用线扎法、脐圈法之后选用,经几年来的临床观察认为是效果理想的.为探讨新生儿钳夹断脐后佳的放钳时间,从2001年1~12月对住院分娩680例新生儿在钳夹断脐后,于不同时间放钳外敷脐粉的时间进行观察,现将具体的做法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袁军;赖珍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艾克孚镇痛泵在泌尿外科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良好的术后镇痛可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有利于术后病人呼吸,循环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病人免疫功能的恢复(1).我科自1999年2月至2002年4月,使用韩国产的艾克孚镇痛泵行术后硬膜外镇痛182例,通过细致的观察、合理防治及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秋月;吴艳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68例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治疗分析

    目的:报道眼内异物早期就诊、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方法:对7年间68例,70只眼眼内异物诊断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内异物早期精确诊断、早取出、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患者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0.3度者达20.0%.结论:异物正确的诊断与定位并尽早取出是恢复视力的前提.

    作者:马惠凤;王艳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颅骨修补患者的护理体会

    由于交通事故及意外伤害致颅骨缺损病人的增多,我科于1998年~2001年7月共收治颅骨缺损病人31例.针对本组病人均有第一次手术史,而对二次手术非常恐惧的心理特点,重视伤口修补后的早期护理,对减少术后伤口渗血、皮下血肿、积液至关重要;加强修补后恢复期的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使患者处于佳的心理状态,增强对手术的信心,能够愉快地接受手术,对减少术后伤口并发症是非常必要的.现就31例颅骨修补病人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仙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创塑护士高素质沟通医患关系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对护理工作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病人,护理的全过程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全过程则需与病人、家属、医护交往,形成多方位、独特的人际交际网络,因此,作为现代护士,沟通人际关系与专业素质的提高同等重要.笔者多年从事二级综合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对处理好人际间关系对医疗护理工作起到的作用深有感触,下面就沟通人际关系相关问题谈几点体会.

    作者:陆秀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糖尿病并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附25例报告)

    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是严重突出的问题,约占糖尿病人死亡原因的70%以上(1),近年来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笔者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糖尿病并心肌梗死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红梅;朱大菊;李雪峰;夏立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甲硝唑塑化液根尖部小量导入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50例

    目的:观察甲硝唑塑化液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甲硝唑化塑化液根尖部小量导入治疗50例患者,共53个患牙.结果:治疗后1个月成功率为92.4%,3年成功率为90.4%.结论:甲硝唑塑化液根尖部小量导入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辛华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环后出血124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西药止血、抗感染的同时,按照中医辩证施治,配合中药治疗.结果:经中药三个疗程的治疗,93%(132/142)的病例症状完全消失,IUD得以保留.结论:放环后异常出血,适时辩症施治,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症状.

    作者:杨秀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异常PtfV1与冠心病关系的再探讨

    本文收集正常人,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各50例患者的心电图,观察PtfV1负值异常的分布情况;动态观察21例冠心病心衰治疗前后PtfV1值的变化;认为PtfV1≤-0.03mms者,除外其它病因心脏病,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电图条件之一.它还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左心室负荷变化、评价左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的一项敏感指标.

    作者:周中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治体会

    老年急性阑尾炎是较少见的外科急腹症,症状不典型,进展快,容易发生坏死、穿孔,并发症多,易误诊,有时并发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笔者医院3年来共收治273例急性阑尾炎,其中老年人15例(5.5%).现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梁丰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脾脏损伤77例诊疗体会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脾脏损伤病人77例,其中施行脾切除术62例,保脾手术4例,非手术治疗11例.本文就本组脾脏损伤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213例儿童头发中无机元素含量分析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性别儿童无机元素缺乏情况,探讨其改善办法.方法:对1213例名0~12岁儿童头发中无机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各年龄组镁、钙缺乏率达35.00%~64.39%,婴幼儿、学龄前期儿童锌缺乏率达41.06%~48.05%,学龄期儿童铜缺乏率为31.75%.结论:不同生育发育期儿童应合理选择饮食和营养素,及时改善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陈世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炎性假瘤的影像学诊断(附33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体层、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对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的炎性假瘤病人进行胸部X线片、体层及CT扫描,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假瘤稳定阶段时,多数肿块包膜完整,边界光滑呈球形,病灶急性阶段时,灶周有炎性浸润,无包膜形成,病灶多呈团块状.肿块内空洞坏死,胸膜粘连,长毛刺等征象,对假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认为炎性假瘤术前诊断不能仅靠临床资料,应以X线及CT检查为主,综合分析.

    作者:张富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恶性疟原虫和弓形体混合感染一例报告

    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和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l)同属医学原虫,同时感染未见报道,本实验室从一持续高热、畏寒、伴进行性贫血病人标本检出恶性疟原虫和弓形体,现报告如下,以引起同行注意.

    作者:黄泽亮;田江玲;张在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晚期肝癌病人疼痛的护理体会

    肝癌患者进入中晚期常伴有难忍的疼痛.据文献报道,疼痛发生率为80%[1],做好肝癌患者的疼痛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265例中晚期病人出现的疼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丁亚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婴儿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

    需要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常伴有呼吸循环障碍或水及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脱水及其他并发症,如治疗、护理及观察病情不当易发生并发症或死亡,因此术中护理得当是度过手术难关的重要环节.我们护理了日龄不同、病种不同、病情不同的22例婴幼患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江志刘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在实践中学习心电图的教学探讨

    目的:探讨在实践中学习心电图(ECG)的效果.方法:在心内科4周实习中,第1周由心内科主治医生教会实习生操作ECG机,第2周至第4周由主任讲课,并要求实习生学会打ECG报告.结果:第1周322位实习医生均学会了ECG操作;第4周末全部实习医生都会打ECG报告.结论:在实践中学习ECG是好的办法.

    作者:夏明凯;李绍清;蔡凯;刘可权;薛志强;黄超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