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匙孔锥颅置管引流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9例

钟三宝;黎德国;周云华

关键词:脑出血, 高血压, 神经外科微创术
摘要:目的:报道高血压脑出血匙孔锥颅置管引流吸除血肿49例的疗效.方法:选择血肿面积大平面,计算穿刺深度,避开大血管或重要功能区,确定钻孔位置,局麻后用匙孔大骨锥经皮锥颅插管引流.结果:按日常生活能力恢复Ⅰ~Ⅳ级43例(87.8%),疗效满意.结论:术式操作简单,对脑组织创伤轻微,时间短,反应轻,术后恢复良好.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巴胺、速尿、酚妥拉明治疗链球菌感染后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观察联合使用肾剂量多巴胺、大剂量速尿、酚妥拉明联合治疗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血尿素氮(或血清肌酐)恢复至正常值时间,尿蛋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血尿素氮恢复至正常时间,尿蛋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10±4(日)与13±4(日),13±5(日)与17±5(日),20±7(日)与25±8(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速尿、酚妥拉明联合治疗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满意.

    作者:陆日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腔内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

    腹腔内灌注化疗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区域性化疗,它可使药物以更高的浓度和肿瘤直接接触,使腹腔内的药物浓度高于全身用药数十倍,且每次疗程时间短仅需1天,既保证了疗效,又不对身体其它正常器官和组织造成很大危害,减少了单纯静脉化疗所具有的严重毒副反应.我科自1998年3月以来对16例卵巢癌、宫体癌术后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共46个疗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黄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与转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急救与转运的佳途径.方法:缓解疼痛,持续给氧,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图监测;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应急准备.结果:25例在发病后30~45分钟得到救治,成功抢救23例,占92%.结论:院前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护,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在转运病人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蔓玲;黄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护理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主要是指生后20天至3个月的婴儿因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本病起病急骤,病势凶险,严重出血,贫血,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和凝血机制障碍.尤其是颅内出血的患儿,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我科1997年至1999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9例,经过精心护理,治愈率达84%,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农端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原发性肝癌心腔内转移三例分析

    原发性肝癌(HCC)易引起血管栓塞、全身多处转移,但引起右心腔内转移的报告国内外较少.现将在原发性肝癌后出现心脏症状、体征.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右心腔转移瘤3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福;李亚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疤痕小、进食早、疗程短、恢复快等优点.我院引进了该项先进技术,自2000年3月~7月应用德国狼牌(WOLF)电视腹腔镜整套技术设备和器械作胆囊切除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兰;苏燕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七例误诊分析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1979~1999年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7例误诊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放疗或化疗联合治疗,随访1~20年,其中因肿瘤复发死亡5例,缓解1例,治愈1例.结论:如能认真分析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则能减少误诊误治,多数病例靠术后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辅以放疗或化疗,预后较好.

    作者:代学平;高风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卵巢巨大性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患者18岁,未婚,农民,住院号47102,因发现下腹部包块9个月,包块增大迅速、伴下腹胀痛2个月,于2000年9月6日来院就诊,以巨大卵巢肿瘤收住院.平素月经3~5/28~30天,量中等,色暗红,无明显痛经.入院检查:

    作者:许兰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30例报告)

    目的:探索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安全有效的治疗新途径.方法:经尿流改道和充分术前准备后,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治疗.结果:均能安全有效的解除前列腺尿道的梗阻,排尿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TUVP损伤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并发症的高危患者的治疗.

    作者:林芝;谢昌林;李成山;潘正故;黎承杨;韦艳梅;韦永鲜;覃丽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53例紧急经口气管内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体会

    紧急经口气管内插管术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抢救中医护相互配合,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科1998年5月至1999年12月为53例患者紧急施行经口气管内插管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辉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诱发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诱发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出现频度较高(P<0.05),血糖、胆固醇水平较高(P<0.01);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情绪过激及饮酒两种诱因的频度较高(P<0.05或<0.01),舒张压均值较高(P<0.01),血白细胞总数增高的频度较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史、心脏病病史、高血糖、高胆固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酒、情绪过激、舒张压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借此有助于两种脑卒中的鉴别.

    作者:杨芳;李继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33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44,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之一,尤其适用于洋地黄耐药量低、血压偏低或并发电解质紊乱者.

    作者:唐尔闻;曾有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鼻腔分泌物中sIgA测定在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进行鼻腔局部特异脱敏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中sIgA的变化.方法:分别采集病人鼻腔分泌物和血清标本,采用快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IgA和鼻腔分泌物中的sIgA,并观察其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sIgA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血清IgA值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测定鼻腔分泌物中的sIgA可有效观察脱敏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芸;文怡;祁沁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32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分型与耐药性测定

    近年来由于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对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性的研究成为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为了解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我院笫一门诊开展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覃小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注射胶原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1例患者采用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研制的注射用胶原酶,经骶裂孔硬膜外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至突出的髓核旁,观察其疗效,并分别于注射后1个月、2个月、6个月按Watts氏髓核溶解术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注射后1~2月总优良率达85.71%.结论:胶原酶可使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溶解,从而消除了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解除或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杨光生;黄日路;陆明英;黄华武;梁礼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方锌布颗粒治疗G-6-PD缺陷患儿发热的体会

    遗传性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G-6-PD缺陷)在我国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分布较广,发病率高,患者合并各种疾病引起发热时使用退热剂受限制,且效果不佳;本院自1998年6月至2000年9月对21例G-6-PD缺陷患儿发热时使用复方锌布颗粒进行退热治疗,并对该药是否诱发溶血及其疗效进行观察、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凌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光量子充氧血液治疗仪在治疗脑梗塞中的应用及护理

    脑梗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1).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我科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采用BGXY-Ⅰ型光量子血液治疗仪进行紫外线辐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邓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钝性肝损伤非手术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防治(附49例分析)

    目的:探讨钝性肝损伤非手术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经B超或CT检查证实后,采取绝对卧床休息;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情况,了解肝损伤的动态变化;正确使用止血药物,预防应用抗生素及对症处理.结果:49例经采取上述治疗措施无一死亡病例,其中出现各种并发症的9例也得到有效的治疗.结论:认为部分肝损伤病人采用合理的非手术治疗是切实可行的,不仅减少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避免了非治疗性探查.

    作者:朱月清;王源荣;洪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颏神经撕脱伤的神经吻合一期修复技术

    目的:报道颏神经撕脱伤的神经吻合一期修复技术,并对该神经的解剖特点及神经吻合的注意事项等进行讨论.方法:应用显微缝合技术对2例颏神经撕脱伤行一期神经吻合.结果:术后10天,病人患侧下唇无麻木感,有肿胀感,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患侧下唇开始有蚁走感直至消失,感觉恢复与健侧基本相同.结论:用显微神经吻合技术一期吻合颏神经,可使其感觉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善泉;郭德胜;刘海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单用雷尼替丁抗酸治疗与合用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消化性溃疡(PU)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6例P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予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疗程4周,同时加用果胶铋100mg,每日3次,阿莫西林500mg,每日2次,甲硝唑400mg,每日2次,连用2周;对照组27例,单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疗程4周.观察对比两组近期愈合率及1年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愈合率为86.21%,对照组为77.78%,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组1年复发率为19.23%,对照组为66.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根除HP疗法可显著降低溃疡病复发率.

    作者:黄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