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诱发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杨芳;李继英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诱发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出现频度较高(P<0.05),血糖、胆固醇水平较高(P<0.01);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情绪过激及饮酒两种诱因的频度较高(P<0.05或<0.01),舒张压均值较高(P<0.01),血白细胞总数增高的频度较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史、心脏病病史、高血糖、高胆固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酒、情绪过激、舒张压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借此有助于两种脑卒中的鉴别.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内灌注化疗的护理体会

    腹腔内灌注化疗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区域性化疗,它可使药物以更高的浓度和肿瘤直接接触,使腹腔内的药物浓度高于全身用药数十倍,且每次疗程时间短仅需1天,既保证了疗效,又不对身体其它正常器官和组织造成很大危害,减少了单纯静脉化疗所具有的严重毒副反应.我科自1998年3月以来对16例卵巢癌、宫体癌术后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共46个疗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黄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53例紧急经口气管内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体会

    紧急经口气管内插管术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抢救中医护相互配合,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我科1998年5月至1999年12月为53例患者紧急施行经口气管内插管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辉翠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降低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单用雷尼替丁抗酸治疗与合用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消化性溃疡(PU)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6例P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予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疗程4周,同时加用果胶铋100mg,每日3次,阿莫西林500mg,每日2次,甲硝唑400mg,每日2次,连用2周;对照组27例,单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疗程4周.观察对比两组近期愈合率及1年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愈合率为86.21%,对照组为77.78%,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组1年复发率为19.23%,对照组为66.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根除HP疗法可显著降低溃疡病复发率.

    作者:黄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百色地区1999/2000年强化免疫活动实施情况评价

    百色地区1999/2000年强化免疫中,二轮分别接种151461名和155927名儿童,接种率分别为97.10%和97.20%,应种、实种儿童第二轮比第一轮有所增加,1999/2000年和1998/1999年两轮强化免疫相比,1998年出生儿童服苗增效为正值,1997、1996年出生儿童服苗增效均为负值,0剂次免疫儿童集中在<1岁儿童,服苗情况抽查结果表明,第一轮服苗率为96.06%,第二轮为96.55%.漏登、漏服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玉文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中毒性菌痢的抢救与护理

    小儿中毒性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肠道传染病,占急性菌痢的1.5%左右.以夏秋季节发病率高,临床发病急、病势凶险变化快,有高热、抽搐、昏迷,易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为特点,故及时的抢救与护理十分重要.

    作者:廖春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2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治疗肺源性心脏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片12.5mg~25mg,每天3次;对照组同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有良好疗效.

    作者:甘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下中鼻甲成形术

    我科自1997年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以来,对34例(54侧)患者的病变中鼻甲进行了部分切除,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覃启才;覃文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50例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后出血情况及分娩期处理.方法:选择2000年1月~11月在我院分娩的血小板减少症50例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有出血症状12例,12例分娩期有大出血,产后出血率为24%,分娩期出血量与血小板数值呈负相关.结论:妊娠期当血小板<50×109/L,伴出血症状时,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输血、输浓缩血小板等治疗,以减少分娩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以适当放宽手术指征为宜.

    作者:曹桂荣;原玮;刘永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疤痕小、进食早、疗程短、恢复快等优点.我院引进了该项先进技术,自2000年3月~7月应用德国狼牌(WOLF)电视腹腔镜整套技术设备和器械作胆囊切除5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兰;苏燕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青霉素治疗宫颈糜烂临床观察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又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常不理想.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我院于1995年3月~2000年4月收治了158例宫颈糜烂肥大的患者,采用了青霉素粉剂局部用药法,治疗各型的宫颈糜烂肥大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美芳;陆英莲;周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能否有效加强异丙酚对初孕妇行人流术的镇痛作用.方法:180例病例随机等分为Ⅰ、Ⅱ两组,Ⅰ组单纯采用异丙酚诱导和维持麻醉;Ⅱ组先静脉给予0.1mg@kg-1氯胺酮,再给予异丙酚诱导和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病例麻醉诱导的异丙酚用量、术中的疼痛反应、清醒和离院时间、清醒后下腹坠痛发生情况、子宫回缩及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比较,Ⅱ组异丙酚麻醉诱导用量较Ⅰ组减少约20%(P<0.01);Ⅱ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Ⅰ组,术中躯体反应轻微,尤其在行扩宫阶段镇痛优势显著;Ⅱ组清醒时间略有延长,平均延长不到1min,清醒后离院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清醒后下腹坠痛发生情况Ⅰ组多于Ⅱ组,而且Ⅱ组疼痛程度较轻;子宫回缩及出血情况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能有效地加强异丙酚在初孕妇行无痛人流术中的镇痛作用,可减少异丙酚麻醉诱导用量,又不增加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少云;廖义清;易翠兰;汤炎芬;孔慧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急诊室抢救措施探讨

    目的:探索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急诊室抢救水平的措施.方法:回顾287例重型颅脑损伤急诊室抢救的方法及效果,分析主要抢救措施的作用.结果:287例中GCS 3~5分122例,6~8分165例;心跳呼吸停止16例救活良好1例,低氧血症183例纠正160例,休克22例复苏18例,脑疝104例缓解56例;急诊室死亡31例(10.80%);伤后1个月判定,良好156例(54.35%),恢复差47例(16.38%),死亡84例(29.27%).结论:急诊室改进急诊程序,对低氧血症、休克、脑疝等采取相应抢救,能为重型颅脑损伤创造有利的后续治疗而改善其预后.

    作者:肖云浪;罗伟健;郑东洪;韦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诱发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诱发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出现频度较高(P<0.05),血糖、胆固醇水平较高(P<0.01);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情绪过激及饮酒两种诱因的频度较高(P<0.05或<0.01),舒张压均值较高(P<0.01),血白细胞总数增高的频度较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史、心脏病病史、高血糖、高胆固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酒、情绪过激、舒张压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借此有助于两种脑卒中的鉴别.

    作者:杨芳;李继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的急诊ESWL治疗(附68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的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治疗方法.方法:先以液体加压灌注法将结石推压入膀胱后,放置Foley导尿管解除尿潴留,然后在膀胱内注入150ml左右液体以利于定位及增强碎石效果,并即行ESWL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性碎石成功,即刻解除尿潴留症状,拔管后即刻排石,结石排净率100%,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采用急诊ESWL治疗,创伤小,即治即愈,有条件的单位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色兰;林玉莲;江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误食生蓖麻子致群体中毒的抢救与治疗体会

    通过对64例误食生蓖麻子致群体中毒的抢救,全部病例治愈.总结认为,及时组织采取综合措施彻底清除胃肠内的毒物,应用药物解毒和促进毒物排泄,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尽早保护肾、肝、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护理,是抢救获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文国;叶德志;农玉娥;曾敏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鼻腔分泌物中sIgA测定在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进行鼻腔局部特异脱敏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中sIgA的变化.方法:分别采集病人鼻腔分泌物和血清标本,采用快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IgA和鼻腔分泌物中的sIgA,并观察其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sIgA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血清IgA值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测定鼻腔分泌物中的sIgA可有效观察脱敏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芸;文怡;祁沁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观察与护理

    总结2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膜炎的护理经过,指出在综合治疗的前提下,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脑部受到继发性损害,对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妊娠晚期出血,占整个分娩的3%~5%,属产科急症,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危及母儿生命.引起妊娠晚期出血的原因很多,常见且对母儿影响大的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期剥离.我科自1997年元月至2000年元月共收治妊娠晚期出血病人37例,由于抢救及时,护理得当,无一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海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内镜下连续套扎术加小剂量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护理

    为了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1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内镜下连续套扎术加小剂量硬化剂治疗,显效1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通过对术前、术后宣教及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龙雪银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两种不同剂型治疗中毒性心肌损害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中毒性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70例中毒性心肌损害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对照组34例内服复方丹参片,连续给药4周.结果:两组对临床症状消失分别为91.7%与70.6%,心电图改善为69.40%与47.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给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心肌酶谱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其改善程度、时间明显优于复方丹参片(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中毒性心肌损害疗效确切,优于复方丹参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龚庆丰;毛振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