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国;叶德志;农玉娥;曾敏玲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的认识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1979~1999年收治的经外科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胃肠道非何杰金淋巴瘤7例误诊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放疗或化疗联合治疗,随访1~20年,其中因肿瘤复发死亡5例,缓解1例,治愈1例.结论:如能认真分析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则能减少误诊误治,多数病例靠术后病理检查诊断.手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辅以放疗或化疗,预后较好.
作者:代学平;高风莹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甲状腺手术切口位于暴露部位,影响美观,国内在切口缝合上采用方法较多.本院自1995~1999年间采用改良可拆线皮内缝合法应用于甲状腺手术33例并与皮内缝合法28例进行比较,现就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腹腔内灌注化疗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区域性化疗,它可使药物以更高的浓度和肿瘤直接接触,使腹腔内的药物浓度高于全身用药数十倍,且每次疗程时间短仅需1天,既保证了疗效,又不对身体其它正常器官和组织造成很大危害,减少了单纯静脉化疗所具有的严重毒副反应.我科自1998年3月以来对16例卵巢癌、宫体癌术后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共46个疗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黄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6年7月至2000年10月间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占10.98%,未见有复发,现总结治疗体会并就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分析如下.
作者:陈国强;杨小平;陆晓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同种异体肾移植由于遗传免疫因素影响,移植肾排斥反应不可避免,但同一供体分别移植于两受体,先后出现排斥反应致移植手术失败较为少见.我院遇到1例,供体为男性尸肾,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屹;何以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注射胶原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1例患者采用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研制的注射用胶原酶,经骶裂孔硬膜外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至突出的髓核旁,观察其疗效,并分别于注射后1个月、2个月、6个月按Watts氏髓核溶解术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注射后1~2月总优良率达85.71%.结论:胶原酶可使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溶解,从而消除了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解除或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杨光生;黄日路;陆明英;黄华武;梁礼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由于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对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性的研究成为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为了解支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我院笫一门诊开展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覃小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报道缺铁性贫血34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方法:铁蛋白定量检测用ELISA方法;骨髓细胞外铁用普鲁士蓝染色法,镜检其可染铁的含量;骨髓涂片铁染色后,镜检幼红细胞内蓝色铁小粒及其含量.结果:骨髓象幼红细胞轻、中度增生,中晚幼红比例增多,细胞体积较小,核染色质致密,胞浆量少,血红蛋白形成差,边缘不整齐.结论:认为上述检测结果是诊断缺铁性贫血可靠的指标.
作者:吴香敏;孙树同;袁忠林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颈性眩晕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由颈椎病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造成脑干缺血而导致患者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性幻觉,或空同位象的自我体会错误,产生临床症状.
作者:刘德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对64例误食生蓖麻子致群体中毒的抢救,全部病例治愈.总结认为,及时组织采取综合措施彻底清除胃肠内的毒物,应用药物解毒和促进毒物排泄,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尽早保护肾、肝、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护理,是抢救获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文国;叶德志;农玉娥;曾敏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进行鼻腔局部特异脱敏治疗前后,鼻腔分泌物中sIgA的变化.方法:分别采集病人鼻腔分泌物和血清标本,采用快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IgA和鼻腔分泌物中的sIgA,并观察其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前sIgA值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血清IgA值略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测定鼻腔分泌物中的sIgA可有效观察脱敏治疗的疗效.
作者:张芸;文怡;祁沁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对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设两组观察分析,早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不同切变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血沉.结果:高血压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了解血液的流动性及其在各种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对诊断、防治血液粘度异常的疾病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巧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诱发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出现频度较高(P<0.05),血糖、胆固醇水平较高(P<0.01);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情绪过激及饮酒两种诱因的频度较高(P<0.05或<0.01),舒张压均值较高(P<0.01),血白细胞总数增高的频度较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史、心脏病病史、高血糖、高胆固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饮酒、情绪过激、舒张压增高、白细胞总数增高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借此有助于两种脑卒中的鉴别.
作者:杨芳;李继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病例摘要患儿,男,31天.因发热30天入院.患儿自出生后第2天起无明诱因发热,多在夜间热,体温可达40℃,无寒战、抽搐、喘息,用退热药后热退而复升.热退时无汗,精神如常,曾在当地医院治疗13天,效果不佳来院.
作者:孙兰芳;刘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的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的治疗方法.方法:先以液体加压灌注法将结石推压入膀胱后,放置Foley导尿管解除尿潴留,然后在膀胱内注入150ml左右液体以利于定位及增强碎石效果,并即行ESWL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性碎石成功,即刻解除尿潴留症状,拔管后即刻排石,结石排净率100%,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患者采用急诊ESWL治疗,创伤小,即治即愈,有条件的单位有推广价值.
作者:黄色兰;林玉莲;江秀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科自1997年开展鼻内窥镜手术以来,对34例(54侧)患者的病变中鼻甲进行了部分切除,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覃启才;覃文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餐具作为人们用以进食的一种器具,同时也是肠道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和流行的潜在媒介.因此,如何保证公共餐具的卫生质量,预防病从口入便成为餐具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1997年5月始,田东县思林镇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对街上32家的饮食摊店的公共餐具及镇中心小学统一早餐的食具进行集中式消毒方式.
作者:黄广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前急救与转运的佳途径.方法:缓解疼痛,持续给氧,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图监测;转运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应急准备.结果:25例在发病后30~45分钟得到救治,成功抢救23例,占92%.结论:院前及时、正确、有效的救护,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关键;在转运病人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对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蔓玲;黄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梗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1).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我科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采用BGXY-Ⅰ型光量子血液治疗仪进行紫外线辐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邓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18岁,未婚,农民,住院号47102,因发现下腹部包块9个月,包块增大迅速、伴下腹胀痛2个月,于2000年9月6日来院就诊,以巨大卵巢肿瘤收住院.平素月经3~5/28~30天,量中等,色暗红,无明显痛经.入院检查:
作者:许兰青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