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
目的:探索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急诊室抢救水平的措施.方法:回顾287例重型颅脑损伤急诊室抢救的方法及效果,分析主要抢救措施的作用.结果:287例中GCS 3~5分122例,6~8分165例;心跳呼吸停止16例救活良好1例,低氧血症183例纠正160例,休克22例复苏18例,脑疝104例缓解56例;急诊室死亡31例(10.80%);伤后1个月判定,良好156例(54.35%),恢复差47例(16.38%),死亡84例(29.27%).结论:急诊室改进急诊程序,对低氧血症、休克、脑疝等采取相应抢救,能为重型颅脑损伤创造有利的后续治疗而改善其预后.
作者:肖云浪;罗伟健;郑东洪;韦善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5%~30%,近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作者:覃文格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辖区内常住人口及外来暂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状况.方法:分析造成孕产妇死亡的各种因素,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40070例孕产妇中,其中同期活产数40044例孕产妇死亡26例,孕产妇死亡率为64.88/10万.其中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12.02/10万,外来人口孕产妇死亡率78.72/10万.结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顺位依次为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感染等.
作者:温瑞英;郭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蚕豆病是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患者进食蚕豆及其制品后所致的急性溶血性贫血.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一旦发病,多数患儿贫血严重,黄疸显著,伴有血红蛋白尿.重症患者并发酸中毒及氮质潴留,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常危及生命.
作者:甘廷先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主要是指生后20天至3个月的婴儿因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本病起病急骤,病势凶险,严重出血,贫血,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和凝血机制障碍.尤其是颅内出血的患儿,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我科1997年至1999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19例,经过精心护理,治愈率达84%,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农端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恶心呕吐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的佳方法.方法:根据病因分类:第一类因化疗及癌块压迫所致恶心呕吐的病人,随机将其分成A、B、C、D四组,分别予胃复安、胃复安+地塞米松、枢复宁、枢复宁+胃复安+地塞米松等治疗.第二类因电解质紊乱为主所致恶心呕吐病人,止吐同时予调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治疗.第三类因合并消化性溃疡或胃肠炎等所致恶心呕吐病人,予保护胃粘膜、制酸、抗感染等治疗.结果:第一类病人中,A、B、C、D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0.0%、72.7%、89.1%、94.3%,第二类病人治疗有效率为89.5%,第三类病人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枢复宁是一种强效止吐药,若联合胃复安、地塞米松使用,可提高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对单纯止吐治疗效果不显著,应积极寻找病因,对症处理,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黄蓉蓉;倪志权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腹腔内灌注化疗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项新技术,是一种区域性化疗,它可使药物以更高的浓度和肿瘤直接接触,使腹腔内的药物浓度高于全身用药数十倍,且每次疗程时间短仅需1天,既保证了疗效,又不对身体其它正常器官和组织造成很大危害,减少了单纯静脉化疗所具有的严重毒副反应.我科自1998年3月以来对16例卵巢癌、宫体癌术后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共46个疗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黄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小板PLT、MPV、PDW值变化与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仪器测定113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PLT、MPV、PDW值.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小板MPV、PDW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血小板MPV、PDW值增大是血栓形成前的一个标志.
作者:黄瑞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单用雷尼替丁抗酸治疗与合用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消化性溃疡(PU)的近期疗效.方法:将56例P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给予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疗程4周,同时加用果胶铋100mg,每日3次,阿莫西林500mg,每日2次,甲硝唑400mg,每日2次,连用2周;对照组27例,单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疗程4周.观察对比两组近期愈合率及1年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愈合率为86.21%,对照组为77.78%,两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组1年复发率为19.23%,对照组为66.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根除HP疗法可显著降低溃疡病复发率.
作者:黄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病例摘要患儿,男,31天.因发热30天入院.患儿自出生后第2天起无明诱因发热,多在夜间热,体温可达40℃,无寒战、抽搐、喘息,用退热药后热退而复升.热退时无汗,精神如常,曾在当地医院治疗13天,效果不佳来院.
作者:孙兰芳;刘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创伤引起全身反应倍受关注,近年有提出了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这一概念.笔者回顾分析近年资料完整的脑损伤共39例,探讨基层医院脑损伤患者发生SIRS的临床意义.
作者:卓蕴雄;罗慈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注射胶原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1例患者采用上海医学工业研究院研制的注射用胶原酶,经骶裂孔硬膜外囊前间隙置管注射至突出的髓核旁,观察其疗效,并分别于注射后1个月、2个月、6个月按Watts氏髓核溶解术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注射后1~2月总优良率达85.71%.结论:胶原酶可使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溶解,从而消除了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解除或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杨光生;黄日路;陆明英;黄华武;梁礼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骨关节炎及髋骨骨折病人不断增加.我院1996年~1999年共有13例髋骨骨折病人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艳霞;徐兰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通过对64例误食生蓖麻子致群体中毒的抢救,全部病例治愈.总结认为,及时组织采取综合措施彻底清除胃肠内的毒物,应用药物解毒和促进毒物排泄,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尽早保护肾、肝、心、脑等重要脏器功能,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护理,是抢救获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文国;叶德志;农玉娥;曾敏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44,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之一,尤其适用于洋地黄耐药量低、血压偏低或并发电解质紊乱者.
作者:唐尔闻;曾有儒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又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对此病的治疗方法虽多,但效果常不理想.为了寻求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我院于1995年3月~2000年4月收治了158例宫颈糜烂肥大的患者,采用了青霉素粉剂局部用药法,治疗各型的宫颈糜烂肥大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美芳;陆英莲;周玉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国外的发生率较过去增加2~3倍,美国1970年的发生率以活率计算为4.8%,而1983年增加到19.2%.近年来,由于诊疗技术提高,输卵管妊娠患者保留患侧输卵管的治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黄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梗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1).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软化.我科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采用BGXY-Ⅰ型光量子血液治疗仪进行紫外线辐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邓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总结2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膜炎的护理经过,指出在综合治疗的前提下,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脑部受到继发性损害,对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癌性胸腹水的疗效.方法:用活化的自体TIL注入病人胸腹腔内,并检测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变化.结果:CR 8例,PR 35例,NC17例,总有效率为71.7%,经输注TIL治疗,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寒战、发热、轻度恶心、呕吐.结论:TIL对晚期恶性胸腹水患者是一安全、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
作者:宁四海;李桂生;杨春旭;戴盛明;李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