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球;蔡永利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颈痛的机理和疗效.方法:为明确为颈源性头颈痛的278例患者采用分筋理筋、提拉牵引、旋转复位等以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随机抽查同期用其他方法治疗的同类病症158例作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8.78%,总有效率98.92%,对照组痊愈率53.79%,总有效率76.5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手法治疗颈源性头颈痛疗效显著,手法设计和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黄荣武;黄孙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腹膜外剖宫产在国内日趋增多,该术式不进腹腔剖宫,避免刺激腹腔肠管,具有术后肠蠕动早,肠粘连少,产妇能早进食,利于术后康复等优点.我科1998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符合行腹膜外剖宫产手术条件者施行该术共62例,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覃孟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回顾分析60例外伤性白内障的治疗经过,对其受伤情况、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分析,探讨其佳治疗方案.
作者:杨秀晖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伴发低钾血症,临床上较常见,及时发现和恰当的护理至关重要.我院自1998提3月至2000年3月,共检测出低钾血症患者16例,应用静脉及口服补钾治疗低钾血症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就16例精神病患者伴发低钾血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某些化学物质、食物及有毒动植物等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细胞,破坏神经及体液的调节机能,使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即为中毒(1).
作者:黄金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院1998年4月~2000年12月对37例甲状腺囊肿患者施行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37例患者中男5例,女32例,年龄16~59岁,平均40.5岁,病程17~120天.无症状13例,有症状24例,以颈前发现包块,颈部压迫感和/或吞咽时牵扯感为主要表现.
作者:罗租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尽管呼吸机应用于临床已较为普遍,但在心肺复苏(CPR)后使用多功能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经验在县级医院较少见.现将我院内科1999年7月至2000年12月应用多功能呼吸机成功抢救18例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梅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梅花针在肱骨干上段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实用性.方法:取上臂上段前内侧切口,在直视下复位骨折部,选择合适直径的梅花针向上击入骨折近端髓腔,穿出皮肤,回击入骨折,远端髓腔,针尾露出并埋于皮下.结果:随访6至10个月,未出现骨不连、骨感染,无关节僵直,全部达到优良.结论:梅花针是肱骨干上段骨折的良好内固定材料,疗效良好.
作者:杨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黄某,男,71岁,会计.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6小时就诊.查体:体温36.4℃,脉搏9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28/10kPa,诊断:脑梗死.按医嘱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滴速20滴/分,静滴5分钟后发现病人诉耳后瘙痒,全身皮肤潮红,继之呼吸困难、心跳骤停,即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更换输液器.
作者:李晓雯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60例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和TC检查确定出血部位以明确诊断.结果:确诊为左侧丘脑出血32例,右侧丘脑出血24例,双侧丘脑4例.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率为60.0%,偏瘫率为23.3%,死亡率为6.7%.结论:CT检查可以准确确定丘脑出血的部位、范围大小,及早作出明确诊断.
作者:黄烈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小儿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多发病,患儿肺部体征消失缓慢,痰不易咳出,目前临床上适用小儿的满意有效祛痰药物尚不多见。我院儿科于2000年1月至11月静脉使用沐舒坦治疗小儿肺炎54例并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功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儿科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严重影响患儿健康.以往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近年来我院应用穿琥宁对100例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宁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髌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点(1).笔者在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进修期间,收集自1990年元月~1995年8月应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4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胃癌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0天和术后20天进行sIL-2R、TNF-α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胃癌组于术前1天、术后10天和术后20天的sIL-2R、TNF-α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动态监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sIL-2R和TNF-α水平,可作为判断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林放炎;马泽麟;敖晓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报道放射性核素显像在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静脉注入99mTc-RBC后,用560型SPECT系统平行孔准直器探视,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结果:显像12例有11例出现异常放射性聚区,阳性率为91.66%,其中54.54%病例显像所示出血部位与出血病灶相符.结论:放射性核素显像有准确、敏感、简便、无创伤等优点,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绍奖;邓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腹腔脏器损伤病情危急,发展快,预后凶险,常因引起腹膜炎及感染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医护人员在思想上务必高度重视,采取迅速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配合,尽快施行手术.方可使病人转危为安.我院1998年2月~2000年12月共收治腹腔脏器损伤16例,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农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造成耐药菌株增加的重要原因,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经验性治疗在选择抗生素方面存在不合理搭配现象.通过对本院近5年收治的6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用药分析,为规范经验性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生素用药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何乐;王晓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为了更好地掌握学生体质及健康状况,我们于2000年5月对在校中学生进行定期健康体检,本文就两所中学的3058名学生进行定期健康体检中的视力检查进行分析,并对1995~2000年中学生视力变化的有关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对性别、城乡、年级别的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进行比较,现将调查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覃凤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严重多发伤常伤势重,伤情变化快,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高,因此,做好院前急救护理配合,对延缓病情发展,缓解休克,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1997年1月~2000年12月共出诊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113例,现将抢救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硬皮症,是由受寒、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因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多见于极低体重新生儿,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而死亡.我院儿科自1995年8月~2000年11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l5例,经采用复温、补液、补充热量、预防感染、改善微循环及对症处理,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作者:韦月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