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抢救心脏呼吸骤停四例的体会

徐水盛;林茂基;洪凤珍

关键词:心脏呼吸骤停, 心肺脑复苏, 急性心肌梗塞
摘要:报道心脏呼吸骤停4例抢救成功的体会,指出在心肺脑复苏过程中,循环恢复是前提,呼吸恢复是必要条件,气管插管要尽早施行.认为对心脏、呼吸骤停的抢救不应强调ABC顺序,而应为CAB,若由窒息引起者可用ACB顺序,甚至用CAB顺序.抢救成功后应加强护理,尽量避免诱致发作因素,以免发生心肌梗塞,复发与猝死,提高康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高血钠性重症脑病抢救成功一例报告

    急性高血钠性脑病是小儿急症,病情重,如不及时处理,将危及患儿生命.我院于2000年11月成功抢救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国;黄美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奥平栓加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奥平栓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用激光碳化尖锐湿疣肉眼可见病变部分后,阴道放置奥平栓一疗程(12次),并与单用激光治疗作对比.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平栓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能有效地预防其复发.

    作者:杨育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1998年8月以来,我院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8例,并给予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胫骨中下段骨折自体髂骨植骨术的护理

    胫骨中下段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为常见,由于该部位解剖特殊,骨折后血供应不良,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术与精心护理,是防止骨不连的可靠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救治急性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5例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2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76.0%,对照组为8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器官损害愈多,病死率越高.结论:及早行HP或HD治疗可降低MOF的病死率.

    作者:马胜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口腔颌面部潴留性囊肿摘除术180例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部囊肿较多见,临床上按其发病部位分为软组织囊肿和颌骨囊肿两大类,而又以软组织囊肿的潴留性囊肿较为常见.我科1992~2000年收治180病例,现作临床分析,以探讨潴留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韦文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田林县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监测结果分析

    田林县是以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的疟疾高发区之一.1991年经自治区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2年起展开了防止疟疾复燃与巩固发展灭疟成果工作.现将1992年~1999年疟疾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凌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六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T3及T4分泌过多所致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突眼征,但在中老年人中表现常不典型.不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以及基层医生对甲亢缺乏认识,均易被误诊.本组收集1999~2000年我院收治及在门诊诊治的甲亢病人共58例,误诊6例,误诊率为10.34%.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明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由缺氧或产伤所引起,临床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或)抑制症状及呼吸障碍为主要特征.现将对本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农雪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抵克力得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通过在脑梗塞病人中应用抵克力得片以证实其有效性.方法:将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抵克力得片口服治疗,对照组用肠溶阿斯匹林片口服治疗.两组均配合使用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根据病情酌情短期使用甘露醇,所有病例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进行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均未使用其它抗凝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抵克力得治疗脑梗塞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瑜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脾脏损伤的现代外科治疗

    我院1995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166例脾脏损伤,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程水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同期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急诊胃镜确诊后给予内科治疗,治疗组则在胃镜下用浓度为1:2000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内镜注射针对活动性出血灶粘膜及基底组织进行注射,随后给予内科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平均止血天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内镜止血是快速有效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浪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93例报告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年间符合老年ACST诊断标准病例93例的诊疗过程.结果:老年ACST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不符,易在胆道结石基础上并发,机体反应低下,易合并内科疾病,病程进展快,休克发生率高,易发生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提倡早期手术,保证胆道引流手术的有效性和彻底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争取行去除病灶的彻底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用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脑梗塞的护理

    脑梗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1).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软化,致残率极高.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在药物治疗脑梗塞的基础上,配合使用CZT-9A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是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新成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华;梁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波离散度研究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规律及临床价值.方法:观察41例非瓣膜性心脏病和21例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宽P波(Pmax)和P波离散度及与左房大小关系,并与30例正常人对比.结果: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左房大小、Pmax、P波离散度、Pmax≥110ms、P波离散度≥40ms等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非瓣膜性心脏病组年龄大于瓣膜性心脏病组,左房大小及Pmax均小于瓣膜性心脏病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Pmax、P波离散度结合左房大小、年龄对预测阵发性心房纤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明;陈泗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骨科出院前病人的护理体会

    骨科病人在疾病基本痊愈或平稳后,部分病人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但出院并非意味着治疗护理工作的全面结束,而只是初步完成第一疗程.出院后的治疗、护理、休养、锻炼等,对疾病终痊愈、功能康复都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病人在出院后的治疗,护理得以正常延续而不间断,我们对即将出院的病人开展下列护理工作.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广西百色地区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广西百色地区1996~2000年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共91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7/10万、2.08/10万、1.90/10万、1.03/10万和0.71/10万,临床符合病例4例,发病年龄以1~3岁儿童为主,季节分布明显,主要集中在5~9月份.全地区历年14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较低,各年分别为66.7%、71%、77%、85%和63%.2000年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有所下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高建华;覃云鹏;江超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塞的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

    我院近年采用重组链激酶(思凯通),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2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智宏;杨连峰;孙淑梅;刘艳姝;张英萍;王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加强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如何提高护生带教质量,护理部着重抓几个关键环节:领导重视,一名副主任负责抓教学管理工作,做好实习前教育;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执行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三级负责制;对带教老师严加管理和严格要求;各项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并按目标完成实习带教工作;定期评教评学;严格训练,实习过程抓理论考核和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及考核,使学生掌握过硬本领,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培养出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过硬的实用型护理人材.

    作者:游晓燕;钟小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黑斑息肉病致肠套叠误诊一例

    患者,女,12岁.因腹痛,呕吐2天,腹胀1天入院.2天前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无放射性,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呈非喷射状.1天前出现腹胀,在当地卫生院诊断胃炎,经处理以上症状无好转,收住我院儿科.查体:血压测不到,精神萎靡,贫血外观,痛苦面容,口唇周围见黑斑,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上腹为甚,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示肠梗阻可能.

    作者:陈文斌;周建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