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霞
文章对239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临床分析,并对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认为对以失血性休克而急诊入院的妇女,应考虑异位妊娠的可能,可通过症状与体征、后穹窿穿刺或腹腔穿刺、B超检查加以确诊,对于估计腹内出血超过500ml或(和)继续出血者应立即手术.
作者:庞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以低血糖脑病为首发表现的恶性肿瘤由于低糖诱因隐蔽,临床医生对其临床表现缺乏充分的认识,误诊屡见不鲜.今年我院诊台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腱鞘囊肿是因运动系统的各种组织慢性损伤导致手、足的关节或腱鞘内积液增多而引起的囊性肿物,传统的治疗有:①压碎疗法;②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法;③手术疗法等,但均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且复发率高(1).笔者先后采用95%乙醇囊内注射(2)治疗32例,观报告如下:
作者:罗志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田林县是以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的疟疾高发区之一.1991年经自治区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2年起展开了防止疟疾复燃与巩固发展灭疟成果工作.现将1992年~1999年疟疾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凌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将同期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急诊胃镜确诊后给予内科治疗,治疗组则在胃镜下用浓度为1:2000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内镜注射针对活动性出血灶粘膜及基底组织进行注射,随后给予内科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平均止血天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内镜止血是快速有效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浪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嗜酸粒细胞白血病(eosinophilic Leukimia)是一种特殊类型白血病,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介绍如下.
作者:杨茜萍;黄瑞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胸腔积液、积气是胸部外伤、肺及胸膜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常规的处理原则是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但传统的闭式引流创伤大、引流管较粗、刺激胸膜及肺脏引起疼痛不适,而胸腔穿刺常需反复多次进行.近年来我们将锁骨下静脉留置针技术应用到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中,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三贵;周平义;田晓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近年采用重组链激酶(思凯通),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静脉注射进行溶栓治疗2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智宏;杨连峰;孙淑梅;刘艳姝;张英萍;王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病例简介 患者刘某某,男性,44岁,病历号1030032.因顽固性恶心呕吐3天来诊,呕吐物为咖啡样胃内容物.查体:BP 60/45mmHg,神清,平卧位,皮肤弹性差,无黄染,心肺(-),呼吸急促,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不亢.既往体健.化验检查:呕吐物潜血(+).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收入观察,给予止血、纠酸、扩充血容量治疗.
作者:张继明;段伟;吕桂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黑斑息肉病又名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显性遗传性疾病.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一般认为属错构瘤性质,癌变机会不大.笔者发现1例4岁出现症状,8岁已癌变,第1次术后带癌生存5年无病情变化的患儿,特报告如下:
作者:贺昕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奥平栓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用激光碳化尖锐湿疣肉眼可见病变部分后,阴道放置奥平栓一疗程(12次),并与单用激光治疗作对比.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7.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平栓联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能有效地预防其复发.
作者:杨育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有轻型(水肿型),重型(坏死型)之分;轻型胰腺炎一般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治愈;而重型常需要手术治疗,但单纯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往往不能完全阻止疾病的继续发展.因此,如何掌握手术指征,即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及如何选择手术时机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宋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我院用钱山熊胆胶囊治疗慢性肝炎48例,并与同期同类患者40例进行对照,在临床症状改善、ALT恢复正常及降低胆红素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山水;张柏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药物灌注后尿路留管内尿盐类型、沉积量及观察药物灌注后的效果.方法:化学法、容量法、电镜扫描.不同灌注液分别灌注并设对照组.结果:尿盐分别为磷酸盐、草酸盐、尿酸盐等.结论:肝素灌注后有阻止尿路留管表面盐沉积作用.
作者:张运斌;朱子军;赵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细菌病原学的变迁,机会菌败血症日趋增多,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2~2000年收治的67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水;陈代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小儿腹泻是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病因多,故其治疗,特别是病毒性肠炎的治疗尚无特效的药物.我院采用氯丙嗪、潘生丁联合治疗小儿腹泻8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长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由于心外术患者术前心脏的病变,使得心肌、心腔及瓣膜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加上手术治疗对心脏及机体的创伤,术后1~2天甚至更长时间病人耐受力很差,循环系统极不稳定,有的放矢地对病人建立严密的监护,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手段.我院近年来成功监护心外术后病人109例,下面就循环系统谈几点监护体会:
作者:罗巧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即为使用全麻药行气管插管维护呼吸道通畅,配合硬膜外神经阻滞进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该麻醉方法可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维护呼吸道通畅,维持肌松,术中镇静、镇痛完全,有效地抑制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1,2),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使病人在术中更安全,麻醉效果可靠.
作者:陈宁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失血性休克是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症,多发生于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发大量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脾破裂、异位妊娠出血等之后,病情急,必须急诊救治,因此,迅速而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12月成功救治失血性休克10例,现将抢救过程中输液管理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农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分析新生儿窒息的产生原因,尽量减少其发生率是围产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月共收治48例新生儿窒息,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韦美璠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