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93例毒蛇咬伤患者临床心电图分析

凌佩莹

关键词:毒蛇咬伤, 患者, 临床表现, 常规心电图, 中医科, 心脏, 检查
摘要:为了解毒蛇咬伤对心脏的作用和影响,对本院中医科1990年1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293例毒蛇咬伤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媒体技术在医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医用生物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前提,但其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刚从初中毕业进入中等卫校学习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掌握好知识是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不断探索的.

    作者:韦红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思考

    从事实的层面,说明了新形势下医生的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出学校医德教育应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医学人才为目标、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增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余珊燕;张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院前急救护理

    吸毒已是全球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国外报道,急性海洛因中毒死亡占吸毒人数的50%以上.海洛因为阿片生物碱类,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和其它阿片生物碱,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阿片受体,产生镇静、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体温降低(1)等作用.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往往有呼吸高度抑制及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肺水肿,如果不争取时间迅速、及时、有效地救治,死亡率极高.现将我院1998年元月~2001年3月对56例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的院前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韦海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大黄茵陈饮主治重型肝炎168例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与茵陈结合综合疗法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16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生大黄和茵陈开水泡浓液,每天1次顿服,对照组单纯采用综合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HBeAg、HBV-DNV转阴率分别为39.5%、61.5%,对照组转阴率分别为14.3%、21.4%,经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黄与茵陈配合,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的作用,在治疗重型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嗣芳;夏先考;胡秋元;陈礼宏;覃宏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的体会

    婴幼儿采血通常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且股静脉穿刺易出现瘀斑、血肿,颈外静脉穿刺易发生神经反射性呼吸暂停.2000年1月至12月,我院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试用头皮针经前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采血共68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艳益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山莨菪碱在小儿静脉穿刺操作中应用效果初探

    小儿静脉输液是婴幼儿抢救和治疗用药的主要途径,提高其穿刺成功率,是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并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的关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小儿浅表静脉细小且隐匿,一次穿刺成功难度大,我院自1999年以来果用1%山莨菪碱(654-2)作局部皮肤涂擦及(或)加热敷,以扩张和充盈患儿局部浅表血管,然后进行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爱群;许献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式剖宫产术221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改良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改良组与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改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三项指标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或减少;产后42天访视见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硬结,疤痕小,子宫复原好.结论:新式剖宫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病率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伟芳;汪国华;朱小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腹部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52例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质量高的术式.方法:采取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并与传统子宫全切术对照,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情况等均较传统组明显少、缩短、轻.结论:腹部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术式简单,安全性高,恢复快,便于推广.

    作者:张乃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较常见的急腹症,病情重,并发症较多,预后凶险,病死率高达63%(1).目前对SAP的处理已初步形成了公认的较为规范化的治疗方法,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主张应尽可能采用晚期手术.因而使SAP的治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本文就SAP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席宏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计算机三维正脊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计算机三维多功能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克服了以往人工不能同时进行拔伸和旋转动作,力量不能控制的缺点,治疗机理符合三维空间理论(1),矫正脊柱椎髓之间三维方向变化,同时松解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具有速度快、力量大、功能多、自动化程度高、治疗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无创伤、患者无痛苦等优点.我院自2000年12月~2001年4月应用ZJY-B型三维正脊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苏燕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妇炎平胶囊治疗幼女外阴阴道炎16例体会

    幼女外阴阴道炎在小儿妇科疾病中是常见疾病(1),多于夏季发病,一般由直接或间接接触引起.因患者年龄小,无防病治病意识,发病初期常常未能发现而延误治疗.我科1999年5月至2001年4月用妇炎平胶囊治疗非特异性幼女外阴阴道炎1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花;朱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以胞二磷胆碱100~125mg/d,加入50~100ml液体内,静脉点滴,对3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10~14d后显效率(94.1%),高于常规组(64.7%),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住院天数(11.2±2.04d)少于常规组(13.9±0.75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结论:胞二磷胆碱具有促进卵磷脂合成,改善脑内核酸、蛋白质和糖代谢,改善脑血管张力,增加脑血流量,增强脑干网状结构,改善意识障碍,治疗HIE疗效可靠,且安全.

    作者:林德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T管拔除后胆漏七例治疗体会

    T管引流为肝胆外科常用的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对胆管切开术后胆漏的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临床上因拔除T管或T管自行脱落导致胆汁性腹膜炎者仍时有发生.我院近8年来行胆管手术128例,其中7例T管拔除后发生胆漏(5.47%),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祥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三二合方治疗小儿久咳32例

    三子养亲汤以顺气降逆,化痰消滞治气逆痰滞而致的咳嗽气喘,而二陈汤则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治湿痰咳嗽.两汤功能相似,临证施治具有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三二合方治疗小儿久咳3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月玲;黄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胃镜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8例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为少见疾病,我院内镜室在1983年1月至2001年4月期间共行胃镜检查32 393人次,其中经胃镜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原发性十二指肠癌18例,占0.055%,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廖嘉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老年性子宫脱垂34例疗效分析

    子宫脱垂属生殖器损伤性疾病,常伴发阴道前、后壁膨出,多数是由于分娩损伤所致.近十年来,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成为绝经期和老年妇女的常见病(1),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性子宫脱垂34例,均施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莲珍;吴玉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纳洛酮0.1mg/kg静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意识、反射、肌张力等的恢复时间和治疗后NBNA评分均较对照组优.结论:纳洛酮可使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提前苏醒,消除脑干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后遗症.

    作者:沈延岩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百色地区献血者1995~1998年抗-HIV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在百色地区献血人群中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献血者进行抗-HIV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18172名献血者中,有76名为阳性,经蛋白印迹法(WB)法确证全部为阴性.结论:该地区献血者中未流行AIDS,杜绝了经输血途径传播AIDS疾病,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张秀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实施外科手术,需作椎板切除,部分患者术后可发生下腰椎不稳定,残留腰病,神经根粘连,硬膜纤维化,预后差(1).我院自1997年5月以来引进国产APL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用此项新技术对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韦永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侧脑室肿瘤手术切除15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索手术切除侧脑室肿瘤的方法.方法:15例侧脑室肿瘤分别为室管膜瘤、脑膜瘤、室管膜下瘤、胶样囊肿、胶质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及脑血管畸形,其中7例侧脑室额角肿瘤经额中回皮质入路,2例侧脑室体部肿瘤经胼胝体前部入路,5例侧脑室三角区肿瘤经顶枕部皮质入路,1例侧脑室颞角肿瘤经颞叶皮质入路.结果:除1例侧脑室额角胶质细胞瘤次全切除术后行放疗和化疗外,其余肿瘤均手术全切,所有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术后恢复良好,参加日常工作.结论:侧脑室肿瘤绝大多数可行全切除且预后良好.

    作者:查正江;陈新生;方晖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