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15例抢救护理体会

陆秀勤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 中毒反跳, 抢救, 多器官功能衰竭, 现报告如下, 中毒症状, 中毒患者, 治疗措施, 有效救治, 效果满意, 观察护理, 反跳现象, 病死率, 病人
摘要: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是指病人经有效救治病情明显好转或基本稳定后,又再次出现中毒症状者.反跳一旦发生,抢救比在反跳前更棘手,容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很高.我院自1998年元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58例,其中出现反跳现象者15例,经及时采取相应抢救治疗措施,严密观察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卵管吻合复通术67例临床总结

    输卵管绝育术因操作简单、效果好已成为一种主要的节育措施,但因各种原因于术后要求再生育者亦非罕见,因此,输卵管吻合复通术的研究不仅可为此类对象排忧解难,而且解除了结扎术后妇女的后顾之忧,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我站于1993年11月21日至2000年4月26日共施行输卵管吻合复通术67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影响食品卫生合格率诸因素的探讨

    随着<食品卫生法)的贯彻执行,对各类食品卫生的监测愈来愈被监督机构所重视,要求食品卫生合格率达到一定的比例.食品卫生合格率作为一种考核指标,将牵涉到合格率如何在同质的基础上进行纵横比较,现就我地区几年来各类食品监测结果,对影响食品卫生合格率的有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农镇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胃石断裂致肠梗阻误诊阑尾炎一例

    患者,男性,5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天入院.半年来胃部不适,2天前始出现无诱因的上腹部钝痛,后渐转移至右下腹,持续性钝痛,伴恶心、呕吐2次,呕出胃内容物,无发热,大便1次.

    作者:尹正学;薛龙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草药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32例

    急性肾炎为常见的泌尿系内科病,在中医同属水肿病的范围.西医常规治疗多为控制链球菌感染,部分病例常因疗效不够理想而转为慢性肾炎.笔者自拟中草药乌桕肾康宝汤治疗急性肾炎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炳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胃镜直视下行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68例报告

    目的:探讨在无X线引导下采用探条扩张器治疗食管贲门狭窄的效果.方法:在胃镜下对68例食管贲门狭窄进行了186例次扩张治疗.结果:显效44例,能进普食或半流质饮食;有效21例,能过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9%.结论:食管贲门狭窄扩张治疗效果显著,对多次扩张无效患者可放食道支架,且其提高了食管贲门狭窄病人生存质量,该方法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唐成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室性期前收缩致双重性文氏现象二例

    室性期前收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使心电图表现形式多样,本文报道2例室性期前收缩致双重性文氏现象.

    作者:王汉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钩端螺旋体病致脑出血一例报告

    患者钱某,男,39岁,已婚,务农,因发热、身痛、乏力、腓肠肌疼痛3天加重1天于1984年9月3日入院.查体:T38.7℃,P 96次/分,R 20次/分,BP 116/80mmHg,急性重病容,神清合作,护入病房.皮肤无黄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睑结膜充血,颈软,双肺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心音正常,肝脾无肿大,腓肠肌压痛,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Hb 95g/L,WBC 15×109/L,N 0.85,L 0.15,X线胸片示心肺正常,尿常规正常.入院诊断:钩端螺旋体病,流感伤寒型.

    作者:甘治能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293例毒蛇咬伤患者临床心电图分析

    为了解毒蛇咬伤对心脏的作用和影响,对本院中医科1990年1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293例毒蛇咬伤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进行分析.

    作者:凌佩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院前急救护理

    吸毒已是全球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据国外报道,急性海洛因中毒死亡占吸毒人数的50%以上.海洛因为阿片生物碱类,主要成分为二乙酰吗啡和其它阿片生物碱,通过作用于神经系统阿片受体,产生镇静、心动过缓、呼吸抑制、体温降低(1)等作用.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往往有呼吸高度抑制及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肺水肿,如果不争取时间迅速、及时、有效地救治,死亡率极高.现将我院1998年元月~2001年3月对56例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的院前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珍;韦海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妇炎平胶囊治疗幼女外阴阴道炎16例体会

    幼女外阴阴道炎在小儿妇科疾病中是常见疾病(1),多于夏季发病,一般由直接或间接接触引起.因患者年龄小,无防病治病意识,发病初期常常未能发现而延误治疗.我科1999年5月至2001年4月用妇炎平胶囊治疗非特异性幼女外阴阴道炎1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花;朱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山莨菪碱在小儿静脉穿刺操作中应用效果初探

    小儿静脉输液是婴幼儿抢救和治疗用药的主要途径,提高其穿刺成功率,是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并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的关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小儿浅表静脉细小且隐匿,一次穿刺成功难度大,我院自1999年以来果用1%山莨菪碱(654-2)作局部皮肤涂擦及(或)加热敷,以扩张和充盈患儿局部浅表血管,然后进行穿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爱群;许献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护理体会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美国统计(1)每年约有3900万人罹患此病.由于该病有鼻塞、喷嚏、频繁水样涕、流泪、疲劳感和无法入睡等症状,使患者工作效率下降,并给部分患者带来心理和社交障碍.其治疗原则(2)是去除病因,避免与诱因接触及药物对症治疗,但实际上要做到完全避免接触变应原是困难的,一些药物治疗虽能暂时减轻和缓解症状,但长期局部或全身用药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反应,病人难以接受和坚持.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微波综合治疗仪治疗变应性鼻炎132例,术后随访4~23个月,近期治愈100%,1年显效74.2%,有效22.7%,巩固率97%,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群;谭慧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经皮穿刺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经皮穿刺行腰椎间盘切除术是国内近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我院自1997年4月至2000年12月间,应用国产自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APLD)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小娥;陆艳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血透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护理

    透析疗法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之一,目前随着透析疗法的不断改进和早期预防性透析的广泛开展,直接死于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显著减少.但由于透析过程中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病人生命,因此不可忽视,应做到预防为主,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积极采取措施缓解不良反应症状,确保透析治疗效果及病人安全.我院血透室于2000年10月至2001年3月共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6例,现将血透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黎小妹;梁英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思考

    从事实的层面,说明了新形势下医生的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关注、提出学校医德教育应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医学人才为目标、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增进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余珊燕;张亮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糖尿病治疗中的低血糖护理及预防

    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虚弱、饥饿感、心悸、手抖、眩晕、出汗、震颤、烦躁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有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重者昏迷,需立即救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现将护理和预防总结如下.

    作者:黄冬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胆源性胰腺炎30例治疗分析

    急性胰腺炎是内科临床中常见疾病.由于起病急骤,病情重,如不及时诊治易致胰腺坏死而导致死亡,所以也是内科常见急诊之一.胆源性胰腺炎在我国多见,为提高其治愈率,近几年来我院对较重病例采用常规治疗并加用5-氟脲嘧啶(5-FU)和酚妥拉明,疗效大大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国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我科1998年元月起对79例病毒性重型肝炎(重肝)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治疗、抢救、监测,认为它是一种有效的深静脉输液方法,经临床观察其穿刺成功率为100%,静脉炎、局部血肿感染及血栓发生率为0,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素娟;庞愿巧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迟发性血胸18例临床分析

    胸外伤早期无血胸表现,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者,临床上称为迟发性或延迟性血胸.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1年1月共收治胸外伤536例,出现血胸268例,其中迟发性血胸1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恺;黄元鲁;谢昌林;郑发德;李逢昌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百色地区献血者1995~1998年抗-HIV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艾滋病(AIDS)在百色地区献血人群中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献血者进行抗-HIV检测.结果:在所检测的18172名献血者中,有76名为阳性,经蛋白印迹法(WB)法确证全部为阴性.结论:该地区献血者中未流行AIDS,杜绝了经输血途径传播AIDS疾病,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张秀琼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