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科;潘汉升;周先明;刘万祥;温永福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现场急救中气管插管的时机.方法 80例需要行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现场紧急气管插管,对照组接回医院后行气管插管(延时气管插管).收集两组从抢救开始到转出所需时间、气管插管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患者家属满意度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从抢救开始到转出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场急救充分评估病情,把握好紧急气管插管时机,力争在生命垂危或呼吸心跳停止前进行,可缩短抢救所需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磨书晖;韦静;陆莉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围术期,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术后1W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舒适度,并于出院时记录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术后1W,对照组不舒率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晶体移位、术后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视网膜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住院期间,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较好,能在提升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也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按摩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12例小儿脑瘫流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开展小儿脑瘫流涎疾病治疗期间,对照组选择康复护理+按摩方法;观察组选择康复护理+针灸、按摩方法.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经颅多普勒(TCD)改变以及Gesell发育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PI及VP水平均较术前改善(P<0.05).观察组PI水平较对照组降低,V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esell发育商对比,观察组在语言、个人社交、社会适应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选择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按摩对小儿脑瘫流涎患者进行治疗,积极控制疾病发展的同时,优化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重症医学科不间断机械通气下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的护理经验.方法 使用三通连接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下配合医生完成100例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及治疗,对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 通过护士的协调配合,顺利完成纤支镜检查,无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发生.结论 对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需要医生娴熟的技术操作,以及护理人员耐心细致的默契配合.
作者:卢淑妹;韦燕;黄珊珊;周月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随着新型材料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可吸收内固定接骨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口腔颌面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中,与金属坚强内固定材料相比,可吸收材料充分展现了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并减少了二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种类、在颌骨骨折中应用的现状及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作者:鄢馨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护理清单在关节镜术后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名大专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成试验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学生采用护理清单结合病例的教学法.通过理论考试评价学习效果,以及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态度.结果 在理论知识考试方面,试验组学生成绩为(93.17 +8.14)分,对照组学生成绩为(84.62±7.72)分,试验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查询文献资料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试验组学生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的沟通能力均得到提高,两组学生在该项目上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 护理清单渗透的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满意,且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徐筱清;成江容;莫琼珍;陈卯珍;彭薏颖;闫观丽;何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术后运用道地通管汤结肠透析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将21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A组给予腹腔镜+结肠透析+道地通管汤保留灌肠;B组给予腹腔镜+道地通管汤保留灌肠;C组仅进行单纯腹腔镜下输卵管修复整形术.比较三组的受孕率、输卵管通畅率、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两年内,A组宫内妊娠率为60.00% (42/70),明显高于B组的38.57% (27/70)和C组的27.14% (1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年半后,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2.86%和55.71%,其中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A组未妊娠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为67.11%(51/76),B组为43.56% (44/101),C组为32.14% (36/112),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运用道地通管汤联合结肠透析可起协同作用,且近期疗效稳定,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媛媛;罗志娟;周英惠;黄琼;韦林;许小清;齐伟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结直肠切除术治疗的FA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术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开腹手术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8.57%(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予以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术后肠功能恢复及患者康复进程,安全可行.
作者:曾晓峰;黄进;牛维益;刘代忠;王维发;张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chatzker Ⅴ型、Ⅵ型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8例Schatzker Ⅴ型、Ⅵ型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的患者,根据受伤机制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采用间接复位技术联合有限切开恢复下肢力线及关节面的平整,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下肢力线及关节面情况.结果 获6~24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8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平均118.6°,伸膝平均5.6°,HSS评分平均82.6分;均未发生二期平台塌陷;无膝关节机械轴对线不良.结论 对于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根据受伤机制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采用间接复位技术联合有限切开,保证下肢力线良好的前提下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晓阳;马冬苗;马虎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问题的教学法联合工作坊模式在神经内科大专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名大专护生按实习批次随机分为对照组48名和观察组50名,每周开展教学活动1次.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我说你听、我做你看”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基于临床问题的教学法联合工作坊模式,即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技术项目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评价两组学生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结果 两组护生在理论知识考试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考核中的操作前准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病例分析、总成绩及技能考核中的操作前核对解释、评估患者、预防感染、操作后处置及宣教、警觉性、专业素养、相关知识、沟通技术、整体表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临床问题的教学法联合工作坊模式有助于学生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教学法.
作者:赵翠松;陈莉;马娟;覃英雪;滕海英;黄海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12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血压、心率、心理异常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异常情况和血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围术期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减少出血,血压、心率异常的情况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雪云;王丽爱;李思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行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后并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护理经验.方法 行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并且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16例患者,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及早识别休克并积极救治,同时做好体温的监测和管道护理.结果 本组观察抢救及时,无死亡病例,抢救成功率100%,血压在24~ 96 h内逐渐恢复正常,1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后3d病情稳定拔管.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早期识别休克,熟知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流程,积极预防和抢救休克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6.7% (3/45),低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2.2% (10/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护理质量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手术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与传统多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今开展的18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及同期行传统五孔法腹腔镜脾脏切除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均在原定术式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经相关治疗均顺利康复出院,均未出现围术期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积累有一定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单位开展经脐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尤其对于脾脏大小正常或轻中度肿大的非肥胖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较传统多孔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创伤更小,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磊;蔡小勇;黄俊;姚明;赵波;赖永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尾型同源框转录因子-2 (CDX2)、核因子-κB (NF-κB)和粘蛋白-2(MUC2)在Barrett食管(BE)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比较普通白光内镜及NBI模式下活检BE并肠化(IM)的检出率.选取BE(经NBI筛选)、正常食管黏膜及食管腺癌(EAC)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X2、NF-κB和MUC2的表达.结果 NBI组BE并IM的检出率为65.8% (25/38),显著高于普通内镜的34.2% (1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黏膜组、BE组和EAC组CDX2阳性率分别为0、73.3% (22/30)、33.3% (10/30);NF-κB阳性率依次为6.7% (2/30)、66.7%(20/30)、40.0%(12/30);MUC2阳性率依次为0、60.0% (18/30)、26.7% (8/30).三组CDX2、NF-κB、MUC2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X2阳性率与NF-κB、MUC2阳性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9、0.820.结论 NBI能有效提高BE并IM的病理检出率.CDX2、NF-κB、MUC2的激活可能导致BE肠上皮化生及后续恶变.
作者:蒋丽;张桂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均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效率为85.00% (34/4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疼痛组年龄、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d、术后未冷敷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术后无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d、术后未冷敷均是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较好,为预防术后疼痛影响预后,可根据年龄、关节软骨损伤等危险因素给予个性化干预措施.
作者:王立生;沙周;谢小东;吴小华;陈红林;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围术期输血治疗能挽救生命,但同时也带来风险.针对近年来输血影响手术患者远期预后,以及限制性输血策略与开放性输血策略比较等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合适的输血指征规律,完善限制性输血策略的适用范围,减少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远期预后水平.
作者:黄华庚;黄燕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时丙泊酚半数有效靶浓度(ECe50)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5组,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及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序贯法根据患者的体动反应,增加或降低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测定出50%患者麻醉时所需的丙泊酚血浆浓度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 5组平均动脉压均在麻醉后支气管镜置入前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麻醉后支气管镜置入前和支气管镜置入即刻BIS值均明显下降(P<0.05);5组丙泊酚ECe50及其95% CI随右美托咪啶的浓度增加而呈递减趋势(P<0.05).检查过程中使用多巴胺13例,乌拉地尔9例,阿托品11例,艾司洛尔19例.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时丙泊酚的半数有效靶浓度.
作者:刘诗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声速匹配(SSC)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临床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7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健康志愿者21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肝组织病理类型将研究组分为肝纤维化S0、S1、S2、S3、S4组,应用SSC技术测定各组肝组织区域速度指数(ZSI)及区域声速度值(ZSS).比较各组的ZSI及ZSS,以评价ZSI及ZSS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S0、S1、S2、S3、S4期的ZSI分别为(18.78 +4.28) m/s、(22.24 +4.20) m/s、(27.66±3.35)m/s、(30.47±3.68)m/s、(35.36±4.0) m/s;ZSS分别为(1 558.91±4.38)m/s、(1 562.42±4.22)m/s、(1 567.81±3.33)m/s、(1 570.63±3.69)m/s、(1 575.57±4.12) m/s.ZSI诊断S1期及以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95%可信区间为(0.796,0.912);以ZSI =21.88m/s为截断值,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60%、74.70%.ZSS诊断S1期及以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95%可信区间为(0.795,0.911);以ZSS=1 561.5 m/s为截断值,诊断肝纤维化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60%、75.80%.结论 ZSI及ZSS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诊断效能基本一致.SSC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一种评估技术.
作者:陈丽荣;黄静;张步林;张炜;蒋忠胜;程立雪;戴文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经阴道联合经腹超声在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8例瘢痕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提示孕囊大小、位置、孕囊与宫颈内口及子宫瘢痕的关系,以及子宫下段瘢痕处子宫肌层厚度,以便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分析总结比较经阴道及经腹超声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108例瘢痕妊娠中孕囊型98例(90.74%),其中孕囊部分位于宫腔有33例,混合包块型10例(9.26%).单独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98例(90.74%),单独经腹超声检查诊断84例(77.78%),联合使用经阴道经腹超声检查诊断105例(97.22%).联合使用经阴道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经阴道经腹超声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早期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方法.经阴道超声观察瘢痕妊娠的回声结构、血流情况、肌壁厚度等均优于经腹超声,经腹超声在整体观察瘢痕妊娠位置、与子宫下段的关系及子宫体、宫颈情况时更有优势,两者联合使用可获取更全面清晰的超声图像.
作者:庞光连;韦舒静;林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