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鹏
目的 探讨以神经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直肠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实施以神经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拔除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第10天对比两组排尿量和残尿量.术后第一次复查时对比两组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及手术对生活影响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尿管拔除时间、残尿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量多于对照组,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手术对生活影响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神经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具有保护患者排尿功能、提升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中出血量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伍家发;刘祖定;刘中宁;杨鸿;刘滨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现场急救中气管插管的时机.方法 80例需要行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现场紧急气管插管,对照组接回医院后行气管插管(延时气管插管).收集两组从抢救开始到转出所需时间、气管插管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患者家属满意度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从抢救开始到转出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现场急救充分评估病情,把握好紧急气管插管时机,力争在生命垂危或呼吸心跳停止前进行,可缩短抢救所需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死亡率.
作者:磨书晖;韦静;陆莉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均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分析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效率为85.00% (34/40).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疼痛组年龄、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d、术后未冷敷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术后无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关节软骨损伤、术后开始负重时间<7d、术后未冷敷均是患者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较好,为预防术后疼痛影响预后,可根据年龄、关节软骨损伤等危险因素给予个性化干预措施.
作者:王立生;沙周;谢小东;吴小华;陈红林;李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行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后并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护理经验.方法 行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并且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16例患者,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及早识别休克并积极救治,同时做好体温的监测和管道护理.结果 本组观察抢救及时,无死亡病例,抢救成功率100%,血压在24~ 96 h内逐渐恢复正常,1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后3d病情稳定拔管.1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早期识别休克,熟知碎石术后感染性休克的抢救流程,积极预防和抢救休克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宫腔镜下行输卵管通液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接受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的158例不孕患者为护理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8.73% (78/79),高于对照组的89.87% (71/79);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7.47%(77/7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7.34%(69/7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腔镜下行输卵管通液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玉宝;刘瑞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介入器材异常脱落或断裂致异位栓塞的常见原因及处理策略.方法 对7例介入器材异常脱落或断裂致异位栓塞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现原因,找寻预防及处理办法.结果 7例中有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死亡,其余通过处理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规范操作、详细的术前评估是预防此类事件的关键,取出异位栓塞材料或改变其栓塞位置是避免恶性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程献杰;许顺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疾病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8例肝脏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术,切肝方式为超声刀+双极电凝联合离断法,结合直线切割闭合器.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病理确诊肝细胞癌5例,肝血管瘤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1例;平均手术时间304(130~44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75(100~ 800) mL;术后发生胆漏1例,经引流4周后治愈;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16.75(12~26)d,术后平均随访9.1(3 ~29)个月,2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结论 腹腔镜下规则性右半肝切除术符合现代精准肝切除理念,是一种创伤小、可行、安全的手术,适用于肝脏良恶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罗宇峰;张耀明;邓国明;周臻涛;吴涌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全世界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其在韩国、中国、欧洲的患病率分别为4.6%~ 10.7%、12.5% ~ 12.7%、8.8%~25.9%[1-4],在北美地区的患病率甚至高达18.1% ~ 27.8%.因此,GERD的治疗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GERD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内镜微创治疗以及外科手术,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但由于GERD易复发,常需长期甚至终身治疗,不仅患者的依从性差、花费高,而且容易引起药物相关并发症,因此内镜下微创手术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作者:王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0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围术期,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术后1W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舒适度,并于出院时记录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术后1W,对照组不舒率高于研究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晶体移位、术后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视网膜脱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住院期间,研究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效果较好,能在提升患者舒适度的同时也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12例诊断为子宫肌瘤并行经阴道超声腹腔镜手术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围术期机体应激反应及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下床时间,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血氧饱和度在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腹10 min时的收缩压、心率、肾上腺素较术前1d显著上升,观察组收缩压、肾上腺素上升,且对照组上升幅度均显著大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手术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患者在子宫肌瘤微创术中的应激反应,缩短其肠功能恢复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陈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IL-37、IL-39在维族草药恰玛古超声热透入、肠道微生物移植(FMT)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兔晚期胃癌及评估生存时间中的意义.方法 将85只晚期胃癌腹水兔随机分为实验组(45只)和对照组(40只),在两组基础灌肠、姑息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使用维族草药恰玛古超声热透入、FMT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而对照组采用DDP腹腔热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观测两组血清及腹水IL-37、IL-39、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等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存时间.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前后腹围差在48 h、72 h、96 h及120 h时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及腹水IL-37、IL-3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肛门初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族草药恰玛古超声热透入、FMT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兔晚期胃癌腹水,疗效显著,明显延长生存时间;血清及腹水IL-37、IL-39可作为兔晚期胃癌治疗效果、评估生存时间的预测指标.
作者:戴小敏;项涛;雷慧;黄志明;林土坤;谭绮琼;莫凤清;胡波;项天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对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开放手术(OS)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作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7年7月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等数据库文献,同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关于PTED和OS治疗LS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应用Revman 5.3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终8篇文献共770例观察对象被纳入,其中PTED组389例,开放手术组381例.结果分析显示,PTED组与OS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和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FTE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陈科;潘汉升;周先明;刘万祥;温永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Schatzker Ⅴ型、Ⅵ型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8例Schatzker Ⅴ型、Ⅵ型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的患者,根据受伤机制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采用间接复位技术联合有限切开恢复下肢力线及关节面的平整,记录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下肢力线及关节面情况.结果 获6~24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4.8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屈曲平均118.6°,伸膝平均5.6°,HSS评分平均82.6分;均未发生二期平台塌陷;无膝关节机械轴对线不良.结论 对于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合并胫骨干骨折,根据受伤机制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采用间接复位技术联合有限切开,保证下肢力线良好的前提下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晓阳;马冬苗;马虎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尾型同源框转录因子-2 (CDX2)、核因子-κB (NF-κB)和粘蛋白-2(MUC2)在Barrett食管(BE)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比较普通白光内镜及NBI模式下活检BE并肠化(IM)的检出率.选取BE(经NBI筛选)、正常食管黏膜及食管腺癌(EAC)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X2、NF-κB和MUC2的表达.结果 NBI组BE并IM的检出率为65.8% (25/38),显著高于普通内镜的34.2% (1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黏膜组、BE组和EAC组CDX2阳性率分别为0、73.3% (22/30)、33.3% (10/30);NF-κB阳性率依次为6.7% (2/30)、66.7%(20/30)、40.0%(12/30);MUC2阳性率依次为0、60.0% (18/30)、26.7% (8/30).三组CDX2、NF-κB、MUC2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X2阳性率与NF-κB、MUC2阳性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9、0.820.结论 NBI能有效提高BE并IM的病理检出率.CDX2、NF-κB、MUC2的激活可能导致BE肠上皮化生及后续恶变.
作者:蒋丽;张桂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按摩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12例小儿脑瘫流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开展小儿脑瘫流涎疾病治疗期间,对照组选择康复护理+按摩方法;观察组选择康复护理+针灸、按摩方法.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经颅多普勒(TCD)改变以及Gesell发育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PI及VP水平均较术前改善(P<0.05).观察组PI水平较对照组降低,V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esell发育商对比,观察组在语言、个人社交、社会适应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理选择康复护理配合针灸、按摩对小儿脑瘫流涎患者进行治疗,积极控制疾病发展的同时,优化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与传统序贯注射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内镜下诊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64例,其中对照组为接受传统序贯注射治疗(食管静脉硬化+胃底组织胶三明治注射治疗)的39例患者;观察组为接受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聚桂醇-组织胶-空气-生理盐水)的25例患者.对两组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治疗次数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随访3个月,对照组治疗次数为(2.76±0.83)次,聚桂醇用量为(43.45-+23.16)mL,平均组织胶用量为2.0(1.5~4.0) mL;观察组治疗次数为(1.52±0.58)次,聚桂醇用量为(46.36±26.35) mL,平均组织胶用量为3.0(1.75~4.5)mL;两组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止血成功率均为100%.对照组再出血率为17.9%(7/39),观察组为12.0%(3/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静脉曲张消失率为15.4% (6/39),观察组为40.0%(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精准断流术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治疗次数少,安全性高.
作者:肖亚南;张启芳;牛桂军;马玲玲;叶家琳;谭显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患者性生活能力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结肠癌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选择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性生活能力、胃肠道功能恢复进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3.33%)较对照组(35.56%)低;观察组术后性欲低下评分和性厌恶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进普通食物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时间等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不仅有效加快患者胃肠功能及性生活能力的恢复进度,还有利于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经阴道联合经腹超声在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8例瘢痕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超声提示孕囊大小、位置、孕囊与宫颈内口及子宫瘢痕的关系,以及子宫下段瘢痕处子宫肌层厚度,以便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分析总结比较经阴道及经腹超声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108例瘢痕妊娠中孕囊型98例(90.74%),其中孕囊部分位于宫腔有33例,混合包块型10例(9.26%).单独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98例(90.74%),单独经腹超声检查诊断84例(77.78%),联合使用经阴道经腹超声检查诊断105例(97.22%).联合使用经阴道经腹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单独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经阴道经腹超声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早期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方法.经阴道超声观察瘢痕妊娠的回声结构、血流情况、肌壁厚度等均优于经腹超声,经腹超声在整体观察瘢痕妊娠位置、与子宫下段的关系及子宫体、宫颈情况时更有优势,两者联合使用可获取更全面清晰的超声图像.
作者:庞光连;韦舒静;林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型小切口微创缝合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小切口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式缝合术,小切口组则予以新型小切口微创缝合术.比较两组围术期基本情况(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时治疗效果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小切口组治疗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小切口组切口感染或皮缘坏死、延迟愈合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患者跟腱粘连、腓肠神经损伤、再断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新型小切口微创缝合技术应用于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患者预后恢复有利.
作者:李志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6.7% (3/45),低于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2.2% (10/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手术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能提高护理质量和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手术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