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宗林;钟海虎;王宇;何汉忠
目的 通过分析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肿瘤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9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至2013年6月30日(或患者死亡),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4.2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2.7个月,1年累积生存率为(59.5±3.6)%,3年累积生存率为(19.8±2.9)%.生存分析显示,患者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化疗、出现癌性疼痛的时间和疼痛治疗史是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的主要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手术治疗、出现癌性疼痛的时间和疼痛治疗史是影响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既往相关手术史、出现癌性疼痛的时间和疼痛治疗史.疾病早期诊断、接受积极有效的手术治疗并进行适当的辅助化疗,同时尽早进行有效的疼痛治疗对于延长宁养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覃怡;杨一兰;陈静;利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信在线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留学生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0名留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观察组采用微信学习群在线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由同一名教师授课,通过问卷调查、课后测验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课后测验平均成绩与优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勤率高于对照组(92.7% vs 72.7%;P>0.05).结论 微信在线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可有效调动留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助于锻炼医学留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吴留成;黄名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晚期肝癌患者,其中采用化疗栓塞治疗的39例为对照组,采用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化疗栓塞治疗的3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甲胎蛋白、细胞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甲胎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五种功能、三种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肝癌患者应用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既可改善甲胎蛋白、细胞免疫功能,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强;杜英东;王营;张豪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多排螺旋CT等技术的发展,CT检查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由于人体各解剖部分具有不同的高度比,且辐射本身具有伤害性,在保证诊断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辐射剂量、缩短检查时间及设备消耗等.青少年患者身体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在进行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尤其是鼻窦CT检查,对周围脏器、组织损伤较大.在临床实践中,予以低剂量扫描时还需注意控制号管电流的下降程度,不应一味追求辐射剂量而忽略CT图像质量.有关青少年鼻窦CT低剂量扫描的适宜参数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马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医学实习阶段是五年制医学生初步建立临床思维,树立高尚医德医风,培养扎实临床技能,由理论知识走向临床实践的关键时期.近年来,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肿瘤内科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同时专业性强,内容深奥,临床医学实习生不易掌握且兴趣不强.本文就目前肿瘤内科临床实习带教的现状,探讨临床带教的策略,以期为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与实习指导提供参考.
作者:黄文锋;甘廷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超激光照射对糖尿病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扩张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超激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收缩期峰值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低血流速度(EDV)、血流量、阻力指数及狭窄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PSV、EDV、血流量、阻力指数及狭窄度各超声参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激光照射可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血流参数和血流通畅度,改善患肢血运.
作者:王庆生;蔡延深;张丹方;柯斌;陈殿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8例因脑积水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患者为L-P组,另选择46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且一般资料与L-P组均衡的患者为V-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3 ~12个月,记录术后感染、分流管堵塞、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L-P组手术时间为(83.11±51.17) min,明显少于V-P组的(121.24±56.62)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P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67±1.08)d,明显少于V-P组(4.543±3.0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L-P组术后无感染、无分流管堵塞及癫痫病例;V-P组术后感染率为8.7% (4/46),分流管堵塞率为28.26% (13/46),癫痫发生率为26.08%(12/46).V-P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相比,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具有手术时间短、抗生素使用时间短的优点,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
作者:庞鸣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经椎弓根上缘椎间孔镜下病灶灌洗引流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腰椎结核患者20例,在全身化疗基础上,采用经椎弓根椎间孔镜下病灶灌注引流术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记录随访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差异.结果 与术前比较,20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3例患者未完成全程化疗,其中1例自愈,1例于术后4个月复诊窦道形成经再次行椎间孔镜手术,并坚持全程化疗后治愈;1例于术后2个月后自行改服中药治疗,4个月复查时发现复发,经单纯置管给药及全程化疗后治愈.结论 经椎弓根上缘椎间孔镜下病灶灌注引流对腰椎结核有一定疗效,可作为急性期结核的治疗方法,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娄宇明;朱志安;黄齐雄;韦俊后;沈喜;欧懿记;黄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口腔诊疗操作多为侵入性操作,常伴有唾液、飞沫和气溶胶的产生,极易将污物和口腔内原有细菌通过血液传播、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造成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口腔专科医院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桂英;覃迪生;文学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医学生科研兴趣,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创新人才教学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某高校2014年至2017年在校医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放482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6份.72.5%的学生对科学研究感兴趣,其中11.3%有一定的研究经验.进行研究的主要原因包括对科学问题或研究课题产生兴趣,以及对个人发展或智力开发的愿望.缺乏动力的因素是缺乏时间、增加工作量和占用学习时间、缺乏先进信息和个人兴趣在临床工作.结论 医学院校应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完善相关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作者:范俊华;吕小平;张瑜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厚度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月经中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子宫内膜的状态,而内膜由分泌期向增殖期转变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目前,薄型子宫内膜严重影响妊娠率.随着辅助生殖技术飞速发展,治疗方法被改善,新的治疗方法不断被尝试,通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妊娠率、着床率、活产率,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病机制、治疗进展等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薄型子宫内膜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黄伟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近年来,在腹腔镜行腹股斜疝手术的过程中,涌现了多种疝囊高位结扎方法,使用的辅助扎闭器械或自制疝环针很多,有钩针式、闭孔针式、钳式、针管式等辅助扎闭方法.本文对腹腔镜手术中经皮腹腔外内环口扎闭方式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韦承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imMan模拟人在临床专业本科实习生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A组(SimMan模拟人)和B组(普通模拟人)进行ACLS技能培训,培训后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并对学员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以评价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A组学员的理论和技能成绩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教学效果调查比较,A组学员持肯定态度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SimMan模拟人进行临床专业本科ACLS技能培训,可提高学生的临床急救技能及综合能力.
作者:陈宇明;龙曼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减少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术后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尿道成型术的80例先天性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的40例患儿为对照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的40例患儿为干预组.观察两组患儿的疼痛率及临床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术后6h、12 h发生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天(7:00 ~19:00)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夜间(19:00 ~ 7:00).干预组患儿术后无疼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患儿术后发生疼痛的原因采取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患儿术后疼痛,增加舒适度.
作者:周世霞;易明媚;覃敏新;李玉莹;陆素陶;刘译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感染性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多,加大了重症肺炎的治疗难度,由此重症肺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再次受到重视.而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重症肺炎以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对重症肺炎患者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故提出对确诊的重症肺炎患者,应尽早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抗生素局部注药治疗,但应同时注意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
作者:刘波;陈栏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需行清醒气管插管的全麻患者40例(ASA I~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表面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组(传统组)和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组(超声组),每组20例.记录患者麻醉前(T1)、气管插管时(T2)、插管后(T3)各时间段MAP、HR、SpO2情况;记录呛咳、躁动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回访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T2和T3时的MAP、HR均明显高于T1(P<0.05);与传统组比较,超声组T2和T3时MAP、HR明显降低(P<0.05);且插管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插管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技术比传统口咽喉表面麻醉更适合困难气道患者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接受度更好、并发症更少.
作者:周声汉;全守波;苏亚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应用“微课”作为神经内科临床轮转入科前腰椎穿刺术操作培训的教学方法,进一步研究“微课”对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掌握腰椎穿刺术操作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的临床实习生160名作为研究对象,把每个实习轮回到神经内科四个病区轮转的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人,实验组采用“微课”视频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授课教学.同时配备每组30位相应师资的带教老师.比较两组学生的腰椎穿刺术考核成绩、学生及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实践技能考试中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学生对于有关腰椎穿刺临床考核的成绩、学习效率、自主学习、学习的针对性等方面的评价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实验组教师的教学效率、满意度以及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减轻压力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 使用“微课”教学方法对进入神经内科临床轮转的学生进行入科前培训工作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并在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效率、学习的兴趣、零碎时间的利用、人文关怀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和满意度,并减轻教师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的压力.
作者:林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25例疑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均行高频彩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早期乳腺癌表现,并评估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阴性预测值差异.结果 高频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以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和高血流阻力为主,部分患者伴点状强回声;CT检查显示以肿块、钙化为主.高频彩超和CT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高频彩超或单独CT检查(P<0.05).结论 高频彩超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检查方法,联合CT检查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乔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改良单孔单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精索睾丸鞘膜积液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124例精索睾丸鞘膜积液患儿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均行腹腔镜鞘突高位结扎术,其中对照组采用经脐经腹侧双孔穿刺实施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经脐单孔单通道进行手术.比较术前及术后1d时,两组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血清抑制素-B(INH-B)水平;对比术后1d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儿患侧睾丸包膜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析术后6个月及术后3年内两组患儿复发情况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 术后1d时,观察组TBIL、γ-GGT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INH-B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儿患侧睾丸包膜动脉PI、RI水平均较术后1d时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内,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单孔单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精索睾丸鞘膜积液近远期疗效较为突出,对患儿生殖系统生长发育有利.
作者:毛宗林;钟海虎;王宇;何汉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取模操作与护理对取模操作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47例义齿及牙体广泛缺损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进行义齿修复操作,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取模操作与取模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一次取模成功42例(89.36%),取出的模型完整、标准、清晰;重新取模5例(10.64%).出现恶心、不适3例,印模内有气泡、脱盘等2例.结论 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临床取模操作与取模过程中良好的护理有助于取出标准、清晰的印模.
作者:卢其芳;刘光雪;潘小波;彭利辉;钟爱喜;李荣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