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少杰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复杂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Pilo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试验组15例,采用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进行术前计划;对照组15例,采用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坏死及感染发生率、末次随访时Kofoed功能评分等指标.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得6~15个月的随访(平均11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Kofoe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试验组优良率为100%(15/15),对照组优良率为86.7%(13/15),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3D打印Pilon骨折模型,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为功能康复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吴琦明;孙基锴;唐文成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一种脑动脉系统与静脉系统间异常连接的血管团块,两系统之间由于缺乏正常毛细血管床,被一团迂曲、粗细、缠绕的畸形血管团所代替,而异常的脑血管结构和脑血流改变可导致一系列脑功能障碍.其治疗方式目前有开放性手术及微创治疗,前者为颅显微手术切除动静脉畸形,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但是其致残率高及创伤性大.近年来微创技术的发展迅速,治疗方式有血管内介入栓塞、伽马刀放射治疗等,优势明显;另外尚有复杂病例的综合治疗及保守治疗等方式.
作者:杨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方式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进行手术,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方法清理,试验组给予磨钻清理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膝关节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膝静息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3d,试验组患膝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 d、30 d、90 d及180 d,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点患膝Lysholm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配合磨钻反钻技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方法简单、清理速度快、清理干净、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作者:朱勇;李艺彬;林建生;徐新强;吴昭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套囊监测小囊压力引导双腔管插管的临床教学应用.方法 选择实习医学生20人进行双腔管插管的临床教学指导.选择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支气管套囊压力组和传统方法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支气管套囊测压小囊压力法和传统插管方法进行双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就位和气道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支气管套囊压力组一次就位成功率高于传统方法组,插管至对位完毕时间少于传统方法组(均P<0.05).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套囊压力组气道损伤发生率低于传统方法组(P<0.05).结论 支气管套囊测压小囊压力引导双腔管插管是一种安全、简易、有效的双腔管插管方法,实习医学生更易于掌握,可将其纳入双腔管插管的临床教学内容中.
作者:黄剑峰;陈丽妮;冼海燕;黄子津;侯小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患者空芯针活检术围术期的护理配合及心理护理,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06例接受空芯针活检术的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活检全程的护理配合和患者心理状态,总结各阶段的护理要点和方法,统计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护理前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78.4±13.7)分,高于护理后的(37.1 ±1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大多数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多数达中度焦虑及以上.护理后,焦虑、害怕、惊恐、发疯感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检前仔细核对细节,与患者充分沟通、适时安抚,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是保证检查顺利进行,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石.医护人员在实施此诊断操作期间,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乳腺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达到与医师配合完成检查的目的.
作者:王琳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肝癌患者行动脉介入栓塞以及灌注化疗术后给予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0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方式.对两组肝癌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33%)低于对照组(90.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患者完成肝癌动脉介入栓塞以及灌注化疗手术后选择优质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于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环境评分几方面获得显著提高,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安全性,促进了肝癌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宋雅琼;杨寿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CM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38例(38眼)BRVO继发CME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4周、8周的佳矫正视力及OCT、FFA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后8周,视力提高28例(73.68%),视力稳定8例(21.05%),视力下降2例(5.26%).治疗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617.5±38.0) μm;治疗后4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308.3±110.4) μm;治疗后8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189.0±36.5)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4例(10.53%)发生一过性高眼压,未见眼内炎、葡萄膜炎、白内障、长期高眼压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裸眼视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少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联合阿司匹林预处理在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48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3例).对照组于宫腔镜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并口服戊酸雌二醇、阿司匹林和维生素E治疗;研究组在宫腔镜手术前口服戊酸雌二醇联合阿司匹林预处理2个月再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手术,术后治疗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的3个月左右再次行宫腔镜二次探查.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统计两组宫腔镜手术的有效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RI及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获得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 (17/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00% (1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前给予雌激素联合阿司匹林预处理可有效改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子宫动脉血流灌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显著提高宫腔镜手术的疗效.
作者:明芳;陈广莉;戴如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3D打印定位导板在齿状突骨折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利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齿状空心加压螺钉置钉术,试验组实施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空心加压螺钉置钉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融合效果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低于试验组,螺钉断裂、松动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术中采用3D打印定位导板固定螺钉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置钉准确、创伤小、出血量少、骨折融合率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鸣亮;陈荣春;陈云生;叶书熙;陈勤;刘宁;卢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正骨联合推拿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寰枢关节紊乱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推拿、牵引治疗,1次/d,10次/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正骨治疗,1次/周,共治疗3次.对比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颈功能主动旋转活动度(AROM).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ROM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ARO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骨联合推拿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可取得良好的疗效,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元新;李金领;陈建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析舒适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治疗认知度与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认知度、效能感及心理状态.结果 试验组治疗认知度、效能感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认知度与效能感,还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作者:李冬娇;刘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处理全胸腔镜手术中血管损伤致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全胸腔镜手术中血管损伤出血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血管损伤出血的原因及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处理的方法及效果.结果 33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其中30例行全胸腔镜下应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处理血管损伤出血,3例患者中转开胸手术止血.结论 全胸腔镜下应用常规手术器械处理血管损伤出血安全可行,虽手术时间较长,但可减少一次性高值耗材的使用,减低医疗费用.
作者:李永标;陆文西;周奉辉;唐超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肿瘤的诊疗及病因研究等一直是现代医学的重点关注领域,尤其是肿瘤罕见病例已在临床中有了相当的积累.倡导罕见案例教学,有利于在知识广度和思维深度上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甘廷庆;黎辉;蔡正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麻下PCNL的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右美托咪定组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7 μg/kg(容量20 mL),60 min泵完;对照组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持续静脉泵注20 mL的生理盐水,60 min泵完.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15 min(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复苏后气管导管拔出时(T4)、拔管后15 min(T5)各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T4、T5时Ramsay镇静分级和在恢复室期间的躁动评分,并记录两组寒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分组与时间无交互效应(P>0.05).两组手术时间、PACU滞留时间、入PACU至拔管时间及自主呼吸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恢复室期间,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为45.00%(9/20),高于右美托咪定组的15.00(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寒战率为40.00% (8/20),高于右美托咪定组的5.00% (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减少复苏时期躁动及寒战的发生率.
作者:曾慧;谭卫华;刘健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输卵管积水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腹腔镜术后妊娠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输卵管积水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腹腔镜术后随访2年的妊娠率,并根据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69例)和未妊娠组(131例),对其术后妊娠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输卵管积水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随访2年发现,共有69例成功妊娠,其妊娠率为34.50%.单因素分析中,妊娠组与未妊娠组在年龄、不孕年限、盆腹腔手术史、盆腔输卵管病变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不孕年限、盆腹腔手术史、输卵管病变程度是影响输卵管积水患者腹腔镜术后妊娠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输卵管积水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妊娠率受年龄、不孕年限、盆腹腔手术史、输卵管病变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根据上述因素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干预.
作者:钟丽珍;艾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9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为微创组;选择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相应手术的9例患者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微创组9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2例使用生物瓣),二尖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主动脉瓣环扩大+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植入主动脉瓣膜型号19~25 mm,无1例延长手术切口.术后无死亡患者,无出血及胸部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气和右侧胸腔积液各1例,均经胸腔引流后治愈出院.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ACC)时间稍延长(P<0.05),但并不延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入住时间(P>0.05),且术后引流量和总输血量减少(P<0.05),皮肤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随访1 ~13个月,心脏彩超提示人工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 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可以取得与经胸骨正中切口同样的效果,但创伤更小,失血和输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刘胜中;谭今;向波;蒋露;蒋钦;魏大闯;刘科;于涛;黄克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吸痰,研究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PaCO2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P时间>0.05);分组与时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P交互>0.05).研究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PaO2、Sa02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P时间>0.05);分组与时间无明显交互作用(P交互>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5/34),低于对照组的32.35%(1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减轻对患儿支气管黏膜的损伤,有效降低肺内感染、肺不张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刘娟;姚淑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异位阑尾炎的诊疗体会.方法 33例异位阑尾炎患者,年龄6 ~75岁,表现为腹痛,伴恶心呕吐,合并高热、腹泻;查体有腹肌紧张,局部压痛、反跳痛;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及阑尾切除术.结果 33例异位阑尾炎中盆位阑尾炎8例(24.2%),左位阑尾炎5例(15.2%),高位阑尾炎13例(39.4%),腹膜后阑尾炎6例(18.2%),盲肠壁内阑尾炎1例(3.0%),均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间为(20.5±5.5)min,术中出血量为(3.5±1.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18.5±4.2)h,住院时间为(3.32±1.35)d.术后病理证实为阑尾炎.术后恢复良好,未见切口感染、腹腔脓肿、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异位阑尾炎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确诊率低,应予以重视,腹腔镜下探查及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邓巧明;董陈诚;孔凡彪;邓洪强;王晓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对微创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接受微创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48 h NRS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48 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57/60),对照组为80.00% (4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 (8/60),研究组为5.00%(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微创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婉;何欢;周艳;张洁;卢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疾病认知、治疗效能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3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治疗效能感及睡眠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疾病认知评分、治疗效能感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4周,观察组的疾病认知度评分、治疗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疾病认知、治疗效能感及睡眠质量有明显提升作用,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晓英;夏叶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