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富永;吴三强;熊爱民;李赞东;明海霞;尹仲;邱岗峰
目的 探讨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在指导老年患者开颅术后应用脱水剂的疗效.方法 将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在常规手术的基础上放置ICP监测仪进行持续监测,根据颅内压值进行相应脱水治疗;B组常规手术后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125 mL、呋塞米20 mg,每8 h交替使用),通过CT复查结果和腰穿结果调整脱水剂用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ICU住院天数和患者预后等.结果 术后A组入住ICU(6.4±2.4)d,B组入住ICU(13.9±7.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5/25),B组为65.0%(1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A组恢复良好5例,轻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2例;B组患者中,恢复良好1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8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4例.A组预后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指导老年患者开颅术后对脱水剂的使用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控制颅内压方面更有效,同时可减少按经验使用脱水剂导致的并发症,提高该类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赵冠焱;周志宇;蓝欢;李光;谢昌纪;韦成聪;陈杰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注射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63例,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病灶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后,沿病灶周围行荷包缝合后切开取出胚胎;对照组不用垂体后叶素,其余步骤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HCG转阴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等情况.结果 63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HCG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注射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作者:卢丽珍;陆万里;魏莉;阮路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下脑肿瘤切除手术中护理配合的难点,并对此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神经导航下脑肿瘤切除手术共13例,包括头架的使用、导航系统注册、特殊体位的安置、特殊体位皮肤并发症的防护、器械的保养与维护等护理配合难点与对策.结果 13例脑肿瘤切除手术均一次性直接找到病灶并有效切除,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或消失,手术医生对护理配合满意.结论 手术室护士不仅要熟悉手术的常规护理配合,还应针对性细致地找出手术配合的要点,并解决问题.
作者:黄梅;雷春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前的肾结石微创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UR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等.ESWL适用于直径≤2 cm的肾结石,URL适用于直径2~3 cm的肾结石,PCNL适用于直径≥2 cm的肾结石.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根据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微创治疗方案,并给予相应辅助技术支持,可以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其中合适的体位选择可以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手外伤术后疼痛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手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手外伤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要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药使用率为32.35%(11/34),对照组为58.52%(20/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好者31例,较差者3例,对照组较好者23例,较差者11例.两组患者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者21例,满意13例,不满意0例,对照组非常满意者14例,满意14例,不满意6例,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减轻手外伤术后疼痛,增强患者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韦纯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ICU躁动患者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后应用改良止血带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每天经桡、肱、足背动脉采血的危重躁动患者按日期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单号为对照组,抽血后采用传统棉签按压法止血;双号为观察组,应用改良止血带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瘀斑情况、皮肤擦伤情况和止血效果.结果 观察组出现局部皮肤瘀斑8例(8.0%),出现皮肤擦伤6例(6.0%),发生出血5例(5.0%);对照组出现皮肤瘀斑40例(40.0%),出现皮肤擦伤29例(29.0%),发生出血44例(44.0%).两组皮肤瘀斑、皮肤擦伤及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改良止血带在ICU躁动患者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采血后,能有效减少皮肤瘀斑、皮肤擦伤、出血的发生.
作者:黄雪芳;林月双;高丽;黄羽;甘晓雯;陆志莉;陈小娟;黄芸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4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为内固定组,同期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42例为外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缩短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固定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与外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1.11%(41/45),外固定组为71.43%(3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44%(2/45),外固定组为9.52%(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明显恢复患者关节解剖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大波;韦仁杰;韦礼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单抗对结肠炎小鼠结肠NF-κB p65、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制备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模型,应用抗MIF单抗干预,观察抗MIF单抗对小鼠UC发病的干预作用.该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抗MIF单抗干预组和生理盐水组.造模及药物干预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第8天断颈处死全部小鼠,行结肠大体损伤评分,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NF-κB p65、IκBα在结肠组织炎症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UC模型组中NF-κB p65的表达显著增加,而IκBα的表达稍增加,在抗MIF单抗治疗后,NF-κB p65的水平明显低于UC模型组,并且IκBα含量增高.结论 抗MIF单抗对DSS诱导的急性UC的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减低了小鼠结肠组织NF-κB p65的表达水平,提高IκBα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抑制UC小鼠结肠组织NF-κB通路的过度激活的作用.
作者:唐光耀;张启芳;王柏涛;唐澄海;孟云超;李西融;张海莲;张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制地奈德水性凝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进行观察.方法 以地奈德为主药制备凝胶,考察其稳定性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地奈德的含量.采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以家兔离体皮肤为透皮模型,使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透皮接收液中的浓度及皮肤中药物滞留量.结果 该制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凝胶剂中地奈德的平均回收率为98.5%~101.3%.离体条件下,药物皮肤滞留量可达对照乳膏的1.87倍.结论 所制备的地奈德凝胶能显著增加药物在皮肤中的滞留量,有望成为地奈德局部给药的新制剂.
作者:陆富永;吴三强;熊爱民;李赞东;明海霞;尹仲;邱岗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反复出现血尿的护理经验.方法 在患者第3次和第4次因血尿入院后,予再次更换抗生素加强抗感染,更换止血药加强止血力度,予肾动脉栓塞治疗,并予绝对卧床休息的保守治疗相配合,同时做好反复有效的健康宣教、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结果 患者痊愈出院,分别于出院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进行随访,患者排尿正常,未再次出现血尿.结论 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存在的问题采用正确并合适的护理干预和措施,对改善PCNL术后的排尿情况有重要意义.
作者:甘晓雯;林月双;黄羽;黄雪芳;李伟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阐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椎弓根穿刺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生物力学研究、随访结果等.经单侧椎弓根入路行PKP手术,手术时间短,减少了术者及患者的医源性放射损伤,减少了骨水泥渗漏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改善明显,可以很快下地活动,目前已成为治疗OVCF理想的治疗方案.采用改良的椎弓根穿刺入路,能提高穿刺至椎体中部的成功率,从而使骨水泥能在椎体中部均匀分布,椎体受力均匀,取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莫忠贵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在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微小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6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超声TI-RADS进行诊断.以病理组织学结论作为金标准,评估TI-RADS诊断甲状腺疾病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 162例甲状腺结节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均为桥本氏甲状腺炎.276个甲状腺结节按TI-RADS分类,其中Ⅱ类、Ⅲ类、Ⅳ类、Ⅴ类的恶性符合率分别为1.0%、4.0%、82.0%、100.0%;以Ⅳa类作为良恶性交界的分水岭,良性分类(Ⅱ类、Ⅲ类)与恶性分类(Ⅳb类、Ⅴ类)具有显著差异.TI-RADS分类诊断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分别为69.0%、96.0%、89.0%.结论 深入研究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影像与病理特征,有助于提高甲状腺TI-RADS分类对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结节良恶性的判断,为临床诊疗方案提供更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林建军;郑达武;王齐国;廖云;李燕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5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其中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1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并联合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胆总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结石2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 50例患者均取石成功,出现术后胆漏2例,经积极抗感染,充分引流术后8~10 d胆漏停止;术后胆管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肝右动脉栓塞术治疗.无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手术,无明显肝功能损害的并发症.T管引流术后12~14 d经造影检查,46例无残留结石,4例有肝内胆道残余结石(8.0%);术后3~6个月再经T管造影并经T管胆道镜取石术.术后随访6~24个月,B超或CT检查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该术式安全可行.
作者:陈永军;卢榜裕;刘祖军;江文枢;黄玉斌;陆文奇;黄飞;赵波;蔡小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直接造瘘碎石技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39例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直接造瘘,硬质胆道镜碎石取石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39例患者中,30例一次成功行经皮肝穿刺胆道直接造瘘及硬质胆道镜碎石、取石术,8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先穿刺引流,控制感染,分次碎石取石;1例穿刺过程发现穿刺瘘口出血,右侧胸腔积气,暂停手术,2 d后改开放手术,术中经胆总管、右侧肝扪及结石处切开取石,胆道碎石.患者住院碎石1~4次,平均2次.15例术后仍有少许残余结石.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5~500 mL,平均30 mL;住院天数6~15 d.术后并发右侧胸腔积液和右下肺不张5例,经非手术方法治愈.无明显胆瘘、胆汁性腹膜炎发生.结论 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尤其对胆道扩张明显、多次胆道术后复发或残留的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易重复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龚义伟;区军杰;李海滨;彭承东;胡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置管术与手术切开置管术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应用.方法 腹膜透析治疗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8例.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切开置管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为7.1%,低于对照组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应用腹腔镜置管术,可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疼痛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围术期的适当护理可确保腹腔镜腹膜透析置管术的顺利进行,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陶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4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由风险管理小组统计风险因素,改善管理制度,给予风险管理,并与2016年1月至7月收治的116例实施风险管理患者(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常见并发症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姜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术后镇痛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1.5 μg/(kg·d)+舒芬太尼1 μg/(kg·d)(S1组)、右美托咪定1 μg/(kg·d)+舒芬太尼1 μg/(kg·d) (S2组)和右美托咪定0.5 μg/(kg·d)+舒芬太尼1 μg/(kg·d) (S3组).手术结束时连接静脉镇痛泵行自控静脉镇痛,背景输注流速 3 ml/h,单次追加药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总容量150 mL.分别记录三组患者术后 2 h(T1)、4 h(T2)、8 h(T3)、12 h(T4)、24 h(T5)、48 h(T6)的 VAS 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S1组比较,S2组和S3组T1~4时的VAS评分均较高(P<0.05);S2组T1~6时较S3组的VAS评分降低(P<0.05).与S1组比较,S2组和S3组T1~6时的Ramsay评分均较低(P<0.05);S2组T1~6时较S3组的Ramsay评分升高(P<0.05).S1组心动过缓和嗜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2组和S3组(P<0.05).结论 应用1 μg/(kg·d)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显著,同时其心动过缓和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李远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B超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旋切活检或切除在乳腺疾病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乳腺外科医师进行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或切除的规范化教学培训是乳腺外科诊疗临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尚缺乏统一的教学培训模式,培训效果良莠不齐.本文结合临床教学实践经验,探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及培训模式开展乳腺外科医师的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或切除的规范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清华;覃庆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肩锁关节脱位是创伤骨科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年轻人群为多发群体,如救治不及时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材料与内置物的发展应用,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式获得了不断的改进,得到了令人更加满意的效果.
作者:梁广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肺癌患者血浆Wnt抑制因子-1(WIF-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法,首先检测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再分别检测78例肺癌患者、4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和4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中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阳性率为35.90%(28/78),大致接近血浆标本中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34.62% (27/78).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浆中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为2.50%(1/40),健康志愿者血浆中WIF-1基因启动子区未检测出甲基化.肺癌患者血浆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血清癌胚抗原二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62.82%),特异度为(90.00%).不吸烟者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低于吸烟者.结论 外周血浆中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成为肺癌的新的检测手段的可能性,并且对肺癌的初步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骆江龙;李鲲;冯旭;周华富;郑宝石;黄柳柳;廖寿合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