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逆行灌注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过程中心肌保护研究进展

钟宏

关键词:心脏不停跳, 手术治疗, 心肌保护
摘要:大多学者认为手术过程中心肌保护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已有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心脏不停跳手术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本文就心脏不停跳手术对心肌保护效果做一综述.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磁共振灌注成像结合脑血管造影评估颈动脉狭窄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预后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 imaging,PWI)联合脑血管造影评估颈动脉狭窄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预后应用价值.方法 对80例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行PWI检查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随访观察90d脑梗死发生率,分析TIA患者的PWI表现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WI灌注异常的TIA患者90d发生脑梗死风险明显增加(P<0.01);颈动脉狭窄>50% TIA者较颈动脉狭窄< 50% TIA患者90 d发生脑梗死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I灌注异常合并颈动脉狭窄<50%组与PWI灌注正常合并颈动脉狭窄<50%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I在评价脑循环的血流动力变化方面有重要的作用,DSA可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做出准确评价.

    作者:张兆;张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63例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滑膜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收治的63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以膝关节肿胀为主要临床表现者32例,以疼痛为主者为23例,两者均有者8例.术前均经体格检查、DR、MRI及其他化验检查,排除肿瘤、结核及其他严重损伤.常规关节镜检查后行滑膜切除术.结果 结合术中镜下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本组63例中,创伤性关节炎24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7例,骨性关节炎16例,痛风性关节炎3例,滑膜软骨瘤病4例.本组病例术后均得以随访,随访时间为半年至两年半,平均为1年3个月,54例评定为优良(85.7%).结论 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郭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罗库溴铵用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库溴铵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ASA Ⅰ~Ⅱ级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共40例,随机分成A组(丙泊酚+瑞芬太尼)和B组(七氟醚+丙泊酚+瑞芬太尼)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快诱导插管,咪达唑仑0.1 mg/kg、依托咪酯0.3 mg/kg、舒芬太尼0.5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2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停药.B组在开始经阴道手术时,复合吸入1.3 MAC七氟醚,经阴道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B组术中七氟醚吸入时间为(83.6±12.4)min.术中采用TOF-WatchSX加速度仪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神经肌肉功能,术中T1恢复至25%时追加罗库溴铵0.15 mg/kg维持肌松.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罗库溴铵经阴道手术时期的使用量、患者的拔管时间、出手术室时间,及有无术中知晓、躁动等不良情况发生.术中由手术医生对子宫松弛度进行评级,术后根据对手术医生单盲问卷调查评估腹腔镜手术操作条件.结果 A组经阴道手术时期罗库溴铵使用量为(14.6±4.2)mg,B组为(8.2±1.5)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子宫松弛度分级明显低于B组(JP<0.05),两组的拔管时间、离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库溴铵应用于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全凭静脉麻醉,在开始经阴道手术时,预见性复合吸入七氟醚,是快通道麻醉值得推荐的一种麻醉维持方法.

    作者:黄获;冯继峰;郑剑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研究现状

    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众多方法中,同步放化疗已由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在提高治疗疗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同步放化疗的主要研究热点为化疗方案、周期和强度的选择及放疗技术的改进.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单纯放、化疗比较有所增加,但可耐受.

    作者:石成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自体鼻中隔软骨修复眶内壁损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以自体鼻中隔软骨为移植物修复眶内壁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采用自体鼻中隔软骨为移植物在鼻内镜下修复的29例眶内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自体组织修复手术,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陷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视力下降或丧失、眼球偏移、移植物脱出等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以鼻中隔软骨为移植物修复眶内壁骨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术式,具有视野清晰、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林毅;黄祖成;何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终止早早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简称微管)在终止早早孕人工流产术时的无痛微创效果.方法 将900例妊娠31~45 d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微管组)、传统组(对照Ⅰ组)、药物组(对照Ⅱ组),观察术中疼痛、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时间、副性反应及完全流产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疼痛、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时间、副反应及完全流产率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使用微管行早早孕人工流产术,术中疼痛程度轻,术后出血时间短,副反应轻,完全流产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永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合并肾结核之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结核的可行性.方法 行经皮肾镜术后确诊的肾结核病人4例,肾结石3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1例;术前可疑肾积脓2例,行结核相关检查,结果提示阴性.4例患者均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中发现肾内均有不同程度积脓,予吸净脓液,用超声碎石取石,术毕取病理活检.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肾结核3例,随访1~2年,病情治愈,肾盂黏膜慢性炎症1例,术后肾造瘘通道反复流脓,抗结核治疗半年后行患肾切除,术后病理报告为肾结核.结论 结核合并结石并非经皮肾镜手术的绝对禁忌证,结合有效抗结核治疗,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可有效缩短病程,保留肾功能.

    作者:王坚;周大庆;王封景;邹汉琦;邓程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技术研究进展

    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常见病症之一,脑血管造影术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一项重要的侵入性技术,良好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并发症,使患者顺利完成诊治和快速恢复.本文就目前有关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闭海容;吴振宏;韦英海;周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大脑凸面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大脑凸面动静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2例合并有癫痫发作的大脑凸面动静脉畸形患者行显微手术,术中进行皮层脑电监测,确定致痫灶的位置及范围.9例在切除病灶后致痫灶消失,2例位于非功能区的予以切除,1例位于功能区的行皮层热灼.结果 病灶完全切除12例,无创腔血肿,无新增脑功能障碍;随访3个月至2年,所有患者的癫痫症状消失.结论 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大脑凸面动静畸形,显微手术能完整切除病灶.运用皮层脑电定位致痫灶,能有效地治疗癫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永福;何强华;李扬;杨华;向先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顺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逆行输尿管镜失败后的输尿管下段结石之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输尿管切开后顺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后的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36例,其中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的原因有输尿管开口狭窄、输尿管开口难以辨认、输尿管下段结石远端输尿管狭窄、输尿管下段结石远端输尿管扭曲、医源性输尿管开口损伤、医源性输尿管黏膜脱套.36例患者逆行进镜失败后均采用开放手术行输尿管切开后顺行置入输尿管镜后行气压弹道碎石.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切口感染1例,术后需进一步处理残石1例,术中行输尿管膀胱再植1例,无输血、术后高热、周围器官损伤及尿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输尿管下段结石经尿道逆行置入输尿管镜失败后选择经小切口顺行置入输尿管镜行气压弹道碎石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志华;邵卫兵;胡卫;林剑;易小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皮瓣Ⅰ期修复乳腺癌术后胸壁巨大缺损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乳腺癌术胸壁巨大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4例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例均为T4期患者,累及皮肤面积较大,局部切除后出现巨大胸壁缺损,2例行邻位皮瓣旋转修复,1例行背阔肌岛状瓣修复,1例行下腹部横型腹直肌皮瓣(TRAM)修复.结果 行邻位皮瓣旋转修复病例出现小面积坏死,经清创换药后行胸锁乳突肌岛状瓣修复后愈合;余3例全部Ⅰ期愈合.结论 对于可接受手术治疗的巨大晚期乳腺癌的患者,应用皮瓣修复其术后胸壁皮肤大面积缺损,使得胸壁创面得到完整的皮肤覆盖,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综合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超;吴耀忠;饶彬;董安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98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Miles造口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98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98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造口护理,掌握造口护理技能.结果 发生造口并发症5例,其中造口出血1例,造口黏膜分离2例,造口狭窄2例,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安全、可行,加强健康教育和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的康复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纪建波;郑伟;彭先美;莫冬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综合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血清IL-6及IL-10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血清白介素6 (IL-6)及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Ⅰ~Ⅱ期肺癌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51例,对照组35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及IL-10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血清IL-6和IL-10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麻醉前及术后6h、12 h、24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于术后6h、12h、24h和48 h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IL-10水平于术后12 h、24h和48 h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在麻醉前及术后6h、12 h、24h和48 h血清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恢复促/抑炎细胞因子平衡,缓解术后免疫损伤.

    作者:何柳;周小青;梁丽梅;凌朝灵;王宁莉;黄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上尿路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泌尿外科上尿路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腹腔镜下对91例上尿路疾病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经腹腔路径10例,腹膜后路径81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6例,单纯性肾切除术15例,根治性肾切除2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14例,肾盂成形术4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50例,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91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0.5~4 h,平均1.5h,术后住院天数2~10 d,平均5.5d,第1例单纯性肾切除因术中出血过多,给予输红细胞2U,其余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上尿路疾病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患者损伤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段先忠;郭晓峰;徐光云;金美华;杨文周;马东升;温正党;盛洪;周李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ⅣA)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68例射频消融术治疗ⅣA患者术中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结果 68例患者中,61.8% (42/68)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右心室来源,38.2%(26/68)为左心室来源.右心室来源的患者以流出道多见,射频消融术的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0.5% (38/42),手术后1月内复发率为2.6% (1/38);左心室来源的患者以流入道多见,射频消融术的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2.3%(24/26),手术后1月内复发率为4.2% (1/24).68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2例(2.9%),均为心包填塞,经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无房室传导阻滞、瓣膜损伤和死亡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捷、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唐尔闻;刘浩;钟国强;文伟明;李金轶;陈伟;曾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MRI检查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该科室近年来收治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通过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确定术前MRI对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并比较按照不同临床参数进行分组时T分期准确率的差异.结果 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60.91%.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大体类型、距肛缘距离、浸润肠壁的部位不同的情况下MRI对T分期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直径大于4 cm、T3-4期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显著高于直径4 cm及以下、T1-2期的肿瘤.经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病理分期对MR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准确率有显著影响.结论 MRI检查用于直肠癌术前T分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新辅助治疗,其应用不受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大体类型、距肛缘距离、浸润肠壁部位及大小的影响.

    作者:张小龙;高枫;唐卫中;张森;刘小健;梁君林;黄仲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放式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放式一期Fowler-Stephens手术治疗高位隐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治高位隐睾患儿10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术52例(腹腔镜组),对照组50例行开放式一期Fowler-Stephens术(开放手术组).对两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成功率为92.3%,高于开放发手术组的84.0%;腔镜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组少;复腔镜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具有更高的手术成功率,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在采用Fowler-Stephens术式时,可作为治疗高位隐睾的首选方法.

    作者:周维模;李强辉;龙雪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阳春市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阳春市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对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普及优生优育宣传教育,提高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阳春市登记办理婚育证明的14 735名育龄妇女进行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包括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细菌性阴道病、滴虫、白色念珠菌、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项目的检查,以评估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现状;同时向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现场问卷调查,了解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现状.结果 14 735名育龄妇女中,5 013名出现一种或者多种生殖道感染疾病,总患病率为34.02%,其中支原体感染居首位,患病率为50.21%,其次是细菌性阴道病为11.03%、滴虫性阴道炎为9.62%、念珠菌性阴道炎为8.52%、衣原体感染为6.04%、淋球菌感染为0.92%、弓形虫感染为4.53%、风疹病毒感染为4.05%、巨细胞病毒感染为3.19%、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为1.90%.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9.74%,41.98%的妇女认为生殖道感染给她的生活带来很大麻烦,63.95%妇女渴望得到规范、定期、有效的治疗.结论 阳春市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生殖道感染疾病的种类繁多,育龄妇女对于生殖道感染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于如何预防生殖道感染缺乏相应的了解,应该加大对生殖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开展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普查.

    作者:唐翠云;郭群;邓赤;刘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骨科损伤控制(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13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DCO理念进行救治,共包括控制大出血和骨折临时固定、创伤复苏、分期手术3个救治阶段.结果 本组13例患者均全部救治,无1例死亡患者,其中3例(23.1%)患者发生并发症,且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为一期愈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DCO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中的应用可更好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梁进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氦氖激光照射对商环包皮环切术后切口愈合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商环包皮环切术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商环包皮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对切口更换旧纱布后消毒加压包扎护理,实验组则更换切口旧纱布后行氦氖激光照射,后再消毒加压包扎护理.术后10、13、16 d与术后3、4、5周分别观察切口水肿消退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水肿消退率与愈合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加快,实验组水肿消退率分别是45.2%、82.3%、98.4%,愈合率分别是21.1%、64.4%、90.0%;对照组水肿消退率分别是22.0%、64.4%、83.1%,愈合率分别是9.3%、45.3%、72.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商环包皮环切术术后定期氦氖激光照射,可以有效缩短切口的水肿消退时间与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婷;梁季鸿;黄琨;周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