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婷;梁季鸿;黄琨;周艳丽
目的 观察综合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血清白介素6 (IL-6)及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 选取Ⅰ~Ⅱ期肺癌手术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综合心理干预组51例,对照组35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估,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及IL-10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及血清IL-6和IL-10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在麻醉前及术后6h、12 h、24h和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于术后6h、12h、24h和48 h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IL-10水平于术后12 h、24h和48 h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在麻醉前及术后6h、12 h、24h和48 h血清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恢复促/抑炎细胞因子平衡,缓解术后免疫损伤.
作者:何柳;周小青;梁丽梅;凌朝灵;王宁莉;黄建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腹腔镜技术教学在现代普通外科临床教学的运用,其优点相对于传统的临床教学是在对腹内脏器病变病理特征认识、解剖的直观认识的提高等方面,腹腔镜技术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其广泛推广开展迫在眉睫.
作者:陈永军;蔡小勇;黄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宫外孕破裂出血行腹腔镜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通过做好物品准备、患者心理护理、仪器设备的安装、手术配合、术中监测、术后交接工作,配合医生完成45例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及术中自体血回输工作.结果 成功为45例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共计68 100 mL,回输过程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手术过程顺利,切口Ⅰ期愈合,均痊愈出院.结论 手术室护士应熟悉血液回收机的使用原理,熟练掌握腹腔镜使用和血液回收机的安装方法,提前做好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手术,注意观察自体血回输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各种意外,做好监测及术后病人的交接,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完成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及自体血回输工作.
作者:李若琳;黄燕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3人,随机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术后使用镇痛药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中的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80.35±19.62) min,高于对照组(64.12 ±21.44)min(P<0.05);而腹腔镜组的出血量为(19.13 ±2.01)mL,低于开腹组的(40.98±9.22)mL(P <0.05).腹腔镜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33 ±0.65)d,明显低于开腹组的(3.71 ±1.08)d(P<0.05);腹腔镜组的住院时间为(5.2±1.5)d,远低于对照组(9.1 ±1.8)d(P <0.05).腹腔镜组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 (2/37),其中2人均出现了切口感染;对照组为11.54% (3/26),其中2人出现了切口感染,1人为肠粘连(P>0.05).术后随访中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痛苦小、微创、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其疗效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
作者:吴任鸿;吴光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98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98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并发症预防及护理,造口护理,掌握造口护理技能.结果 发生造口并发症5例,其中造口出血1例,造口黏膜分离2例,造口狭窄2例,均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安全、可行,加强健康教育和围手术期护理,对术后的康复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纪建波;郑伟;彭先美;莫冬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对减少长期留置血透导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中心静脉置长期血透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血液透析的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加强细节管理,主要做法为:加强无菌操作培训和无菌操作,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透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透导管相关感染者5例,发生率8.3%,对照组血透导管相关感染22例,发生率37%,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细节管理,能有效地降低血透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减少非计划拔管率,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吕海莲;黄玲;熊礼佳;陆世颖;覃宗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商环包皮环切术术后切口愈合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 将商环包皮手术患者1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对切口更换旧纱布后消毒加压包扎护理,实验组则更换切口旧纱布后行氦氖激光照射,后再消毒加压包扎护理.术后10、13、16 d与术后3、4、5周分别观察切口水肿消退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水肿消退率与愈合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加快,实验组水肿消退率分别是45.2%、82.3%、98.4%,愈合率分别是21.1%、64.4%、90.0%;对照组水肿消退率分别是22.0%、64.4%、83.1%,愈合率分别是9.3%、45.3%、72.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商环包皮环切术术后定期氦氖激光照射,可以有效缩短切口的水肿消退时间与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婷;梁季鸿;黄琨;周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汽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汽化髓核成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65例患者,通过预约就诊、电话、信函、上门访问等方式,对患者腰腿痛缓解和日常生活状况进行疗效评估,并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短36个月,长60个月,其中3例疗效不佳接受了开放手术治疗后治愈,多数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有进一步缓解的趋势.患者术前JOA评分为(11.06±2.11)分,术后1周、12月及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23.72±2.06)分、(24.15±1.96)分、(24.18±1.87)分,术前与术后各阶段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阶段JOA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穿刺等离子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远期疗效稳定.
作者:陆生林;白宇;庄小强;方旭;吴颖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低强度超声辐照促进剖宫产术后恶露结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160例剖宫产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低强度超声辐照组和对照组.两组内再分别将患者的年龄、妊娠次数、BMI和产后初始宫高分成不同的层次,比较两组间各因素下血性恶露和浆液性恶露持续时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产妇年龄≥30岁、妊娠次数≥3次、BMI 25~ 30 kg/m2、产后初始宫高< 20 cm,剖宫术后进行低强度超声辐照,恶露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妊娠次数、BMI和产后初始宫高均不同程度影响低强度超声辐照后恶露持续时间.
作者:周文;陈锦云;唐枭栩;胡亮;陈文直;邹建中;陆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肺部肿瘤穿刺活检术中的护理方法与护理要点.方法 对66例CT引导下肺部肿瘤穿刺活检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在66例中有58例明确诊断,6例取材不佳无法明确诊断,2例不能配合穿刺失败,57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气胸、3例肺部少量出血.结论 术前充足的准备,术中的紧密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袁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大脑凸面动静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2例合并有癫痫发作的大脑凸面动静脉畸形患者行显微手术,术中进行皮层脑电监测,确定致痫灶的位置及范围.9例在切除病灶后致痫灶消失,2例位于非功能区的予以切除,1例位于功能区的行皮层热灼.结果 病灶完全切除12例,无创腔血肿,无新增脑功能障碍;随访3个月至2年,所有患者的癫痫症状消失.结论 以癫痫为主要症状的大脑凸面动静畸形,显微手术能完整切除病灶.运用皮层脑电定位致痫灶,能有效地治疗癫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永福;何强华;李扬;杨华;向先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拔牙创内植入可降解止血纱,探索其在下颌埋伏阻生牙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50例下颌埋伏阻生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完成阻生牙拔除术后拔牙创内即刻植入可降解止血纱,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开口困难、感染以及干槽症发生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阻生牙拔除术后出血及疼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对于预防术后肿胀、张口受限、感染及干槽症发生无明显效果.结论 可降解止血纱止血可靠,同时缓解拔牙术后疼痛,在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灵;刘正武;王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例输尿管镜输尿管结石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一次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3.93%和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2.0)d和4.54%,低于对照组的(11.4±3.4)d和1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系统护理干预对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碎石成功率,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陆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以自体鼻中隔软骨为移植物修复眶内壁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采用自体鼻中隔软骨为移植物在鼻内镜下修复的29例眶内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自体组织修复手术,无明显不良反应,术后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内陷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视力下降或丧失、眼球偏移、移植物脱出等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以鼻中隔软骨为移植物修复眶内壁骨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术式,具有视野清晰、微创、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林毅;黄祖成;何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一期Fowler-Stephens术治疗46例儿童高位隐睾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46例高位隐睾患儿实施Fowler-Stephens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重视术后康复指导,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结果 46例隐睾手术均获得成功,患儿心理状况稳定,本组病例术后出现阴囊水肿2例,阴囊血肿1例,睾丸萎缩1例.术后3~6d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5d.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做好术后康复指导是取得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黄少华;周维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普外科、眼科及骨科行甲状腺、乳腺、腹外疝、白内障、翼状胬肉和骨折内固定装置等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分为干预前组(即对照组402份)和干预组(实验组1 996份),进行目标监测,多部门、多专业联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培训等,对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分析,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1 996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使用抗菌药834例,使用率41.78%;用药频次前三位的是:五水头孢唑啉410例(52.03%)、头孢呋辛254例(32.23%)、头孢替安18例(2.28%);单一用药829例(99.4%),二联用药5例(0.60%);术前0.5~2.0 h给药640例,术前给药时机合理率76.74%;疗程合理615例,用药疗程合理率73.74%.结论 围术期用药日趋合理,多科堂联合的综合干预措施安全、有效,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力度,选用性价比高的抗菌药物,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滕凤兰;于先合;陶红;简鸿琇;陈高勇;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ⅣA)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68例射频消融术治疗ⅣA患者术中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结果 68例患者中,61.8% (42/68)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右心室来源,38.2%(26/68)为左心室来源.右心室来源的患者以流出道多见,射频消融术的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0.5% (38/42),手术后1月内复发率为2.6% (1/38);左心室来源的患者以流入道多见,射频消融术的手术即时成功率为92.3%(24/26),手术后1月内复发率为4.2% (1/24).68例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2例(2.9%),均为心包填塞,经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无房室传导阻滞、瓣膜损伤和死亡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捷、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唐尔闻;刘浩;钟国强;文伟明;李金轶;陈伟;曾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肠镜检查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及活检病理诊断为大肠癌患者3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年龄、部位、病理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多表现为便血、腹痛、大便性状改变和腹部包块等;男女平均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中以40岁以后检出率逐渐增多,60~ 69岁及70~79岁为高检出率年龄段;直肠是大肠癌多发部位;结肠镜下表现为隆起型225例(68.6%)、溃疡型71例(21.6%)、浸润型32例(9.8%);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多.结论 结肠镜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结直肠黏膜的病变状况,结合活检病理诊断,有助于确定肿瘤的类型、分期,对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谢月萍;蒋健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与同期开腹手术治疗的5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1例输卵管峡部妊娠患者因术中剥离面止血困难中转开腹手术,其余手术均腹腔镜下顺利完成,开腹手术组均顺利完成.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华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众多方法中,同步放化疗已由国内外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在提高治疗疗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同步放化疗的主要研究热点为化疗方案、周期和强度的选择及放疗技术的改进.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单纯放、化疗比较有所增加,但可耐受.
作者:石成良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