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罗三彤;赵顺吕

关键词:足踝, 皮肤软组织缺损, 自体皮瓣移植,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辨
摘要: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21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7 ~68岁,平均42岁.创伤17例,烫伤感染4例.结果 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另外2例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或再清创予直接缝合封闭愈合.全部软组织缺损创面均得以修复,术后经6个月至5年随访,皮瓣外形及足部功能满意.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高倍多媒体显微仪检测沙眼衣原体及支原体的可靠性研究

    目的 探讨超高倍多媒体显微仪直接镜检法在检测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上的可靠性.方法 取女性宫颈分泌物直接涂片后置于超高倍多媒体显微仪(MMDI)镜下直接观察涂片,抽取MMDI支原体、衣原体阳性标本及阴性标本各132例,再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以PCR为“金标准”分析MMDI的检测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纳入实验的132例超高倍显微仪镜检阳性的标本中,PCR-荧光探针法显示CT阳性者12例,UU阳性者59例,36例为CT和UU均阳性,25例为PCR阴性;132例MDDI检测为阴性的样本其PCR-荧光探针法检出CT或UU阳性4例.结果判定改为支原体、衣原体是否阳性后,MMDI和PCR结果经成组卡方检验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有很好的相关性.以PCR作为金标准,264例结果分析MMDI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的方法学性能,得MMDI的灵敏度为96.40%,特异度为83.66%,阳性结果预期值为81.06%,阴性结果预期值为96.97%.总有效率为89.02%.结论 超高倍多媒体显微仪直接镜检法(MMDI)在快速筛查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上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尤其是在支原体、衣原体的排除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MMDI技术能对分泌物的整体微生态状态进行评价,为疾病诊断提供全面的病理信息;MMDI技术在区分衣原体、支原体上尚存在不足,对于MDDI筛选出的支原体、衣原体阳性标本可通过PCR进一步鉴定.

    作者:陈巧佩;李颖丰;倪少娟;唐玉群;周春浪;佘尚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半月板囊肿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囊肿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21例半月板囊肿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囊肿切除,同时根据半月板损伤情况行半月板缝合或部分切除,并采用Lysholm评分在术前、术后对膝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36个月,未见囊肿复发及明显术后并发症.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71.3±5.6)分,术后显著增高到(94.8±3.2)分,术后膝关节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增幅(P<0.05).结论 通过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囊肿,不仅对膝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并且保留了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优势.

    作者:唐欣;朱云峰;郝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治疗肺癌的护理

    目的 观察总结中心型肺癌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高频电刀术的安全性、有效率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 8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在支气管纤维镜直视下行高频电切术;切割、烧灼,使用活检钳取出碎块及焦痂,直至管腔通畅.术后观察各组病例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的有效率.结果 82例患者发生意外情况或并发症为0例,其中显效60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能迅速、有效、安全地消除支气管内癌灶.

    作者:梁飞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个性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研究

    目的 评价所设计的个性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案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无角膜屈光手术适应证的高度近视患者分为三组:①年龄小于40岁不合并有白内障的高度近视患者,这部分病人接受有晶状体眼的Artisan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0例40眼),进行术后早期及远期视觉质量评价、术后远期并发症评估等;②合并有白内障的超高度近视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Bigbag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例37眼),进行临床效果评价;③合并有白内障而近视度数较低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低度数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rray 25例31眼,IQ Restor13例26眼),完成术后视力、对眼镜依赖程度评估等.结果 Artisan植入组术后裸眼视力提高,视觉效果良好,远期观察安全;Bigbag植入组患者获得良好的术后视力,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低于文献报道的其他低度数人工晶状体;低度数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应用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视觉效果良好,临床满意度优秀.结论 个性化植入人工晶状体可以使不同条件的高度近视患者在获得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兼具了安全稳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靳荷;范梓晰;李霞;梁皓;谭少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老年性颅脑外伤中的预判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老年性颅脑外伤中的预判应用.方法 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20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动态观察颅内压值,同时动态CT复查.结果 颅内压有增高趋势的,或者持续增高者,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范围均有不同程度扩大.结论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安全、简便、可靠,能够早期判断病情的变化,对下一步的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

    作者:钟向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数字化全景口腔曲面摄影在口腔颌面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在口腔颌面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0例经Cranex D数字全景系统检查的口腔颌面疾病患者的成像方法与曝光条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对口腔全景曲面摄影胶片进行评级,其中优片255例,优片率为85%;良片43例,良片率为14.3%;合格片2例,合格片率为0.7%,无差片(没有废片),一次曝光成功率达100%.结论 数字化全景曲面断层摄影一次曝光即可全景显像,不仅成像速度快、所含影像范围广,且优片率高,曝光剂量低,具有高对比度、高分辨率以及低辐射特征,符合现代数字化诊疗趋向微创低辐射的检查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张建军;张进;何长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锰酸钾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伤口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高锰酸钾溶液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伤口及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1/2 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纱布湿敷15~ 20 min,用无菌敷料覆盖,每日3~4次.结果 14例患者中,8例治愈,5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 高锰酸钾溶液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伤口及褥疮,可有效清除局部炎症,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梁剑清;万水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炎的腹腔镜本科实习教学实践

    目的 比较腹腔镜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在普通外科本科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两组入学考试成绩、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差异的本科学生,分为腹腔镜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各25人,对比两组之间的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情况.结果 参与腹腔镜教学法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学习兴趣各方面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腹腔镜技术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方法教学,应提高腹腔镜外科技术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

    作者:雷宇;蔡小勇;黄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胸腺五肽对宫颈癌免疫调节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胸腺五肽对于宫颈癌局部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方法 宫颈癌HeLa细胞无血清培养上清浓缩后,对其中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TGF-β1和VEGF进行定量,作为宫颈癌免疫抑制微环境模型,刺激正常志愿者的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结果 宫颈癌HeLa细胞培养上清导致正常志愿者淋巴细胞中免疫抑制性的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明显增多,树突状细胞成熟受阻,而于其中加入胸腺五肽后则使该现象逆转.结论 胸腺五肽在宫颈的局部应用可通过局部免疫调节,阻碍宫颈癌的进展,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李状;刘婵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索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9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发现护理问题,对其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例术后死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28.3 h,ICU监护2.7d,住院时间平均14.6 d,其余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一例死亡,心功能均维持在Ⅰ~Ⅱ级.结论 完善的护理措施,必要的护理指导,有效的术后随访,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达到较好的远期预后.

    作者:李细森;郑宝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管重建术对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

    目的 探讨血管重建术对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作用机制.方法 将颈动脉严重狭窄的107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血管重建)54例和对照组(药物治疗)53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搭火柴测验(Stick Test)对患者手术不同时期的认知能力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手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oCA总分、Stick Test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oCA总分、Stick Test评分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周MoCA总分、延迟回忆、注意力、Stick Test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MoCA总分、延迟回忆、注意力、Stick Test评分等方面评分上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狭窄会造成认知功能降低,血管重建术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贵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各种皮瓣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57例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手指掌侧V-Y推进皮瓣、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鱼际皮瓣、足趾侧腹皮瓣、足拇趾腓侧趾腹皮瓣、腹部带蒂皮瓣、足背皮瓣、上臂外侧皮瓣等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4例出现皮瓣缺血现象,2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局部坏死,3例出现不同程度伤口感染,均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者手部外观及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皮瓣对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进行合理修复,能获得良好的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张新颖;秦汉兴;赵国平;张立;欧娈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行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研究组行腹腔镜下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术中均应用垂体后叶素及氨甲喋呤,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联合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是安全、有效的,可用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的治疗.

    作者:陆庆春;甘精华;韦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胰腺广泛钙化误诊马蹄肾结石1例报告

    胰腺广泛钙化灶有误诊马蹄肾结石的可能,多层螺旋CT已成为胰腺钙化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作为上尿路结石与胰腺钙化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封景;王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普外科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急腹症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止痛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止痛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止痛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蒙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透明帽辅助胃镜在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ERCP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透明帽辅助胃镜在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的ERCP内镜治疗经验.方法 11例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胆管疾病患者选择透明帽辅助胃镜ERCP,插管成功者行EST和(或)EPBD、ENBD、ERBD及EMBE等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在毕罗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均插管造影成功(100%),其中9例胆总管结石分别行EST 7例、EPBD 2例,胆总管结石取净率100%;胆管癌1例行EMBE,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1例行ERBD,均顺利完成.ESD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例,未发生胰腺炎、消化道穿孔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透明帽辅助胃镜在毕罗Ⅱ式合并胆管疾病的ERCP诊治中有助于空肠袢内的进镜,便于胆管插管及结石的清除,提高ERCP的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相波;宋玉琼;费洪江;林淑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输尿管镜对妊娠期单侧输尿管结石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治疗妊娠期单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诊断为妊娠期单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31例,结合患者病情及患者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其中输尿管镜治疗组(试验组)16例行输尿管镜检查术,术中根据情况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或双J管置入术,保守治疗组15例行保守治疗(包括多饮水,使用黄体酮、抗生素、解痉止痛等药物),术后评价症状改善情况、结石治疗效果、分娩情况(有无先兆流产或早产)等.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60.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试验组所有患者均未再次出现肾绞痛;对照组有3例再次出现肾绞痛.试验组有3例分娩后再次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1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石排出治愈,1例出现早产;对照组有5例分娩后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2例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出现先兆流产1例,早产2例.结论 输尿管镜对妊娠期单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确切,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特点,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华刚;李刚琴;周文贵;陈玉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后路微创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应用腰椎JOA评分系统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评价术后早期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8 ~ 26个月,JOA评分术前为(13.42±3.26)分,术后3个月为(24.53 ±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为(25.58±5.35)分,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8%,本组优71例,良19,可6例.结论 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创伤小、成本低、不破坏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微创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德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6层螺旋CT平扫在门诊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平扫在门诊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门诊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而行泌尿系B超、尿路平片(KUB)检查,均未能明确发现结石的患者应用16层多层螺旋平扫,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MIP及三维重建等后处理获得成像观察.结果 单侧输尿管结石4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6例,10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5例为中段结石,21例为下段结石,合并患侧输尿管积水24例,结石直径3~11 mm,2例患侧输尿管轻度迂曲畸形;可疑输尿管结石4例,后经CT尿路造影(CTU)证实为输尿管结石2例,未发现结石2例.结论 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层厚薄和图像质量高等优点,能多平面、多方位三维立体显示泌尿系情况,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覃智标;雷华;黄瑞旭;邓德茂;黄增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镍钛聚髌器及AO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移位髌骨骨折

    目的 比较镍钛聚髌器与AO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移位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移位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AO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实验组给予镍钛聚髌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末次侧膝关节疼痛及切口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1%,膝关节活动优良率为90.5%,膝关节面复位优良率为92.7%;对照组在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3.3%,在膝关节活动优良率为85.7%,膝关节面复位优良率为8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镍钛聚髌器治疗移位髌骨骨折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术后恢复较好.

    作者:杨其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