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层螺旋CT平扫在门诊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覃智标;雷华;黄瑞旭;邓德茂;黄增超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 阴性结石, 计算机体层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平扫在门诊输尿管阴性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门诊高度怀疑输尿管结石而行泌尿系B超、尿路平片(KUB)检查,均未能明确发现结石的患者应用16层多层螺旋平扫,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MPR、MIP及三维重建等后处理获得成像观察.结果 单侧输尿管结石40例,双侧输尿管结石16例,10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25例为中段结石,21例为下段结石,合并患侧输尿管积水24例,结石直径3~11 mm,2例患侧输尿管轻度迂曲畸形;可疑输尿管结石4例,后经CT尿路造影(CTU)证实为输尿管结石2例,未发现结石2例.结论 16层螺旋CT具有扫描速度快、范围广、层厚薄和图像质量高等优点,能多平面、多方位三维立体显示泌尿系情况,对输尿管阴性结石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踝关节融合术12例临床报告

    目的 探讨关节镜在踝关节融合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选择创伤性关节炎患者9例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例,应用关节镜技术行踝关节融合术,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清除增生的滑膜组织,刮除胫距关节表面软骨及硬化骨质,并在透视机监视下以两枚空心螺钉固定踝关节,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5~14个月,平均9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6个月复查X线均显示骨性融合,其中11例融合良好,1例融合欠佳,临床处理后骨性融合.术后患者恢复行走,踝关节无肿胀及疼痛,VAS评分及Kofoed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踝关节融合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斌;余进伟;郭甲瑞;陈旭;朱光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各种皮瓣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57例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手指掌侧V-Y推进皮瓣、指动脉侧方岛状皮瓣、鱼际皮瓣、足趾侧腹皮瓣、足拇趾腓侧趾腹皮瓣、腹部带蒂皮瓣、足背皮瓣、上臂外侧皮瓣等进行修复.结果 术后4例出现皮瓣缺血现象,2例出现皮瓣远端边缘局部坏死,3例出现不同程度伤口感染,均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患者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患者手部外观及关节功能均恢复满意.结论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皮瓣对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进行合理修复,能获得良好的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效果.

    作者:张新颖;秦汉兴;赵国平;张立;欧娈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T增强扫描中发生碘海醇渗漏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渗漏后的处理办法及护理.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多排螺旋CT,注射器选用西门子公司高压注射器增强,碘海醇给药量按1.5 ~2.0 ml/kg计,注射速率2.5~4.0 ml/s,时间为25~40 s,重点观察碘过敏反应的症状、体征等.结果 816例患者中发生外渗11例(1.3%),其中中等程度渗出8例,重度渗出3例,经过积极对症处理,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增强扫描中预防碘海醇外渗要在注射前做好预防措施,一旦渗漏要积极快速地进行有效处理,减少造影剂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作者:樊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后路微创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应用腰椎JOA评分系统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定评价术后早期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8 ~ 26个月,JOA评分术前为(13.42±3.26)分,术后3个月为(24.53 ±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为(25.58±5.35)分,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为93.8%,本组优71例,良19,可6例.结论 后路微创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创伤小、成本低、不破坏脊柱生物力学结构微创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德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普外科急腹症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急腹症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并发症、止痛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止痛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止痛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作者:蒙海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是指受精卵、滋养叶细胞种植于剖宫产(CS)后子宫瘢痕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同时是剖宫产术后一种罕见而危险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比例的增加,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随着妊娠进展可能导致阴道大出血或子宫破裂而切除子宫,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故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恰当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在该病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陈静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计算机导航系统在脊柱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系统在脊柱内固定术中应用时手术室护士的护理配合.方法 应用计算机导航辅助进行脊柱内固定术共93例,植入椎弓根螺钉462枚,对手术前后的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置钉准确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结果 术后经X射线摄片证实,置钉准确451枚,准确率达97.7%;手术室护士术中与手术者配合默契,手术医生满意率提高.结论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

    作者:骆如香;陈云超;苏庆娇;温秀芬;徐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在老年性颅脑外伤中的预判应用

    目的 探讨无创颅内压监测在老年性颅脑外伤中的预判应用.方法 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20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动态观察颅内压值,同时动态CT复查.结果 颅内压有增高趋势的,或者持续增高者,其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范围均有不同程度扩大.结论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无创颅内压监测安全、简便、可靠,能够早期判断病情的变化,对下一步的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

    作者:钟向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胰腺广泛钙化误诊马蹄肾结石1例报告

    胰腺广泛钙化灶有误诊马蹄肾结石的可能,多层螺旋CT已成为胰腺钙化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作为上尿路结石与胰腺钙化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封景;王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麻醉方式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全身麻醉(GA)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全身麻醉(GA)组各50例,连续监测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于手术前(T0)、截石位10 min(T1)、俯卧位10min(T2)记录各组数据.结果 截石位下,手术开始直至改俯卧位前,两组患者循环、呼吸无明显变化.在俯卧位后,CSEA组的血压和心率较手术前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A组的变化不大.结论 一般情况好、手术准备充分的患者,首选腰硬联合麻醉(CSEA)作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麻醉方式.预计手术时间长,患者呼吸、循环差或老年人,则选择全麻,其效果确切、循环干扰小,更显得安全可靠.

    作者:吴先华;吴志伟;高满意;黄燕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的糖代谢异常普遍地存在于多数肿瘤疾病中,糖酵解途径增强是肿瘤细胞物质代谢中主要的特点,但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基因转染技术的兴起,这一理论出现了一些新观点和进展.本文着重就肿瘤细胞糖代谢的特点、机制、糖代谢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及其他营养物质代谢混乱关系的新研究成果做一综述,并总结近年来肿瘤代谢的治疗情况.

    作者:莫显伟;赵伟;LIN Yuan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62%)(P<0.05);观察组妊娠率(32.0%)明显高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 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具有疗效显著、输卵管再通率高、术后妊娠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东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索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行冠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19例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变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发现护理问题,对其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结果 本组患者中有1例术后死亡,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28.3 h,ICU监护2.7d,住院时间平均14.6 d,其余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一例死亡,心功能均维持在Ⅰ~Ⅱ级.结论 完善的护理措施,必要的护理指导,有效的术后随访,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达到较好的远期预后.

    作者:李细森;郑宝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治疗肺癌的护理

    目的 观察总结中心型肺癌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进行高频电刀术的安全性、有效率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 82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在支气管纤维镜直视下行高频电切术;切割、烧灼,使用活检钳取出碎块及焦痂,直至管腔通畅.术后观察各组病例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的有效率.结果 82例患者发生意外情况或并发症为0例,其中显效60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纤支镜下高频电刀术能迅速、有效、安全地消除支气管内癌灶.

    作者:梁飞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声可视系统在早孕微管人流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可视人流系统在早孕微管人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早孕计划流产的孕妇4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是在超声可视人流系统引导下用微管行人工流产术(超导微管术),对照组则按传统方法用金属棒行人工流产术(传统人流术),观察两组扩宫情况、术时疼痛程度、术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2组均在术后2周、1个月复查.结果 观察组扩宫率、疼痛程度、术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导微管术具有直观性,无需或极少扩宫,术时无痛或微痛,术程时间短,流产效果完全,术中出血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人工流产术.

    作者:罗蔼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半月板囊肿的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囊肿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21例半月板囊肿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囊肿切除,同时根据半月板损伤情况行半月板缝合或部分切除,并采用Lysholm评分在术前、术后对膝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36个月,未见囊肿复发及明显术后并发症.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71.3±5.6)分,术后显著增高到(94.8±3.2)分,术后膝关节评分较术前有明显增幅(P<0.05).结论 通过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囊肿,不仅对膝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并且保留了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优势.

    作者:唐欣;朱云峰;郝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水肿及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对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脑出血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患者80例,采用高压氧治疗者44例为观察组,不采用高压氧治疗者3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h后无活动性出血时给予高压氧治疗30d,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段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脑水肿面积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时脑水肿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2周、4周时脑水肿面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微创术后早期给予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胡友珠;邹国荣;陈自平;邹志斌;谭秋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提高护理本科实习生科研能力的实践探索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参与临床科研课题研究实践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择手术室护理本科实习生50名,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25名.实验组实习生参与手术签署压疮知情同意书课题研究实践,术前与带教老师一起或独立评估病人皮肤情况,完成压疮知情同意书数据录入;术中按要求做好护理,术后根据病人皮肤情况进行护理,整理、分析统计数据;参与科研论文提纲的讨论、写作.对照组实习生不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按照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实习.结果 实验组中40%的实习生选择临床科研项目作毕业论文选题,较对照组实习生高28%;实验组自主撰写论文12篇,发表论文4篇,分别较对照组多8篇和3篇.结论 组织护理本科实习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实践,可以增强护理本科实习生的科研意识,激发他们创新性思维,提高科研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作者:张雪燕;温秀芬;陈云超;张晖;高虹;潘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95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密固达(Aclasta)药物治疗,分别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术前和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随访时间2个月~60个月,平均32.4个月.结果 手术时间为20 ~ 85 min(平均29 min),术中累计X线透视时间平均32 s,术中出血量为5~10 mL(平均7.5 mL),平均住院6d,均在术后1~2d佩戴腰围下床.术前第1天及术后1个月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Vas评分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密固达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创伤小、疗效肯定、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预防患者再发骨折风险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沛;陈思思;肖少雄;熊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行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研究组行腹腔镜下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术中均应用垂体后叶素及氨甲喋呤,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联合氨甲喋呤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是安全、有效的,可用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的治疗.

    作者:陆庆春;甘精华;韦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