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化技术在抗菌药物合理化应用中的作用

庞才滨

关键词:信息化,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 应用和管理
摘要: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品.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而中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药物严重的国家之一.2006~2007年度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表明,全国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其中外科患者比例高达97%.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抗菌药物在医院的使用率不超过30%,而美英发达国家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2%~25%[2].卫生部从2003年至今下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12个关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文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特别是2012年8月1日施行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4号),被称为史上严厉的抗菌药物管理法规.信息化技术在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使抗菌药物监管和应用水平明显提升.现就国内外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监测管理的概况综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DHS、LCP与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使用动力髋部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5例使用DHS、27例使用LCP和24例使用PFNA小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术后疗效.结果 76例获得随访,随访8 ~36个月,平均随访18.8个月.LCP组和PFNA组在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方面PFNA组优于DHS组、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DHS、LCP和PFNA内固定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LCP和PFNA的临床疗效优于DHS.

    作者:覃小武;韦东;李林峰;蒙向铖;张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原位回肠重建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作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疗法,腹腔镜下施行全膀胱切除并在原位用回肠重建新膀胱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肠管暴露时间短、尿道括约肌损伤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患者生活质量高等诸多优点[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医生在腹腔镜下施行全膀胱切除并在原位用回肠重建新膀胱手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例数逐渐增多,一方面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另一方面随着围手术期护理技术的提高,患者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取得满意效果,表明围术期护理质量对治疗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重建新膀胱术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护理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黄英凡;卢杏新;许献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明胶海绵预防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后硬脊膜外瘢痕粘连的研究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明胶海绵预防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后硬脊膜外瘢痕粘连的疗效.方法 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22例随机分成A、B两组各61例,A组行减压术后用地塞米松明胶海绵覆盖硬脊膜囊,B组只进行减压术而不用地塞米松明胶海绵覆盖硬脊膜囊;定期随访,以Macnab优良率、硬脊膜外瘢痕粘连等指标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 A组优良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神经根粘连少于B组,统计学上有极显著意义(P≤0.001),而且直腿抬高试验明显改善,功能恢复较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明胶海绵浸泡地塞米松后覆盖于腰部手术后硬脊膜囊上,既可起到止血的作用,又可有效预防硬脊膜外瘢痕粘连,预防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并发症较为满意.

    作者:张文作;罗小珍;陈东;曾业龙;宁世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老年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发生精神障碍(POP)的老年病人的影响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312例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老年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低氧血症、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等临床资料和术前焦虑自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统计分析术后POP与上述因素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 本组25例患者术后出现POP,占同期老年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8.01% (25/312).POP的发生与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低氧血症、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有关.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精神障碍症状消失,治愈出院.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精神障碍(POP)的老年病人,其发生与老年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低氧血症、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有关,加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预防低氧血症,避免使用引起精神障碍的药物,控制血压和血糖,可以减少POP的发生.

    作者:潘小清;罗捷;王坚;余小祥;周大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微波加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加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按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微波加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微波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膝关节HSS量表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经2个疗程治疗后,其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及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组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加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能明显减轻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活动功能.

    作者:肖展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的观察研究

    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反应.方法 开腹行直、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在BIS监测下以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导,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诱导;Ⅱ组仅以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导恒速推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诱导.记录入室静卧10 min(T0)、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 min(T3)、3min(T4)、5min(T5)的HR、SBP、DBP;并测定上述时点血糖(Glu)及血浆皮质醇(Cor)浓度变化.结果 T1、T2时两组HR、SBP、DBP明显低于T0时(P <0.05);T3、T4时Ⅰ组SBP、DBP明显低于Ⅱ组,HRⅡ组明显快于Ⅰ组(P<0.05);T2时两组Cor浓度明显低于T0时(P<0.05),T3、T4时Ⅱ组Cor浓度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BIS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应用于开腹行直、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能较好地控制麻醉深度,降低插管应激反应,维持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作者:刘小青;马利;黄中华;胡彦艳;包延丽;梁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呼吸循环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LO)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应激反应轻、机体扰乱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在成年患者中广泛应用,在幼小儿童中的应用尚未普及.由于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人工气腹和手术体位特殊,可导致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等一系列生理改变,加之小儿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给术中管理带来许多困难.目前,人工气腹首选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O2),气腹可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加(高碳酸血症)和腹内压(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增高,由此可导致一系列生理改变,本文就围术期CO2气腹对小儿呼吸循环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郑剑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腕关节外伤的螺旋CT诊断分析

    腕关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中间关节和下尺桡关节,三个关节总称为腕关节,是人体结构中复杂的关节.腕关节外伤在临床上非常多见.X线平片由于有良好的空间分辨能力,是腕关节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在多个投照体位上都会有骨质的重叠.而螺旋CT扫描技术发展已非常成熟,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能力,而且图像后处理功能强大,能很直观地看到骨折的部位、类型等,对避免误诊和漏诊有重要的作用.我院对收治的X线片不能明确诊断腕骨骨折或怀疑存在多块腕骨骨折的27例腕关节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微创抽吸法除腋臭100例临床分析

    腋臭的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各种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微波治疗等物理治疗,但其复发率高,不能根治,重度腋臭病人仍需手术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美容意识的提高,腋臭病人多选择较小瘢痕的微创手术治疗[1].我科采用微创抽吸法治疗腋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应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对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手术前后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变化.方法 将56例腹股沟斜疝的患儿随机分为腹腔镜组(L组)与传统手术组(T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前1d、术后8h、24h、48 h外周血CRP值.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8hCRP均明显高于术前,并且传统手术组高于腹腔镜组;术后24h,腹腔镜组已经下降,而传统手术组仍然高于术前;术后48 h,两组血清CRP回落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引起CRP的变化较小,故对患儿机体的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杨桦;吴鸿根;吴东波;邓洪强;黄红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研究

    东方民族普遍认为,女性的椭圆形脸是美丽、温柔和妩媚的象征.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呈现凹陷、萎缩、消瘦、皱纹形成、皮肤松弛等一系列面容老化,主要原因是人体面部脂肪组织量的不断下降或深层软组织结构松弛下垂,肌肉及其附着区结构进行性萎缩.要想重返青春,关键是要恢复面部体积.应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面部达到丰满塑形效果,移植后形态和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受区手感自然,皱纹得到明显改善,年轻化得到平衡,是面部嫩肤术治疗领域的趋势.现就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在面部美容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呋喃西林滴鼻液合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酒渣鼻的疗效观察

    酒渣鼻又叫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多发于中年人面部和鼻部,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局部血管舒缩神经失调导致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有关,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嗜酒、辛辣、高温及寒冷刺激、情绪激动、内分泌失调均为致病因素.红斑期酒渣鼻是酒渣鼻各期分型中的早期,表现为颜面中部皮肤潮红,伴随发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有脓疱.我科应用呋喃西林的滴鼻液外搽配合口服盐酸多西环素治疗92例酒渣鼻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阴式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阴式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腹式组比,阴式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但腹式组剔除肌瘤数量较多、重量教阴式重,盆腔感染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阴式具有创伤小、无瘢痕、术中出血少、时间短、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点,但腹式适应证更为广泛.

    作者:曾小燕;宋秀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包括Neer两部分及三部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肱骨近端两部分和三部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通过肩关节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并应用ASE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评分、SST问卷评估以及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 共有12例患者获得随访,1例因内科基础病死亡.随访短18个月,长23个月,平均14个月,骨痂生长在术后6~12周出现.患者均未出现肱骨头坏死.但有3例三部分骨折患者出现大结节骨折块移位约0.5 cm.术后患肩活动度好,疼痛VAS评分平均为(1.95 ±0.55).9例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估为优良.结论 肱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两部分和三部分骨折可以达到微创治疗目的,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袁明武;张晓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滤器置放预防及治疗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滤器置放在预防与治疗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该院11例导管相关性U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行彩超及静脉造影确诊.应用抗凝、放置上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置管溶栓等治疗.结果 本组11例UEDVT患者均拔管成功,术后均未发生急性肺栓塞,随访2年,1例死于原发肿瘤,其他10例均无栓塞后综合征、滤器相关性并发症等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对导管相关性UEDVT患者,只要掌握滤器置放指征、手术技巧、器材选择等,能够有效防止急性肺栓塞,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

    作者:易小宇;余雷;刘智勇;覃汉德;冯智博;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在严重肝外伤救治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DCO)在救治严重肝外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重度肝外伤患者60例,其中30例行控制性手术,设为A组;另外30例行传统规则性肝脏损伤手术,设为B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ICU监测指标:pH值、体温、PT、APTT及术后ARDS、MODS、DIC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两组术后pH值、体温、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RDS B组(6例)多于A组(1例);MODS B组(15例)多于A组(1例);DIC B组(15例)多于A组(1例);B组死亡(19例)多于A组(1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实施损伤控制性肝脏手术能有效救治重度肝外伤患者的生命,大大降低死亡率.

    作者:林荣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持续微泵滴入气道湿化液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止使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部炎症,这是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可直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治疗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院内感染病死率增高.我们对部分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持续微泵滴人气道湿化液,明显地降低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报告如下.

    作者:黄源雄;罗小珍;黄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全麻插管组(A组)和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40例,观察不同麻醉方法下小儿在切皮前、切皮时、气腹时、气腹后20 min、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时记录患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入PACU滞留的时间.结果 与切皮前相比,切皮时、气腹时、气腹后20 min的MAP和HR波动幅度A组较B组大(P<0.05),术后A组较B组在PACU滞留的时间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术后躁动发生明显增加(P<0.05).结论 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而平稳,并发症的发生减少.

    作者:陈淼岚;周瑞仁;唐小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Ⅰ期治疗结石合并脓肾的护理观察

    脓肾又名肾积脓,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肾化脓性感染,以上尿路结石引起梗阻、继发感染为常见,肾组织广泛性破坏,致使全肾形成一脓囊而功能丧失,严重者需行脓肾切除[1].以往对结石合并肾积脓的治疗多是先行肾穿刺造瘘引流,待症状改善后再行手术取石,主要是为了预防脓肿扩散导致败血症.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术后出现败血症的报道[2].随着微创手术发展以及高效碎石技术的不断改进,使经皮肾镜Ⅰ期治疗结石合并脓肾成为可能.我科从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36例结石合并脓肾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Ⅰ期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燕芳;王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农民工尘肺并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体会

    自发性气胸是尘肺病的常见并发症,具有发病突然、症状重的特点,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农民工尘肺1 183例,其中35例在我院住院期间并发自发性气胸,经过及时救治与护理,患者病情均缓解,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耘;黄坚芳;林慧玲;林锦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