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许承志

关键词:颅内血肿, CT定位, 微创清除术
摘要:我院2003年5月至2011年3月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颅内出血60例,均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在CT定位引导下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类癌1例报告

    胃类癌临床罕见,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标准,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腹腔镜手术的迅速发展,微创技术开始应用于胃类癌的治疗.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胃类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历简介患者,女,35岁,体重60 kg.上腹部隐痛4年,伴恶心、泛酸、嗳气,口服制酸药后可缓解,无腹泻.

    作者:宁麒铭;张海添;陆云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声带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是发生于一侧声带前中部边缘的表面光滑的息肉样组织,多为一侧单发或多发,呈灰白色半透明样或红色小突起,常随呼吸上下移动,影响发音,大者可阻塞声门发生呼吸困难.成年人出现声带息肉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炎雾化吸入,并注意保护嗓子、正确发音方法和避免过度用嗓,可防止复发.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实施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105例,经过术前术后的宣教工作和精心治疗及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韦连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综合手术室护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手术室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室,也是工作任务繁重、难适应的场所,其工作环境、性质、节奏、护理技术操作与病房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其服务的对象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弱势群体,是一个全能科室.而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有关手术室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求他们在有限的2~3周的学习时间内尽快熟悉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及性质,掌握常见手术的基本配合方法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有些护生产生胆怯、恐惧心理.

    作者:韦敏玲;梁建华;张雪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R系统与屏/胶组合摄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CR系统与传统屏/胶组合摄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检查方法、成像质量和诊断价值对比.方法 随机抽取近几年在该院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患者34例,分别在CR系统与传统屏/胶组合摄影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并对所有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传统屏/胶组合因图像质量欠佳无法做出相对准确的统计,CR系统对34例病例共68条输卵管可以清楚统计:通畅24条,通而不畅7条,近端阻塞16条,远端阻塞21条.结论 CR系统作为替代传统屏/胶组合成像的一种技术,具有可与普通X线照片(传统屏/胶组合摄影)无法相比拟的成像质量和信息量.

    作者:黄迪开;谭莉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镜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研究进展

    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在早期的报道中,其发生率高达50%,引起的死亡率达到25%~30%.随着器官选择、保存和胆道标准化重建技术的提高,胆道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仍存在一定的发生率,目前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25%.主要包括胆管狭窄、胆漏、铸型、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致死率达到10%.

    作者:胡榜利;杨光;韦潇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十二指肠瘘的诊断和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十二指肠瘘(duodenal fistula)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分内瘘和外瘘,外瘘又可分为残端瘘和侧壁瘘,可引发机体全身和局部病理生理紊乱.目前对于该病还没有很好的诊治手段,其病死率在目前仍高达25%以上[1].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包括医源性、创伤性和合并其他疾病,其中医源性约占80%,其次是创伤约占10%,其他较少见的原因为肿瘤、结核、克罗恩病及放射性等病理因素.

    作者:林荣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意外拔管的风险管理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为颅内血肿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1],其以创伤小、愈合快、费用低等优点成为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术后病人不仅头上有多条脑室引流管,大部分还留置有胃管、尿管、气管套管及深静脉置管等,并且置管时间长,多为1周以上,增加了护理难度.病人的躁动、意识不清,是意外拔管的高危群体,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增加了病人的不适,甚至威胁到病人的生命.我科2009年6月以来采用系统的管道风险管理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进行管道护理,明显降低了病人拔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金;卢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异常对高血压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异常对高血压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6例经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且均大于5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将患者分为杓型组28例、非杓型组48例,使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测定两组左室各壁的平均峰值收缩期应变率(mPSSR).结果 非杓型组mPSSR比杓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未降低时,非杓型组患者局部收缩功能明显降低,提示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异常对早期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张芳;何涛;张棣;王庆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CIN及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行LEEP治疗的115例CIN患者,其中89例伴高危型HPV感染,术后3个月行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高危型HPV-DNA负荷量检测,并定期随访2年.结果 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1.30%.LEEP术后低HPV负荷组CIN转归优于高HPV负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高危型 HPV负荷量转阴率85.39%.结论 LEEP可以有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同时可以明显降低宫颈HPV负荷量.

    作者:廖丽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环孢素预处理对同种带瓣主动脉移植后钙含量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探讨环孢素预处理对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移植后钙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4周龄的白兔50只(取带瓣动脉)为供体,体重0.30~0.35 kg;8周龄白兔50只,体重3.00~3.50 kg,随机分2组为受体,25只(环孢素预处理移植带瓣主动脉)实验组,25只(环孢素预不处理移植带瓣主动脉)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8周取出血管测定CD25和CD40的表达,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组织钙含量.结果 ①对照组CD25和CD40表达水平的高峰在移植后2周,此后逐渐回落,实验组在移植后2~4周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实验组在2、4、8周3个不同时间点的钙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移植后使用环孢素抑制了早期的免疫排斥反应,降低了同种带瓣血管的钙化程度.

    作者:罗程;郑宝石;何巍;冯旭;雷宾峰;彭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院120例胎儿进行了产前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结果 以上120例胎儿中共存在10例心脏畸形患儿,检测出有9例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漏诊1例,漏诊患儿为房间隔缺损,在出生后经过超声心动图复查核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在产前发现大多数的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对于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具有意义.

    作者:殷红霞;刘江泽;陈海燕;罗丽;李华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我院2003年5月至2011年3月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颅内出血60例,均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在CT定位引导下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承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血尿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病人排尿困难,需留置尿管来引流尿液.而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并伴有各种基础病,免疫力低下,长期留置尿管出现多种并发症的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在插管和留置过程中出现血尿,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我科2008年至2011年应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或留置,有15例出现肉眼血尿,现将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陆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颈椎后路微创手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中西医护理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对于诊断明确、症状和体征典型的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急诊行微创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同时行减压及颈椎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而不是先行保守治疗,才能及时解除颈髓受压,大限度地恢复脊髓功能[1].颈椎后路内窥镜辅助下侧方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减压术是在术中将内窥镜代替显微镜,行颈椎后路侧方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管减压的手术,是目前治疗颈椎病有效、可靠而微创的方法之一.

    作者:韩兴凤;李美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B超引导下粗细活检针行肾活检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用16G和18G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B超引导下肾活检的取材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6例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18G针者110例,另一组使用16G粗针者86例.对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肾活检所获肾组织的肾小球数量及术后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粗、细活检针组取得的组织肾小球数分别为 28.16±12.23 及16.18±7.56,粗针组多于细针组(P<0.05);②肉眼血尿发生率粗针组为3.49%,细针组为1.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周血肿发生率粗针组为10.47%,细针组为6.36%,粗针组高于细针组(P<0.05).结论 16G粗针肾活检取材效果优于18G细针,但肾周血肿发生率高于细针组,应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活检针.

    作者:杨桢华;伍巧源;霍冬梅;王成玉;黎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研究进展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及较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本文对MPCNL的发展及通过经皮肾镜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毕革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1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资料,比较单发肌瘤组和多发肌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析不同类型肌瘤组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 除1例阔韧带肌瘤靠近子宫动脉中转开腹外,119例腹腔镜手术成功.腹腔镜术中出血(89.2±3.8)mL,手术时间(110.4±35)min.单发与多发肌瘤组间手术时间分别为(99±32)min和(119±42)min、术中出血量为(86±32)mL和(99±42)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浆膜下肌瘤组术中出血量(54±32)mL低于肌壁间肌瘤组(103±82)mL和阔韧带肌瘤组(121±62)mL,手术时间分别为(110±32)min和(112±434)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浆膜下肌瘤更易于手术.

    作者:陈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B超引导下经腹穿刺硬化治疗卵巢良性肿瘤53例报告

    目的 探讨卵巢良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5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在 B超引导下经腹行肿瘤穿刺、抽液并注入无水乙醇.结果 53例穿刺抽液注药成功.穿刺后经1、3、6个月的复查,治愈51例,治愈率达92.23%;另2例手术治疗证实为多房性囊肿.治愈的51例继续随访,3例在3年内复发,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结论 B超引导下经腹穿刺硬化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定位准确,患者依从性高,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费用少,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63.64%(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能同时发现和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复位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曾业龙;陈东;张文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无痛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内痔、混合痔65例

    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应用无痛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各期内痔、混合痔患者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5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 18~78岁,平均(48±2.5)岁,病程1周至30年.

    作者:余绪锋;黎振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