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迪开;谭莉平
手术室全期护理是护理人员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针对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要,提供患者在手术前、中、后期的各项专业及持续性的护理活动[1].我科2010年 1月至2011年12月配合18例腹腔镜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进行手术室全期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俊;许家丽;梁宁;蒙慧华;彭奎珍;何英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良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更加重视子宫的生殖功能及器官的完整性,选择微创腹腔镜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日益增多.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更重要的是维持了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影响小,有利于术后的身心健康.
作者:雷东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十二指肠瘘(duodenal fistula)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分内瘘和外瘘,外瘘又可分为残端瘘和侧壁瘘,可引发机体全身和局部病理生理紊乱.目前对于该病还没有很好的诊治手段,其病死率在目前仍高达25%以上[1].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包括医源性、创伤性和合并其他疾病,其中医源性约占80%,其次是创伤约占10%,其他较少见的原因为肿瘤、结核、克罗恩病及放射性等病理因素.
作者:林荣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声带息肉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是发生于一侧声带前中部边缘的表面光滑的息肉样组织,多为一侧单发或多发,呈灰白色半透明样或红色小突起,常随呼吸上下移动,影响发音,大者可阻塞声门发生呼吸困难.成年人出现声带息肉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炎雾化吸入,并注意保护嗓子、正确发音方法和避免过度用嗓,可防止复发.我科于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实施全麻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105例,经过术前术后的宣教工作和精心治疗及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韦连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多为单发性.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1],其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有密切关系,因此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采用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共4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明新周;明新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用16G和18G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B超引导下肾活检的取材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6例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18G针者110例,另一组使用16G粗针者86例.对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肾活检所获肾组织的肾小球数量及术后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粗、细活检针组取得的组织肾小球数分别为 28.16±12.23 及16.18±7.56,粗针组多于细针组(P<0.05);②肉眼血尿发生率粗针组为3.49%,细针组为1.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周血肿发生率粗针组为10.47%,细针组为6.36%,粗针组高于细针组(P<0.05).结论 16G粗针肾活检取材效果优于18G细针,但肾周血肿发生率高于细针组,应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活检针.
作者:杨桢华;伍巧源;霍冬梅;王成玉;黎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左向右分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以及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瑞舒伐他汀拮抗肺高血流性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机制.方法 36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分流给药组、分流组、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室肥厚指数(RVI)、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百分比(WA)的变化,TUNEL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分流给药组较分流组大鼠mPAP、RVI、WT、WA值均有所下降,分流给药组大鼠凋亡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明显增多,而bcl-2蛋白的表达减弱.结论 瑞舒伐他汀能明显抑制肺高血流性模型大鼠肺动脉压力升高及肺血管重构,而抑制大鼠肺组织中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是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黄维佳;覃家锦;何巍;戴霞;冯旭;郭建极;冼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少的优点,倍受患者青睐.尽管理论上LM是微创手术,但对于子宫本身仍是高度侵入性的操作,切开包膜暴露肌瘤、取出肌瘤、缝合修复肌壁三步均有难度,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风险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abdominal resection of myoma,TARM)[1].现报告2011年我院产科收治的2例LM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病例,以探讨LM导致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徐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加常规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肺部感染 11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 51例;对照组予抗炎、平喘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灌洗,观察两组患者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咳嗽、肺部湿啰音体征消失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加常规治疗肺部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文宁;张素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96个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72 h、6周、1年疼痛VAS评分、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后凸Cobb′s角变化,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骨折情况.结果 随访1年,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前、术后72 h、6周、1年VAS评分分别为7.53±1.21、3.21±1.30、3.01±1.06、2.54±1.10;ODI值分别为81±9.31、32.9±7.3、32.5±8.31、31.0±6.9,两项指标手术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X线片测量椎后突Cobb′s角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有11例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结论 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术后即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功能,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皮肤软组织缺损82例,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管道堵塞、维持管道通畅是治疗的关键.现就VSD管道堵塞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宏文;黄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用于老年人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ERCP术的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组(E组)和恒速输注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记录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Narcotrend指数(NI),并记录术中体动、呛咳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2时MAP和HR均低于T1,但E组下降的幅度比P组小,且在T2、T3、T4、T5时无明显变化;P组诱导后各时间点的RR和SpO2均低于诱导前,且低于同时间点的E组;两组患者的麻醉和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E组体动或呛咳和SpO2<9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 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麻醉用于老年患者ERCP术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周声汉;全守波;谢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也叫无菌性坏死,是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获得满意效果.近年来,我院针对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股骨头供血小血管阻塞、髓内高压、血流淤滞),应用介入治疗的方法直接从患髋股骨头供血血管内灌注溶栓,予活血化瘀、扩血管药物,以达到疏通股骨头微小血管、增加血流量、供养充足、修复坏死骨的目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莫深;林益良;梁丽芳;韦雪连;盛国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共49个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个动脉瘤中100%栓塞39个,95%栓塞 6个,90%栓塞3个,失败1个.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3例,脑栓塞1例.42例随访2~8个月无复发.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治疗创伤小,效果好,术中出现并发症也可当即处理,效果满意.
作者:龙飞;秦坤明;冯大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病人排尿困难,需留置尿管来引流尿液.而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并伴有各种基础病,免疫力低下,长期留置尿管出现多种并发症的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在插管和留置过程中出现血尿,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我科2008年至2011年应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或留置,有15例出现肉眼血尿,现将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陆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对8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2例为观察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4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68.7±18.2)min,对照组平均为(83.5±11.8)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平均为(36.8±14.8)mL,对照组为(46.5±21.7)mL,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观察组平均为(4.5±1.5)d,对照组为(7.5±2.5)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感染率低等优点,可作为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李富生;陈荣海;张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生物瓣膜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42 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接受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生物瓣置换术,其中心功能分级(NYHA )Ⅰ级15例,Ⅱ~Ⅲ级190例,Ⅳ级37例;心胸比例0.6~0.7者138例,0.5~0.6者55例,≥0.7者49例;合并心房颤动185例,合并糖尿病2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2例.行二尖瓣置换146例,其中三尖瓣成形36例;主动脉置换术2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置换49例;再次瓣膜置换25例.术后病人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结果 本组病人住院期间死亡10例,死亡率为4%(10/242),术后心率过缓3例,并发呼吸道感染10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肾功能不全3例.术后随访190例,死亡5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75例,Ⅲ级10例.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生物瓣膜置换效果良好,手术安全可行,尤其适用于重症瓣膜病变及巨大心脏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旭;何巍;郑宝石;谢晓勇;石俊杰;吴熙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伽玛刀(GK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0例PTN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行MVD治疗的23名,行GKS治疗的27名,对以上两组的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4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70个月不等.其中MVD组病人21例,GKS组病人25例.MVD组与GKS组的疼痛缓解总体疗效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MVD组的治愈率高于GK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D组的总缓解率高于GKS组,但是尚不能说明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一月内和三月内的疼痛缓解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D组半年内、一年内以及末次随访疼痛缓解率均高于GKS组,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VD组复发率(4.8%)低于GKS组(16.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结论 MVD及GKS均能缓解PTN.MVD的临床疗效和近期疼痛缓解率均高于GKS,可作为多数患者治疗PTN的首选.同时,对于基础情况差的高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手术或全麻的患者,GKS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朱留鑫;秦坤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约3%~6%的人伴发骨与关节结核,而脊柱结核约占骨与关节结核的48%,当脊柱结核发生在承重的下腰椎时,造成了脊柱失稳、脊髓神经损伤,是导致生活、劳动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脊柱结核的发病人数随肺结核的再燃有了增长的趋势.在手术治疗的选择上,适当入路及内固定对脊柱结核的治疗尤其重要,对下腰椎稳定性的恢复起到关键影响[1].我院2006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下腰椎结核患者28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同时进行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硕;周铁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支撑喉镜下联合鼻内镜实施声带显微手术,两镜联用能更有效发挥各器械的潜能,提高疗效.我科自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使用支撑喉镜下联合鼻内镜手术切除声带良性病变96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韦树春;吴长持;刘为纲;黄天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