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佳;覃家锦;何巍;戴霞;冯旭;郭建极;冼磊
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皮肤软组织缺损82例,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在使用过程中,避免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管道堵塞、维持管道通畅是治疗的关键.现就VSD管道堵塞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韦宏文;黄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梗阻的急诊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对279例输尿管梗阻患者行腔内置入双J管内引流,对其中152例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行一期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 术后患者均解除了梗阻,肾包膜下积液经内引流后得到了控制,肾功能不全患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急诊腔内手术留置双J管内引流,输尿管镜直视下碎石,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微创等优点,是解除输尿管梗阻首选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熊升远;阮同德;张京东;徐英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鼻饲管置入困难的危重患者于纤维支气管镜下协助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87例常规鼻饲管置入困难的危重患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和明视置入鼻饲管,统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1次成功者135例,无明显鼻咽部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纤维支气管镜明视置管52例,1次成功49例,3例改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成功.结论 对鼻饲管置入困难者,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明视导引置管,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而局部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作者:陈林;刘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外科基本技能是外科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术是外科诊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手术既是一种治疗,同时也是一种创伤,手术台上任何一丁点儿的疏忽都有可能牺牲一个病员的生命.所以,高等医学院校在临床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充分重视外科基本技能的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动作规范准确,理解每一个操作的要点,避免动作的随意性,尽量达到临床住院医生的要求,鼓励学生灵活地将各种基本操作融合于模拟手术中.
作者:莫安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我院2003年5月至2011年3月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颅内出血60例,均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在CT定位引导下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承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表面麻醉下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复明工程中的效果.方法 对342例350眼白内障患者行表麻下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疼痛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感、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共319眼(91.14%);术中偶感有轻度疼痛,可忍受并能配合手术顺利完成18眼(5.14%),总有效率达100.00%.无一例患者因疼痛无法承受手术而改行球后或球周麻醉.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1~0.3者43眼占12.29%,0.4~0.6者220眼占62.86%,0.6以上者87眼占24.86%.结论 表麻下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避免了相应的并发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质量较好,适宜于大规模复明行动中以白内障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
作者:钟珊;李莉;梁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共49个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个动脉瘤中100%栓塞39个,95%栓塞 6个,90%栓塞3个,失败1个.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3例,脑栓塞1例.42例随访2~8个月无复发.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治疗创伤小,效果好,术中出现并发症也可当即处理,效果满意.
作者:龙飞;秦坤明;冯大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及较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本文对MPCNL的发展及通过经皮肾镜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毕革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有发病急、病变快、高致死、致残的特点,其病死率为15%~25%[1],诊疗稍有延误或失当,将致残甚或致死.1963年Fogarty医师首次运用球囊导管成功摘取血管血栓,Fogarty取栓导管随之问世,微创取栓使动脉取栓变得简捷有效,使本病的救治成功率大幅度提升.然而囿于某些因素,围手术期的处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现就2006年3月至2012年2月我们治疗的11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邓柏杨;莫小勤;谭新华;钟世彪;李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高危型HPV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行LEEP治疗的115例CIN患者,其中89例伴高危型HPV感染,术后3个月行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及高危型HPV-DNA负荷量检测,并定期随访2年.结果 阴道镜下定位多点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1.30%.LEEP术后低HPV负荷组CIN转归优于高HPV负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高危型 HPV负荷量转阴率85.39%.结论 LEEP可以有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同时可以明显降低宫颈HPV负荷量.
作者:廖丽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96个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72 h、6周、1年疼痛VAS评分、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后凸Cobb′s角变化,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骨折情况.结果 随访1年,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前、术后72 h、6周、1年VAS评分分别为7.53±1.21、3.21±1.30、3.01±1.06、2.54±1.10;ODI值分别为81±9.31、32.9±7.3、32.5±8.31、31.0±6.9,两项指标手术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X线片测量椎后突Cobb′s角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有11例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结论 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术后即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功能,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R系统与传统屏/胶组合摄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检查方法、成像质量和诊断价值对比.方法 随机抽取近几年在该院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患者34例,分别在CR系统与传统屏/胶组合摄影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并对所有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传统屏/胶组合因图像质量欠佳无法做出相对准确的统计,CR系统对34例病例共68条输卵管可以清楚统计:通畅24条,通而不畅7条,近端阻塞16条,远端阻塞21条.结论 CR系统作为替代传统屏/胶组合成像的一种技术,具有可与普通X线照片(传统屏/胶组合摄影)无法相比拟的成像质量和信息量.
作者:黄迪开;谭莉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为颅内血肿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1],其以创伤小、愈合快、费用低等优点成为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术后病人不仅头上有多条脑室引流管,大部分还留置有胃管、尿管、气管套管及深静脉置管等,并且置管时间长,多为1周以上,增加了护理难度.病人的躁动、意识不清,是意外拔管的高危群体,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增加了病人的不适,甚至威胁到病人的生命.我科2009年6月以来采用系统的管道风险管理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进行管道护理,明显降低了病人拔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金;卢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院120例胎儿进行了产前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结果 以上120例胎儿中共存在10例心脏畸形患儿,检测出有9例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漏诊1例,漏诊患儿为房间隔缺损,在出生后经过超声心动图复查核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在产前发现大多数的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对于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具有意义.
作者:殷红霞;刘江泽;陈海燕;罗丽;李华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56例,其中内镜治疗相关性消化道出血108例,非内镜治疗相关性消化道出血248例.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根据出血方式选择钛夹、黏膜下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氩离子凝固术(APC)或局部喷洒8%去甲肾上腺素止血治疗.结果 356例患者中即时止血成功350例(98.31%),术后2周内再出血14例(3.93%),再次内镜下止血成功9例(2.52%),11例(3.08%)内镜下止血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内镜治疗总有效率为96.91%(345/356).11例内镜止血失败患者的出血原因均为动脉出血.结论 内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动脉出血有可能影响内镜止血效果,应及时转外科治疗,以免失去抢救时机.
作者:于冰;唐星火;吕小平;韦荣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人体脊椎受到外界不同因素或外力的作用,引起组织或解剖上的破坏并出现局部症状或全身反应,常表现为脊柱骨折、脱位等,严重的脊椎骨折、脱位可使脊神经受压、挫裂或横贯伤,造成部分或高位截瘫,甚至死亡的危险.因此,对疑有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正确判断伤情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现场救护,确保搬运方法正确,避免救护和转送不当造成脊髓继发性损伤,减少截瘫和死亡发生率.
作者:农丽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伽玛刀(GKS)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0例PTN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行MVD治疗的23名,行GKS治疗的27名,对以上两组的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有4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70个月不等.其中MVD组病人21例,GKS组病人25例.MVD组与GKS组的疼痛缓解总体疗效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MVD组的治愈率高于GK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D组的总缓解率高于GKS组,但是尚不能说明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一月内和三月内的疼痛缓解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D组半年内、一年内以及末次随访疼痛缓解率均高于GKS组,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VD组复发率(4.8%)低于GKS组(16.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7).结论 MVD及GKS均能缓解PTN.MVD的临床疗效和近期疼痛缓解率均高于GKS,可作为多数患者治疗PTN的首选.同时,对于基础情况差的高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手术或全麻的患者,GKS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朱留鑫;秦坤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多为单发性.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1],其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有密切关系,因此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采用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共4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明新周;明新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用于老年人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麻醉效果.方法 拟行ERCP术的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组(E组)和恒速输注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记录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Narcotrend指数(NI),并记录术中体动、呛咳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T2时MAP和HR均低于T1,但E组下降的幅度比P组小,且在T2、T3、T4、T5时无明显变化;P组诱导后各时间点的RR和SpO2均低于诱导前,且低于同时间点的E组;两组患者的麻醉和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E组体动或呛咳和SpO2<90%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 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泵注麻醉用于老年患者ERCP术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周声汉;全守波;谢建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用16G和18G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B超引导下肾活检的取材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6例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18G针者110例,另一组使用16G粗针者86例.对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肾活检所获肾组织的肾小球数量及术后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粗、细活检针组取得的组织肾小球数分别为 28.16±12.23 及16.18±7.56,粗针组多于细针组(P<0.05);②肉眼血尿发生率粗针组为3.49%,细针组为1.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周血肿发生率粗针组为10.47%,细针组为6.36%,粗针组高于细针组(P<0.05).结论 16G粗针肾活检取材效果优于18G细针,但肾周血肿发生率高于细针组,应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活检针.
作者:杨桢华;伍巧源;霍冬梅;王成玉;黎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