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饲管置入困难者行纤维支气管镜导引置管的临床应用

陈林;刘波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鼻饲管置管
摘要:目的 观察对鼻饲管置入困难的危重患者于纤维支气管镜下协助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87例常规鼻饲管置入困难的危重患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和明视置入鼻饲管,统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1次成功者135例,无明显鼻咽部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纤维支气管镜明视置管52例,1次成功49例,3例改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成功.结论 对鼻饲管置入困难者,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明视导引置管,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而局部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胆囊切除为临床常见手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胆囊切除的佳手术方法.由于微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逐渐应用于临床研究中[1].现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王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的细胞周期分布及侵袭能力之比较研究

    目的 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并比较两种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及侵袭能力.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两株细胞的周期分布情况;采用涂有Matrigel胶的Transwell小室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进行体外侵袭实验,通过检测穿过小室的相对细胞数量比较两株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SGC-7901在G0/G1期、S期、G2/M期的分布百分比分别为(63.74±3.40)%、(30.23±2.70)%、(6.03±0.70)%;MGC-803在G0/G1期、S期、G2/M期的分布百分比分别为(62.94±6.13)%、(28.67±7.76)%、(8.39±1.69)%,两胃癌细胞株对应的周期时相分布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SGC-7901和MGC-803穿过涂抹有Matrigel胶的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分别为65.67±6.03和94.5±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C-803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强于SGC-7901,而两株细胞在对应的周期时相分布情况则无明显差异.

    作者:马鹏飞;陈俊强;刘金禄;王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患者共49个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个动脉瘤中100%栓塞39个,95%栓塞 6个,90%栓塞3个,失败1个.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3例,脑栓塞1例.42例随访2~8个月无复发.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治疗创伤小,效果好,术中出现并发症也可当即处理,效果满意.

    作者:龙飞;秦坤明;冯大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度冷丁、非那根、局麻药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手术之一,常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进行,但全身麻醉风险大,费用昂贵,在基层不为一般患者所接受;而单纯的局部麻醉,因麻醉不充分,镇痛效果差,给患者带来痛苦.为此,我科根据患者和医院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度冷丁、非那根、局麻药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中联合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业武;张文华;吴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32例的介入治疗体会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也叫无菌性坏死,是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获得满意效果.近年来,我院针对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股骨头供血小血管阻塞、髓内高压、血流淤滞),应用介入治疗的方法直接从患髋股骨头供血血管内灌注溶栓,予活血化瘀、扩血管药物,以达到疏通股骨头微小血管、增加血流量、供养充足、修复坏死骨的目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莫深;林益良;梁丽芳;韦雪连;盛国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类癌1例报告

    胃类癌临床罕见,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标准,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随着腹腔镜手术的迅速发展,微创技术开始应用于胃类癌的治疗.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胃类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历简介患者,女,35岁,体重60 kg.上腹部隐痛4年,伴恶心、泛酸、嗳气,口服制酸药后可缓解,无腹泻.

    作者:宁麒铭;张海添;陆云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意义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 CIN)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反映了宫颈浸润癌发生中的连续性和进展性过程.因此及时发现并治疗CIN能对宫颈癌的发生起到预防的作用.采用宫颈锥切术对CIN患者兼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1].宫颈锥切术是一种妇产科中切除子宫颈的手术,呈圆锥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既可以作为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也能对宫颈病变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卢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B超引导下粗细活检针行肾活检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评价用16G和18G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B超引导下肾活检的取材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6例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18G针者110例,另一组使用16G粗针者86例.对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肾活检所获肾组织的肾小球数量及术后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粗、细活检针组取得的组织肾小球数分别为 28.16±12.23 及16.18±7.56,粗针组多于细针组(P<0.05);②肉眼血尿发生率粗针组为3.49%,细针组为1.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周血肿发生率粗针组为10.47%,细针组为6.36%,粗针组高于细针组(P<0.05).结论 16G粗针肾活检取材效果优于18G细针,但肾周血肿发生率高于细针组,应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活检针.

    作者:杨桢华;伍巧源;霍冬梅;王成玉;黎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镜下聚桂醇联合组织胶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分析

    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病死率达40%以上,而且生存者在一年内将再次出血,再出血率高达70%[1].临床治疗一般选择套扎、组织胶栓塞、硬化剂注射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胃静脉曲张较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危险性更大,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临床医生一般使用组织胶紧急止血,但并发症较多,费用昂贵,基层医院病人经济能力有限,往往放弃治疗或要求一次治疗即可达到满意疗效.

    作者:王品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对42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者,男27例,女15例,年龄64~85岁,体重43~78 kg,ASA分级Ⅰ~Ⅲ级.

    作者:赵亮阳;黄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前房维持器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的娩核处理

    白内障手术中的娩核处理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我们在小切口白内障术中采用前房维持器灌注下脱核,黏弹剂辅助娩核,植入人工晶体,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梁民;刘正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T定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临床应用

    我院2003年5月至2011年3月行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治疗颅内出血60例,均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在CT定位引导下进行血肿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承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良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妇女更加重视子宫的生殖功能及器官的完整性,选择微创腹腔镜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日益增多.子宫肌瘤剔除术不仅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更重要的是维持了子宫的生理功能,保持了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影响小,有利于术后的身心健康.

    作者:雷东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表麻下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复明工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表面麻醉下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复明工程中的效果.方法 对342例350眼白内障患者行表麻下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疼痛感、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 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感、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共319眼(91.14%);术中偶感有轻度疼痛,可忍受并能配合手术顺利完成18眼(5.14%),总有效率达100.00%.无一例患者因疼痛无法承受手术而改行球后或球周麻醉.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1~0.3者43眼占12.29%,0.4~0.6者220眼占62.86%,0.6以上者87眼占24.86%.结论 表麻下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避免了相应的并发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质量较好,适宜于大规模复明行动中以白内障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

    作者:钟珊;李莉;梁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血尿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病人排尿困难,需留置尿管来引流尿液.而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并伴有各种基础病,免疫力低下,长期留置尿管出现多种并发症的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在插管和留置过程中出现血尿,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我科2008年至2011年应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或留置,有15例出现肉眼血尿,现将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陆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输尿管梗阻的急诊腔内微创手术处理

    目的 探讨输尿管梗阻的急诊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对279例输尿管梗阻患者行腔内置入双J管内引流,对其中152例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行一期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术.结果 术后患者均解除了梗阻,肾包膜下积液经内引流后得到了控制,肾功能不全患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急诊腔内手术留置双J管内引流,输尿管镜直视下碎石,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等、微创等优点,是解除输尿管梗阻首选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熊升远;阮同德;张京东;徐英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Fogarty球囊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11例临床分析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有发病急、病变快、高致死、致残的特点,其病死率为15%~25%[1],诊疗稍有延误或失当,将致残甚或致死.1963年Fogarty医师首次运用球囊导管成功摘取血管血栓,Fogarty取栓导管随之问世,微创取栓使动脉取栓变得简捷有效,使本病的救治成功率大幅度提升.然而囿于某些因素,围手术期的处理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现就2006年3月至2012年2月我们治疗的11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邓柏杨;莫小勤;谭新华;钟世彪;李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体会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多为单发性.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1],其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有密切关系,因此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采用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共4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明新周;明新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胸骨下段小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胸骨正中切口是心内直视手术的标准入路, 这种切口比较容易暴露心脏的各个心腔和心底部的各大血管,但是有创伤大、出血多、胸廓稳定性差、鸡胸、影响美观等缺点.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成熟和手术安全性的提高,术后美观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采用胸部不同部位小切口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日渐增多[1,2].

    作者:雷宾峰;郑宝石;冼磊;郭建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脊柱脊髓损伤的院前救治与护理

    人体脊椎受到外界不同因素或外力的作用,引起组织或解剖上的破坏并出现局部症状或全身反应,常表现为脊柱骨折、脱位等,严重的脊椎骨折、脱位可使脊神经受压、挫裂或横贯伤,造成部分或高位截瘫,甚至死亡的危险.因此,对疑有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正确判断伤情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现场救护,确保搬运方法正确,避免救护和转送不当造成脊髓继发性损伤,减少截瘫和死亡发生率.

    作者:农丽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