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胸腔镜下肺癌治疗临床分析

伍达枢

关键词:胸腔镜, 肺癌, 微创
摘要: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0例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胸腔镜组),对照组为30例开放手术的患者(开胸组),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一般项目、术后拆线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拆线时间、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率、死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的患者失血量与住院天数低于开胸手术组.结论 只要把握得当,胸腔镜手术能达到与开胸手术一致的肿瘤根治效果,并具有微创、恢复迅速的优点.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疏导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脑血管病居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第一位[1],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学的监控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直接治疗,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2].

    作者:汪莉;颜秋媚;张兆;李先锋;张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经胸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微创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疗效.方法 全组17例患者,年龄7~56岁.ASD直径14~36 mm.均在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隙胸骨旁2~3 cm小切口进胸,在经食管心脏彩超引导下经输送器置入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7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4.3±16.3)min,术中失血量(33.6±9.5)mL,全组无死亡.术后3~6 d恢复后出院.随诊3~16个月,B超示封堵伞没有残余漏,没有移位,心功能较术前改善显著,肺动脉压下降明显.结论 经胸壁微创非体外循环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手术简单、难度小、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军;罗玉忠;杨小平;莫安胜;莫绍雄;韦懿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肾穿刺活检术的带教体会

    目前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已在大型医院广泛开展,穿刺技术的改进、免疫荧光技术和电镜的应用使其成为肾脏病临床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1].肾活检操作的要点及注意事项掌握与否,直接关系到活检的成功率及安全性.临床实习医生在实习前理论课学习时对肾穿刺活检术的了解比较肤浅,进入临床实习以后才真正接触此项操作.

    作者:霍冬梅;杨桢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桡动脉负压穿刺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1].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外周动脉直接穿刺因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成功,不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而成为基层医院血液透析时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首选,但是直接动脉穿刺并发症多,穿刺后出现出血、血肿尤为突出[2].我科对直接动静脉穿刺行血液透析的病人采取桡动脉负压穿刺法并与传统桡动脉穿刺法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丽;马健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特殊部位浅静脉逆向穿刺输液的观察

    传统静脉输液的静脉选择多选前臂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采取的是向心方向穿刺,但对于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并长期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静脉损伤严重,常常只剩下关节附近的静脉或指(趾)静脉比较暴露,这些特殊部位的静脉给临床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采用传统的顺行穿刺法成功率不高,针头很难固定,患者关节稍微活动针头就很容易刺破血管造成液体渗出血管外,而采用逆行穿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逆向静脉输液利用了通常情况下不采用的特定部位浅静脉,如手、足背下1/3及腕关节附近的浅静脉,而且易于固定.

    作者:张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意义.方法 对25例上颌后牙颊向错位及单侧后牙正锁颌患者,采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治疗方法,应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将上颌后牙压低,对舌侧部位的下颌后牙缓慢牵引,以矫正单侧的后牙正锁颌.微型钛钉种植支抗的植入部位为腭侧根尖区、后牙颊侧、下颌后牙颊侧的根尖牙槽,颊向牵引力约为55.06 g,磨牙压入力约为70.82 g,观察术后周围组织反应情况.结果 采用上下颌同时牵引,多部位植入微型钛钉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压低上颌后牙以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且钛钉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结论 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和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治疗效果理想、稳定性强、治疗时间短、创口小、无不良症状、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应用.

    作者:李定梅;雷劲;涂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建立与实践

    静脉输液治疗中不仅要求护士熟练实施操作,而且要求有很高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三甲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但二级医院成立静脉治疗小组的较少.为了规范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降低输液并发症,发挥静脉输液治疗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费用、获取效益等方面中应有的作用,我院2008年2月成立了静脉输液小组,目的在于通过培训和实践,不断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现将我院输液小组的建立与实践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9例临床分析

    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部疾病特别是早期肺癌常用的手术方法,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为代表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新型手术方式.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共为9例肺部疾病患者成功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波;陈军;甘耐炎;韩胜富;宁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良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加综合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加综合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分为三组:常规组60例,严格按照手术适应证选择病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单纯PLD手术治疗;综合组60例,采用常规PLD术+综合治疗;改良组60例,采用改进PLD术+综合治疗.改良组适应证为除外合并椎体滑脱、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性肿瘤等疾病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病例.改进的手术方法为:①穿刺针尖端位于椎间盘中央偏后1/3处;②切吸过程中采取间断式切吸;③术毕将椎间盘内吸为负压.综合治疗方法为:药物、水针刀、骶疗、椎管内O3及胶原酶注射、牵引、针灸、红外线热疗等,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取不同方法对症治疗.结果 三组术后7 d的优良率分别为51.7%、75%、91.7%;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优良率分别为73.3%、76.7%、96.7%.结论 与常规PLD治疗相比,通过改进手术方法及辅以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有明显提高,同时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作者:王雪;陈彦;钟先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集束干预策略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中的应用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由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观念的引进,以及吻合器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广泛开展, 根治性保肛手术逐渐成为直肠癌外科治疗的首选术式[1].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传统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8%, 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可增至3%~21%[2].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主要的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可造成腹腔及盆腔的严重感染,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因吻合口瘘再手术的病死率为16.7%[3].集束干预策略是用新的经循证医学证实的目前有效的一系列操作、治疗、护理等措施集合在一起来指导临床实践.本科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16例患者实施集束干预策略,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桂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喉罩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对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喉罩通气组(A组)和气管插管组(B组),监测两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时、置入后(1 min、3 min、5 min)、拔管时、拔管后5 min记录结果,用于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HR、SBP和DBP在诱导时无明显差异,在置入喉罩或气管导管时,HR和BP均出现上升,B组比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喉罩操作简单,可明显减少病人的应激反应.

    作者:杜志斌;程俭;黄进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联合膀胱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的以往治疗方法均采用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前列腺摘除术,其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出现伤口的感染机会大,住院时间长等.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传统术式逐渐被日益进步的腔内技术所代替.2006年10月至2012年4月,我院采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联合膀胱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水原;曾隆桂;陈振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冠状动脉疾病中作用的研究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为LDL经氧化修饰而形成的脂蛋白,其水平升高是人体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ox-LDL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冠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血管内皮损伤的过程,本文就ox-LDL在这些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何文军;黄家平;莫翔;梁伟东;梁少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长期中心静脉导管与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应用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长期中心静脉导管(CVC)与动静脉内瘘(AVF)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带涤纶套双腔中心静脉导管(Bard)(CVC组)与动静脉内瘘透析(AVF组)病人,各40例,观察两组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及并发症,比较透析前后肾功能,计算Kt/V和尿素下降率来评价透析充分性,观察两组病人的血管栓塞和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CVC组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见,AVF组以慢性肾炎多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VF的使用寿命较CVC长(P<0.01),障碍率AVF组较CVC组明显减少(P<0.05).血管通路并发症:AVF组8例,其中3例AVF血栓形成,1例AVF感染,4例AVF瘢痕硬结;CVC组15例,其中11例为导管相关性感染(糖尿病肾病7例,非糖尿病肾病4例),2例导管内血栓形成,1例导管外纤维蛋白鞘形成,1例导管壁出现裂缝,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在导管留置2年以上9例,2年以下2例.两组病人Kt/V均>1.2,尿素下降率>7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F使用寿命长,感染机会少,为透析血管通路的首选.对于自身血管条件不好不能行AVF的患者,CVC是较好的选择,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导管功能维护的重要条件,CVC组与AVF组比较可达到充分透析.

    作者:黎琦;石宏斌;张劲;廖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颈动脉斑块造影剂增强超声显影与脑卒中关系的探讨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探讨颈动脉斑块显影情况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130例患者,其中脑卒中组患者80例,对照组50例,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并发斑块者行实时造影剂增强超声造影,观察斑块显影情况.结果 ①脑卒中颈动脉硬化患者软斑(33/68,49%)及混合斑(22/68,32%)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21,9%;4/21,19%);②脑卒中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内显影率(42/68,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性质及超声造影显影情况与脑卒中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邬彩虹;郑艳芬;任海波;王觅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食管静脉曲张胃镜下聚桂醇治疗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随着内镜介入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直视注射硬化剂预防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56例患者的治疗配合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欧雪群;满桂月;李小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皮微创技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经皮微创技术是一种运用特殊的新型设备,如内镜、特殊穿刺针以及高分辨X线机等,从而达到非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先进医疗技术[1].此方法具有切口小、精确率高、治疗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较快及组织创伤较少等优点[2].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比较难治疗的疾病之一.本院应用经皮微创技术治疗171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韦谋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髋关节置换术前对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指导的临床意义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颈骨折及髋部肿瘤等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有关 ,而且与高质量的护理密切相关 .

    作者:黄雾香;郑亚东;钟梅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结肠息肉76例分析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受到炎症或是慢性刺激造成突出于结肠黏膜表面的一种赘生物[1];此种息肉可以单发或多发,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多出现血便、脓血便且逐渐增多,甚至导致癌变发生[2].我们于内镜下利用高频电凝治疗结肠息肉,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采血后前臂伸展按压与屈肘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

    肘部静脉是常用的采血部位,但采血后引起穿刺点出血、皮下淤血、皮下血肿的情况却时有发生,给健康体检人员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不愉快.为了减少或避免采血拔针后穿刺点出血、皮下淤斑及血肿的发生,减轻健康体检人员的心理压力,我中心对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1 200名健康体检者在采血拔针后进行前臂伸展按压止血和屈肘按压止血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