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在克罗恩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张贵年;黄顺荣;秦千子;麦威

关键词:克罗恩病, 腹腔镜,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克罗恩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在腹腔镜下进行诊治的克罗恩病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前确诊5例(41.7%),经腹腔镜探查术后明确为克罗恩病7例(58.3%),手术平均时间为(180±42.1)min,术中平均失血为(201.1±5.4)mL,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1±4.5)d,切口感染 2例(16.67%),吻合口瘘1例(8.33%),术后随访6月~6年,4例复发,复发率33.3%,再手术1例,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情况下,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腹腔镜手术诊治克罗恩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进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分叉病变较为常见,约占30%[1].其处理是冠脉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因为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会导致斑块移位、分支血管开口弹性回缩等,甚至分支血管闭塞,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和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因此,冠脉分叉病变是复杂的冠脉病变之一.单纯的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分叉病变成功率较低,且再狭窄率很高.金属裸支架(baremetal stent,BMS)的应用虽提高了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成功率,但再狭窄率较高.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了分叉病变的临床预后.本文就冠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何贵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心导管室介入耗材的零库存和二级库房管理

    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介入诊疗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治疗领域,人们越来越重视心血管介入诊疗耗材的使用和管理.卫生部对全国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集中采购,足以证明这类耗材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做好心血管介入耗材的管理,确保医患双方的利益,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心血管介入耗材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库存占用和浪费,优化管理流程,也将成为心导管室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科结合自身特点,依托医院计算机收费管理网络平台对心血管介入耗材的购进、验收、使用、收费、出库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既避免了漏收费、重复收费、资金积压及产品积压,又减少了因库存的不足而无法满足临床需要等问题, 同时对心血管介入诊疗耗材的质量跟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蒋巧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错牙合畸形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对20例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矫治.结果 20例患者中,拔牙矫治12例,疗程13~20 个月,平均16个月,非拔牙矫治8例,疗程5~14个月,平均8.5个月,矫治疗程短、效果满意.结论 传动直丝弓矫治器用于各类错牙合矫治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是一项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实用的先进矫治技术.

    作者:廖烈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合并宫内妊娠1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种植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肌层的异位妊娠,是一种极少见的异位妊娠,但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子宫破裂、大出血等进而危及生命,终为挽救生命需行子宫切除术[1].出现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合并宫内妊娠的复合妊娠更为罕见,目前国内此类复合妊娠报道甚少.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妊娠合并宫内妊娠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合并宫内妊娠的认识,以期为今后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罗红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诊治腹部闭合伤35例临床体会

    腹部闭合性伤为钝性暴力所致,受损器官、范围、程度不一,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治可减少并发症,明显改善预后.随着各种影像学检查不断发展,腹部闭合伤诊断准确率逐步提高,但仍有20%病例须在手术中才明确诊断.腹腔镜在腹部闭合性伤的诊治中具有准确性高、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的特点.我院于2005年5月至2011年4月用腹腔镜对35例腹部闭合伤患者进行了诊治,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升;李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发胆漏的观察及护理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在腔镜良好的视野和便捷的操作下,用纤维胆道镜完成迂曲狭窄胆道内操作.它既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又有开腹胆道探查的确切疗效,能保证正常胆管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使绝大部分病人得到微创治疗的满意疗效[1].胆漏是其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2].现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6例患者并发胆漏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范淑君;周燕秋;刘玲玲;李丽红;刘金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多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传统的血管造影(DSA)一直被公认为是诊断颅内血管性疾病的金标准[1,2].DSA是一种有创检查,检查过程长,检查费用昂贵,且需要专人多人的密切合作,同时有1.5%~2%的并发症或死亡发生率,在一些疾病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DSA图像不能显示病变的外部形态,不能准确提供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CT血管造影(CTA)属无创性检查技术,较好地弥补了DSA存在的不足,在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面达到并接近了DSA水平[4~6].

    作者:李耀波;农剑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防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致胆管损伤的防治.方法 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期间该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 例LC术致胆管损伤的患者中,肝总管撕裂1例,胆总管横断2例.3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年.术后恢复均良好,无黄疸、胆管感染等征象发生.结论 胆管损伤是LC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损伤后的处理方法 和手术时机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预后,术中仔细辨清肝总管、胆总管与胆囊管三者关系是预防LC术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张景山;郑永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人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的麻醉选择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行经皮肾镜弹道碎石术(PCNL)麻醉方法 的选择.方法 选择 ASA Ⅰ~Ⅱ级、年龄60~75岁、择期行PCNL的病人60例,其中30例为Ⅰ组,采用两点法硬腰联合麻醉,试验剂量均为2%利多卡因;追加剂量为0.375%罗哌卡因.另外30例为Ⅱ组,行静吸复合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麻醉后20 min、截石位后、俯卧位后、术毕各时点的血压和心率中心静脉压变化,并与基础值比较.结果 两组均镇痛满意.麻醉平面固定后、体位变动前两组病人血压均下降(与麻醉前比较,组内及组间均无明显差异).转俯卧位后两组病人血压均明显下降,但Ⅰ组较Ⅱ组血压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1 h及术毕两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率均在俯卧位后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P随手术时间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术中2 h与术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麻醉均能满足PCNL需要,静吸复合麻醉对于老年人PCNL来说血压波动少于硬腰联合麻醉,是老年人PCNL的较佳选择.

    作者:刘燕洁;梁宁;马利;叶凤青;甘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对重度肾积水患肾功能的评价

    目的 探讨经皮肾造瘘术治疗重度肾积水的效果及其评价患侧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对48例重度肾积水患者(53个患肾)进行治疗,彩超测量积水肾治疗前后肾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及肾实质厚度,术后记录24 h引流尿量并检测尿液pH.结果 经皮肾造瘘术后依据患肾24 h引流尿量及尿pH值分为恢复组、改善组及无功能组,各组间术前及术后肾动脉血流的阻力指数、肾实质厚度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各组内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造瘘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安全、可靠,能够准确评价和有效地改善患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曲仕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机械通气作为呼吸衰竭常用的治疗手段,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为重要的技术,是患儿生命的后防线.新生儿机械通气有着与儿童、成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严格有效的气道管理对提高机械通气的疗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降低危重新生儿致残率、病死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新生儿人工气道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翠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意外拔出尿管致尿道损伤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是意识障碍病人的常规护理措施之一,其主要并发症有尿道损伤的病例.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意外拔出尿管而致尿道损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42例

    随着微创技术和理念在神经外科的推广和渗透,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逐渐取代以往骨窗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成为颅内血肿清除的重要术式,且疗效确切[1].我科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42例,采取头颅CT定位下行软通道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蒙贵仕;李受南;雷敬富;卢强昌;罗德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肾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为100~260 min,出血量60~700 mL.术后住院7~9 d,术后病理检查均确诊为T1~T2期,术后随访2~45个月,均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切口或操作孔道肿瘤种植等.结论 肾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组织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时间短、预后更好等优点.

    作者:卢尚光;高宏君;梁泰生;梁霄;董瑜;周杰彬;谭臻;农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2068例健康体检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物质文化生活改善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和追求自身的健康,而健康体检正是筛查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发现高危因素及疾病的早期变化,从而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遏止甚至于避免疾病的发生.超声检查作为健康体检中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具有无痛、无创、简单易行、准确率高、可重复检查等优点.现将2006年上半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2 068例体检者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黄春霞;张庆云;王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ouns thrombosis,DVT)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的结果,可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进而引起下肢静脉型坏疽、肺栓塞甚至死亡.这个潜在的致残或致命性的疾病已被公认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1,2],常发生在高龄患者术后及康复的过程中.

    作者:莫景木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克罗恩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克罗恩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在腹腔镜下进行诊治的克罗恩病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前确诊5例(41.7%),经腹腔镜探查术后明确为克罗恩病7例(58.3%),手术平均时间为(180±42.1)min,术中平均失血为(201.1±5.4)mL,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1±4.5)d,切口感染 2例(16.67%),吻合口瘘1例(8.33%),术后随访6月~6年,4例复发,复发率33.3%,再手术1例,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情况下,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腹腔镜手术诊治克罗恩病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张贵年;黄顺荣;秦千子;麦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γ-干扰素对体外冲击波致输尿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对体外冲击波致输尿管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4只实验兔随机分成4组:治疗组A(n=16)、模型组B(n=16)、药物对照组C(n=16)、假手术组D(n=16).在建模和给药后第14、21、28 d及35 d均各随机处死4只,取输尿管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评分,并观察输尿管平滑肌收缩力.结果 较之模型组及假手术组,治疗组在病理量化评分、平滑肌收缩力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 γ-干扰素能够预防及治疗ESWL输尿管损伤及纤维化的形成.

    作者:刘永康;王健;刘刚;梁鹏;王晓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对滋养叶细胞疾病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

    滋养叶细胞(trophoblastic disease),顾名思义,是指胚胎的滋养叶细胞发生异常增生所引起的一组疾病.目前,滋养叶细胞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细胞癌三种,其中葡萄胎属良性病变,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细胞癌属恶性病变[1].现将其超声诊断的应用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黄飞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关系.方法 对538对(1 076例)复发性流产及271对(542例)无生殖异常夫妇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复发性流产组(RSA组)染色体多态性126例,占全部受检者的11.71%,明显高于正常组染色体多态性发生率2.58%,(P<0.01).染色体多态性中1、9、16号染色体次缢痕增长检出49例,D/G组染色体短臂和随体区延长31例,Y染色体多态性25例,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21例,RSA组各类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的发生率(P<0.05).随着流产次数增加,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增加.结论 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有相关性.

    作者:黄国娟;庞丽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