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早期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分析

方梓羽;唐移忠

关键词:腹腔镜, 盆腔脓肿, 早期治疗
摘要: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盆腔脓肿患者15例,根据临床检查一经确诊即作为急症指征早期采用了腹腔镜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喉罩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喉罩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择期进行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80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喉罩麻醉,B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维库溴铵用量,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诱导后(T1)、插管(或置喉罩)后即刻(T2)、插管(或置喉罩)后5 min(T3)、10 min(T4)时的心率(HR)、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变化,及术后随访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麻醉时间、气腹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维库溴铵的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置喉罩前后血压、心率及无明显变化(P>0.05);B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A组的不良反应少于B组(P<0.05).结论 喉罩通气完全适合于腹腔镜胆取石术,其操作简便,心血管应激反应较小,价格低,并发症少,较为安全可靠.

    作者:罗永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32年历史.世界上第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简称PTCA)于1977年由德国医生Gruentzig完成,从此开辟了冠心病经皮介入治疗的新纪元;而1987年Sigwart首先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应用于临床,是冠心病治疗的第二个里程碑.中国的第一例PTCA完成于1984年,与世界第一例相比整整晚了7年,但是在此以后,从第一例PTCA到第一例支架置入,再到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时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作者:米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纤维喉镜加喉息肉钳在环杓关节脱位复位术中的应用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食道镜检查插胃管、喉外伤等均可引起环杓关节脱位,若未予以及时手术治疗,日久环杓关节固定,可遗留永久性发声困难[1].但由于环杓关节脱位复位术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清晰地显示喉腔、患者的合作尤其重要.并且环杓关节的解剖位置隐蔽,手术成功率不高.我科2006年至2010年在纤维喉镜+喉息肉钳下对13例环杓关节脱位患者行杓状软骨拨动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建居;黄华;韦春教;覃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有经皮切吸术、胶原酶融解术、激光汽化术等.我院2009年引进射频靶点热凝及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亮;王元明;方亚敏;魏汉卿;严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理技巧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术后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急性胰腺炎是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i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的常见并发症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58例行ERCP/EST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运用护理技巧实施护理,对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有极大影响,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风险.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翠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式内镜单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护理

    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直径仅为1.0 mm 的自制疝囊高位结扎针(微针)、经单孔直径为2.7 mm 的针式腹腔镜(微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19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华;谭友春;彭先美;黄海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常伴有细菌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常规治疗方法是抗生素治疗加体位引流排痰,引流不畅容易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进一步损害肺功能.支气管灌洗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在解除患者痰液阻塞深部气道所致呼吸困难,控制感染,救治患者的生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我院55例支气管灌洗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经颅多普勒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2型糖尿病脑血管早期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 60例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临床症状的患者分为A组(病程≥10年)、B组(病程<10年),与年龄相近的30例对照组(C组)接受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对比分析各组人群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末段、大脑前动脉(AC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及频谱图像的差异.结果 A组、B组患者与C组间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显著升高(P均<0.01),PI基底动脉A组与B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A组、B组患者和C组间脑动脉的PI值均显著升高(P<0.01);糖尿病组(A组+B组)脑血管硬化较C组明显(P<0.05),脑血管异常也较C组明显(P<0.01).结论 TCD检测无症状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可以为及时制定干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何积源;缪道华;凌世英;张明陆;黄恒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1例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保守手术治疗的观察护理

    胎盘植入是产科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常引起严重的产后出血,如果处理不及时恰当,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及切除子宫,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我院2011年3月收治1例瘢痕子宫胎盘植入产妇,先行5-氟尿嘧啶(5-Fu)保守治疗后再行子宫内病灶清除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内镜下负压套扎内痔治疗的术中配合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内镜下负压套扎治疗痔疮患者10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术中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00例,其中男80例,女20例,年龄33~78岁,平均50.1岁.套扎1次治愈者80例,套扎2次治愈者15例,套扎3次治愈者5例.

    作者:谢明丽;陆小凡;钟巧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阴式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阴式(TVH)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TLH)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收治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住院患者394例,其中TVH和TLH分别为163例和188例,其他手术43例.对比TVH和TLH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和住院费用,并对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术式选择及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工作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方面均优于TLH组(P<0.05).结论 TVH创伤小、腹部无伤口或伤口小、术后病率低、粘连少、恢复快、住院天数短,此外,TVH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廉等优越性,而TLH可进一步扩大TVH手术的适用范围,使更多的患者显著地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丽;刘素芹;金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烧伤病区心电监护仪消毒方法的探讨

    随着烧伤专业的发展,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心电监护仪是病原体传播的载体之一[1],也是导致烧伤病人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因为烧伤病人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失去了天然的屏障功能,并且烧伤创面有血液、体液的渗出,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加强心电监护仪的消毒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何文娉;汪永莲;罗远风;李汉芬;李少丽;陈英凤;刘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与开腹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与开腹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即子宫大于如孕12~20周)者患者,与同期进行开腹大子宫切除术的160例患者的治疗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不良反应.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较,腹腔镜组出血量稍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较,腹腔镜组因取出子宫原因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患者痛苦小.

    作者:陈梅英;廖绮琳;蔡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门冬酸钾镁配合131碘治疗甲亢性心脏病

    目的 观察门冬酸钾镁联合131碘(131I) 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对135例已确诊的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在门冬酸钾镁口服控制心律失常配合下,行放射性131I治疗,定期随访并观察131I治疗后2年内甲亢性心脏病治愈率及转归.结果 经治疗2年后,各种心律失常复律122例,占90.4%,缓解13例(9.6%).结论 门冬酸钾镁配合131I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效果显著,可作为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唐武儒;刁丽娜;宋伟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输尿管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重度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重度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重度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硬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术后留置1根6F~7F双J支架管,1~3个月后拔管.拔管后3~12个月进行超声、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 41例手术成功,4例手术失败改开放手术.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血尿,1例术后发生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治愈,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3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有效32例(84.2%),好转4例(10.5%),无效2例(5.2%).结论 输尿管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重度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谢光宇;付杰新;黄恒前;吕艳红;植凡;刘超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术中B超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

    术中B超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临床.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超声影像在当今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因具有实时、灵活、移动方便、无创等优点,已成为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的影像诊断工具之一,术中超声已发展为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术中B超在肝胆外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苏芬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护理体会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目前宫腔镜和腹腔镜已联合应用到妇科手术的诊治当中[1].现对本院妇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的80例患者的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肺叶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周围性肺癌、肺严重裂伤、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等疾病常需要采用肺切除术来治疗.但因手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术后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现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施行肺叶切除术的20例患者的护理进行分析,

    作者:徐燕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53例指端缺损的病例,根据不同的缺损情况,分别选择不同的皮瓣进行移植修复.结果 50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坏死,短缩指骨后伤口愈合;2例皮瓣边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4~18个月,50例患指外形满意,皮瓣无臃肿,质地柔软,两点分辨觉达5~9 mm,手指活动基本正常.结论 正确选用皮瓣、严格手术操作及皮瓣的一期愈合,是手指外形重建的关键.

    作者:韦廷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电凝钩法联合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

    目的 探讨电凝钩法联合拖出式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对诊断为中低位直肠癌的60例病人分别施以腹腔镜下电凝钩法联合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手术(A组,n=30)及腹腔镜下超声刀及吻合器(B组,n=30)治疗,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电凝钩法联合经肛门拖出式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其无腹部辅助切口,更微创,且住院费用低,适合于推广应用.

    作者:陈延林;秦诚;秦伟;何德云;黄海旺;李有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