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辅助阴式与开腹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陈梅英;廖绮琳;蔡丽萍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 阴式大子宫切除术, 开腹大子宫切除术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与开腹大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大子宫切除术(即子宫大于如孕12~20周)者患者,与同期进行开腹大子宫切除术的160例患者的治疗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无不良反应.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较,腹腔镜组出血量稍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较,腹腔镜组因取出子宫原因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体温、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患者痛苦小.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

    慢性软组织损伤是指软组织受到各种形式的损伤后,在治疗和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在特定条件下而导致的一种新的软组织损伤疾病, 它不仅包括急性损伤因延误治疗演变而来的疾患,还包括慢性劳损所致的软组织损伤疾患.针刀疗法是近几年来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它把中医的针灸疗法与西医外科手术疗法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新疗法[1].由于其具有疗效好且持久,简单、经济、安全、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受到广大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的欢迎.现将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农泽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腹腔镜治疗是微创外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以其外科微创化的特性,从各个角度渗入至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环节,其手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深受临床医生与患者的欢迎.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腹腔镜在胃肠道疾病的研究报道进行分析,对其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梁振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磷酸钠盐口服液在妇科腹腔镜术前肠道准备的应用价值

    肠道清洁是妇科腹腔镜手术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传统的清洁灌肠虽能有效地清除粪便,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但需要灌肠的次数较多,不仅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患者也不易接受[1].我院2010年 10月至2011年5月采用口服磷酸钠盐溶液代替传统的清洁灌肠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金标准[1].由于老年人体质弱、并发病多,胆囊水肿,胆囊三角解剖困难,老年急性胆囊炎一度成为LC的相对禁忌证.随着手术操作技能的不断进步,老年急性胆囊炎逐步纳入手术范围.本院2000年至2010年共行老年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切除术52例,成功50例,中转开腹2例,均治愈出院,未发生1例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护理体会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并发肠坏死,故需要急诊处理.临床常用的处理方法为X线引导下灌肠复位术,但术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医务人员及患者遭受X线的辐射.B超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术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近年来对276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进行B超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阳;黄芸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有经皮切吸术、胶原酶融解术、激光汽化术等.我院2009年引进射频靶点热凝及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蔡亮;王元明;方亚敏;魏汉卿;严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中应用的新进展

    自1987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成功开展以来,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手术范围已由单一的胆囊切除术扩展到普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妇科及泌尿外科等专业领域.本文就腹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中应用的新进展作一阐述.

    作者:翁山耕;张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的护理体会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长期的面部肌肉阵发性发作的不自主的抽动,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1].面肌痉挛其原因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面神经在脑干起始部被血管压迫所致[2,3],常规MRI平扫检查可显示或排除占位性病变,继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能得以明确[4],诊断准确率为97.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1.4%.

    作者:赖海燕;秦丽平;陈亚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内镜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比较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与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14天、治疗后第30天记录并对比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综合临床疗效;治疗后3 d、7 d、14 d分别检测血浆ET含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14 d和30 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3 d、7 d、14 d血浆ET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采用内镜辅助小骨窗开颅术,可有效地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周元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术中B超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

    术中B超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临床.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超声影像在当今临床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因具有实时、灵活、移动方便、无创等优点,已成为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的影像诊断工具之一,术中超声已发展为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术中B超在肝胆外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苏芬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护理体会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目前宫腔镜和腹腔镜已联合应用到妇科手术的诊治当中[1].现对本院妇科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的80例患者的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腹腔镜A组和开腹B组各50例,均行静吸复合全麻.记录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失血量,以及麻醉前、术毕及术后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 NK细胞数量.结果 术毕各组 CD3+ 、CD4+、CD4+/CD8+均较麻醉前下降(P<0.05),开腹组较腹腔镜组下降明显(P<0.05);术后72 h两组各项指标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静吸复合全麻对老年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免疫功能术后恢复快.

    作者:刘燕洁;梁宁;甘丽霞;张学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烧伤病区心电监护仪消毒方法的探讨

    随着烧伤专业的发展,心电监护仪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心电监护仪是病原体传播的载体之一[1],也是导致烧伤病人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因为烧伤病人皮肤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失去了天然的屏障功能,并且烧伤创面有血液、体液的渗出,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加强心电监护仪的消毒与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作者:何文娉;汪永莲;罗远风;李汉芬;李少丽;陈英凤;刘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式内镜单孔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护理

    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直径仅为1.0 mm 的自制疝囊高位结扎针(微针)、经单孔直径为2.7 mm 的针式腹腔镜(微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19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华;谭友春;彭先美;黄海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的影响

    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治疗胆石症、胆囊炎的首选术式[1],而腹胀是LC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腹胀对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均有不良影响[2].腹胀处理不当将导致麻痹性肠梗阻、肠粘连、肠源性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4].但如何预防和减轻LC术后腹胀的发生探讨不多.我科对LC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林映;曹少华;张桃;黄玉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输尿管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重度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重度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5例重度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硬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术后留置1根6F~7F双J支架管,1~3个月后拔管.拔管后3~12个月进行超声、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结果 41例手术成功,4例手术失败改开放手术.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血尿,1例术后发生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治愈,术后1~3个月拔除双J管.3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有效32例(84.2%),好转4例(10.5%),无效2例(5.2%).结论 输尿管镜多导管扩张法治疗重度输尿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谢光宇;付杰新;黄恒前;吕艳红;植凡;刘超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改良前庭大腺脓肿造口引流术的疗效观察

    前庭大腺脓肿为妇科常见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传统治疗方法多以前庭大腺脓肿造口术较为常用,但术后存在高复发率等问题.为寻求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改良造口引流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现将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莫培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硬膜外血肿并发脑疝15例报告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继发性损害,由于血肿的压迫,颅内压增高而引起脑疝形成,后果严重.2006年5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128例,其中并发脑疝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念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支气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科常见的疾病,常伴有细菌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常规治疗方法是抗生素治疗加体位引流排痰,引流不畅容易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进一步损害肺功能.支气管灌洗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广泛用于临床,在解除患者痰液阻塞深部气道所致呼吸困难,控制感染,救治患者的生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我院55例支气管灌洗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疾病,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约占胆囊结石病例的5%~29%,平均18%[1].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手术是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由于手术者直视手术区域、手能接触手术部位,故能完成各种胆总管结石取石手术,包括目前一部分腹腔镜下无法能完成的各种胆总管结石手术,如腹腔严重粘连、尤其是胆囊三角粘连无法分离的胆总管结石手术等,都能较好的完成.

    作者:龚加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