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17例分析

高亚峰

关键词:微创治疗, 硬膜外血肿, 血肿引流, 尿激酶
摘要: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硬膜外血肿51例,对其中17例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采取锥颅、钻孔、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效果满意.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胆囊颈管结石胆囊管残端瘘的处理体会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预防胆囊颈管结石胆囊管残端瘘的处理体会,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防治水平.方法 术中采用经腹腔镜结扎加缝合处理胆囊管残端、明胶海绵填塞加生物蛋白胶喷洒,腹腔留置引流管并严密观察等方法处理.结果 22例患者无残端胆囊管瘘,1例(4.35%)出现胆瘘,2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胆囊管残端瘘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术者要高度重视,术中采取措施防范,一旦发生须严密观察,正确处理.

    作者:蒋益舟;赵永恒;刘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Kugel补片在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Kugel补片在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3例使用Kugel补片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留院时间及随访的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治愈出院.手术时间平均50 min,平均住院天数6.5 d,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阴囊水肿等并发症,随访3~36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Kugel补片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作者:朱乃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的临床应用现状

    胸膜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工作常遇到的难点,采用X线检查、CT等常规手段有时难以达到诊治目的,纤维支气管镜(下称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对解决这一难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已成为呼吸科医师常用的介入诊断治疗手段之一,现就其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张九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宫腔镜手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护理

    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对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行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52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凤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附76例报告)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7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肾结石52例,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1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13例.结果 76例患者中一期取石70例,二期取石4例,改开放手术2例.术后7例有结石残留,辅以体外震波碎石(ESWL)治疗,1~2次后排净.结石清除率90.5%,手术时间55~170 min,平均110 min.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微创、安全、出血少、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 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理想方法.

    作者:任春凯;杨登伦;乙从亮;余秋健;陈令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VAMT)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全身炎症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1],已成为胸外科领域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肺部良性病变、高龄心肺功能不良需肺叶切除的患者,VAMT更有其独特的优势.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应用VAMT完成肺叶切除术48例,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周爱玉;马凤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219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9月至2009年6月采用电视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行多种胸部疾病治疗21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民;宋剑非;李安桂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波消融治疗16例肝转移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水循环冷却式微波消融治疗技术在肝转移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16例肝转移患者,其中结直肠癌11例,胃癌肝转移5例;同时性转移6例,异时性转移10例;共41个转移灶,平均肿瘤直径(2.7±1.8)cm;其中单个癌灶2例,2个癌灶6例,3个癌灶5例,4个癌灶3例.均采用B超引导下水循环冷却式微波消融治疗,同时性转移的6例行原发癌根治性切除.治疗后1周至1个月内行螺旋CT增强扫描,以后每1~2个月行CT增强扫描评价疗效,消融不全及随访中出现的新发病灶者均再次行MWA,随访6~20个月.结果 本组病灶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0.2%(37/41),9.8%(4/41)病灶显示病情发展.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少而轻,获随访6~20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者生存率93.8%;>12个月者生存率77.8%;>18个月生存率75%.2例随访20个月,目前仍无瘤生存.结论 B超引导下水循环冷却式微波消融治疗肝转移癌安全、微创、有效.

    作者:许国定;韩伟;冯关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2例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12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探查加滑膜刨除切除病变,术中采集病变滑膜标本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术后随访了解疗效及病情转归.结果 12例患者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为(58.2±6.0)分,术后半年至一年随访结果显示膝关节主观评分为(85.4±5.8)分.结论 通过关节镜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大部分病例的病变滑膜可达到较彻底的切除,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几率,相对开放手术有创伤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温志勋;曾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目的 评价微创经皮钢板固定与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5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中,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骨折治疗优良率为78.1%;28例使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患者均无术后并发症,骨折治疗优良率为89.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656 3,P=0.417 9).结论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发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行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5例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同期行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切口感染和粘连性肠梗阻等指标.结果 LA组的腹腔内其他病变探查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止痛药使用、切口感染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残余感染情况及住院费用与O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与OA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美容等优点,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可推荐患者行LA.

    作者:潘茂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局部注射法建立大鼠星状神经节阻滞模型的探讨

    目的 建立经皮注射星状神经节阻滞动物模型,初步观察两侧分别阻滞时对大鼠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8只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后入路阻滞和侧入路阻滞组,麻醉后行星状神经节阻滞,眼睑下垂为阻滞成功.结果 后入路组有九只出现单侧眼睑下垂,侧入路组有七只出现单侧眼睑下垂.结论 后入路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建立星状神经节阻滞动物模型的方法,单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血压和心率没有影响.

    作者:龚兴瑞;张炳东;陈燕桦;梁东科;梁蓓薇;何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 探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28例,骨折按AO/ASIF分型:C1型11例,C2型9例,C3型8例.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6~37(18.9±3.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4.2±1.1)个月.采用改良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疗效,优1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 肘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肱骨髁间骨折,避免了关节周围组织的过多损伤,保全了伸肘装置且固定牢靠.此外,术后可早期行动,能锻炼,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功能,疗效满意.

    作者:唐列云;何爱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17例分析

    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硬膜外血肿51例,对其中17例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采取锥颅、钻孔、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和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引流,效果满意.

    作者:高亚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11例意外胆囊癌的诊疗体会

    意外胆囊癌(UGC)是指因胆囊良性疾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或术后意外发现的胆囊癌,已日益引起临床关注.因其发现困难,容易漏诊,极易引起腹腔广泛转移,临床上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及处理已引起较多关注,加强预防和处理措施十分必要.现总结我院2003年6月至2009年5月间LC术中UGC的临床资料如下.

    作者:姚志强;王翔;孙仁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加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目的 探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加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病案及随访资料.33例非活动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内镜下先行尼龙圈套扎治疗,后视病情需要给予硬化剂治疗;10例活动性出血患者先行硬化剂治疗,24~48 h后再行套扎加注射硬化剂序贯治疗.结果 急诊止血率达100%,根治39例(90.7%),有效3例(7.0%),无效1例(2.3%),总有效率达97.7%.结论 内镜下尼龙圈套扎加注射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具有操作时间短、简单、安全、经济、微创、有效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莫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无痛性胃镜检查316例临床分析

    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共开展无痛性胃镜检查316例次,均获得成功,病人在无痛苦情况下顺利完成检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海英;农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宫腔镜手术的配合和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病人更趋向于选择创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的手术方式.宫腔镜大优势在于其镜体的前部能够进入子宫腔,对所观察图像具有放大效应,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在直视下诊断子宫内膜生理与病理改变、宫腔内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方法[1],尤其对要求生育的宫腔内病变患者,宫腔镜治疗可作为首选[2].目前宫腔镜已经成为妇产科临床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广泛地用于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3].我院门诊手术室于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共实施宫腔镜手术221例,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动物模型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导致颅脑外伤患者重度伤残、植物状态和死亡的常见原因,是颅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损伤,其病情重、治疗难、预后差、死亡率高,如何有效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1].本文对DAI的动物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黎会;谭源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O2激光治疗皮肤病11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CO2激光治疗皮肤病的效果.方法 应用CO2激光手术治疗机,波长10.6 μm,输出功率0~30 W,凝固、气化、切割皮损.结果 CO2激光治疗皮肤病17个病种,共1 136例患者,其中治愈1 100例,好转35例,治愈率达97%,操作简单.结论 CO2激光治疗皮肤病治愈率高,疗效显著,不留疤痕 .

    作者:黄世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