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行鼓室置管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前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体会

彭娟;谢寒冰

关键词:鼻咽癌, 分泌性中耳炎, 放射治疗, 鼓室置管术, 内镜
摘要: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临床上鼻咽癌放疗前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SOM)并不少见,发生率为35%~75%[1].我们在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观察治疗46例56耳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我院引进日本第三代奥林巴斯前列腺等离子电切仪,于2009年2月至12月对68例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配合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兰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镜下碎石联合药物治疗胃石症17例疗效分析

    自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院采用胃镜下碎石并联合药物治疗胃石症1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7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38~60岁,平均53岁.发病前均有进食柿子或山楂史,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闷胀、恶心呕吐、烧心,8例有解黑便史,2例伴呕吐咖啡样物,病史3周至2个月.

    作者:彭于仑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再生室神经吻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神经吻合方法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对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有着重要影响.周围神经的修复关键是修复神经束本来的连续性,传统的神经吻合方法是端端神经外膜吻合法.

    作者:张银龙;沙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附160例报告)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率明显上升,越来越多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终需要手术治疗.由于部分患者属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病人,而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风险较大,临床上一直是个难题.2001年12月至2009年10月,我们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TUPKRP)系统行前列腺切除620例,其中160例为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邓裕辉;刘永能;陈二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前,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手段,其对鼻腔、鼻窦炎性疾病的有效率达到90%以上[1].但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的恢复痊愈有赖于系统的药物治疗和不断的随访,炎症转归的周期较长[2],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复发.我们对2004年至2006年在我院接受鼻内镜术且术后仍有复发的55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与复发相关的因素.

    作者:零兴勤;何中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

    外侧入路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关节功能好等优点[1].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应用外侧入路小切口技术新开展施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55例,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许家丽;顾超琼;韦梅英;尹东;丘德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胃镜下氩气刀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胃镜下氩气刀(APC)在治疗疣状胃炎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胃镜诊断为成熟型疣状胃炎且病理证实为肠上皮化生或(和)异型增生的92例患者,应用300A型氩气高频电刀对病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临床结果及并发症,所有病例治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随访及胃镜复查.结果 APC术治疗92例成熟型疣状胃炎,病灶数共计451枚.1个月后随防,83例(90.22%)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经胃镜复查,85例(92.39%)患者病灶基本消除,原病灶处均覆有新生的黏膜上皮及肉芽组织,无明显瘢痕形成,7例(7.61%)患者仍见少许疣状灶及糜烂残留,予再次行APC治疗.APC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等症状,2~3 d后可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APC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治疗效果肯定,是消除成熟型疣状胃炎病灶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梅永红;梁仲惠;苏莉雅;资艳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髓核成形术与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与经皮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60例经体格检查、X线、CT和MRI检查确诊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髓核成形术治疗组和经皮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组各30例,按Macnab评定标准和VAS评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6个月,髓核成形术治疗组和经皮摘除术组总体治疗优良率为83.33%和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4.00±2.15)min和(47.00±3.65)min,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20±0.72)d和(6.90±1.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核成形术和经皮摘除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优良率相近,髓核成形术组手术和住院时间短,损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

    作者:谭加群;李建赤;谢伟健;梁江声;徐家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结局的实验室操作技巧

    目的 探讨胚胎实验室采取改善的ICSI操作技巧后,ICSI临床结局的改善状况.方法 比较采取改善的操作技巧前后ICSI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 采取改善的ICSI操作技术后受精率(77.50% vs 86.37%)、卵裂率(95.13% vs 98.00%)、优质胚胎率(55.90% vs 43.69%)变化不明显(P>0.05),但种植率(19.38% vs 30.41%)和临床妊娠率(33.77% vs 44.83%)明显提高,流产率明显下降(26.92% vs 10.64%).结论 改善ICSI操作技巧后,临床结局得到明显改善,即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流产率明显降低.

    作者:方伟芬;冯贵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负压引流专用敷料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

    目的 探讨负压引流专用辅料治疗骨外露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对18例骨外露患者清创后用负压引流专用敷料(VSD敷料)覆盖,生物半透膜封闭,1~2周后去除敷料,创面新鲜者取刃厚皮片或中厚皮片,植皮再用VSD敷料覆盖,持续负压引流,1周左右去除敷料.结果 15例创面新鲜,肉芽组织丰富,另3例再次覆盖VSD敷料1次后创面新鲜;16例植皮成活,2例去除VSD敷料后边缘少许坏死,积极换药后成活,皮片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负压引流专用敷料治疗骨外露效果好,操作简单,护理方便.

    作者:蒙家辉;黄家基;施伟业;黄侣;吴江华;温日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操作技巧.方法 总结分析经尿道输尿管镜直视下采用气压弹道机碎石治疗的1 2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之临床资料.结果 1 181例碎石取石成功,总成功率为96.01%.3例并发输尿管穿孔,4例因结石合并严重的炎性息肉、术中出血致视野不清碎石困难改开放手术取石,12例因输尿管严重扭曲折叠进镜困难而放弃碎石,7例因输尿管开口偏向头侧不能入镜至输尿管腔内,3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上移至肾盂内行ESWL或PCNL治疗.结论 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佳术式,充分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病例,术中仔细操作、配合调节体位及灌洗液速度,控制肾盂内压,充分运用安全导丝、输尿管导管和套石篮等是提高输尿管镜腔内碎石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邓若平;陈林川;桂彬;罗飓元;秦钢;祝睿;王刚;王建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难治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32例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自2005年4月至2009年7月3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9例,萎缩性胆囊炎3例.结果 2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例中转开腹,全组无死亡病例,无胆道损伤或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丰富,有些相对的手术禁忌证已扩展为手术适应证,对难治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权斌;叶永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济欠发达地区电视胸腔镜手术287例次分析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胸部疾病的价值已毋庸置疑,但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还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1].2002年11月至2009年7月我院施行电视胸腔镜手术287例次,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丁国强;张瑛;白舒;刘鸿运;张大勇;于四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上颌窦穿刺冲洗注药为主保守治疗上颌窦炎183例

    上颌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2000年2月至2008年11月使用上颌窦穿刺冲洗注药为主的保守疗法治疗上颌窦炎患者183例,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韦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宫切除手术的卫生经济学评价及术式选择趋势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良性病变常用的手术,其方式有多种.在美国每年的子宫切除病例达60万左右[1].在美国和英国仍有70%为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2].近年来,大多数的子宫切除术为TAH和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

    作者:林志新;刘继秀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临床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我科从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小骨窗开颅清除颅内血肿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 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进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微创组患者在CT引导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保守组患者只进行内科传统的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平均首次血肿清除率为(56.5±18.6)%,平均总清除率为(78.6±21.5)%.微创组患者的死亡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微创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13.1±9.8)分和(25.3±11.4)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ADLⅠ~Ⅲ级者22例(73.3%),对照组中仅6例(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保守疗法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患者死亡率低、恢复较好的特点.

    作者:梁红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结肠镜下诊治大肠息肉368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 评价结肠镜下诊治大肠息肉的效果.方法 对368例共536枚大肠息肉采用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治疗,根据息肉的大小、形态特征及病理结果选用不同的圈套方法,切除后的息肉全部回收全瘤标本送检病理,对比手术前后病理结果.结果 536枚息肉全部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方法成功切除,术中术后少量出血65例,腹胀腹痛168例;536枚切除的息肉全部回收全瘤标本送检病理,手术前后病理对比不相符140枚(26.1%),相符396枚(73.9%),漏诊癌变息肉21枚(3.9%).癌变息肉21例中,13例补做外科根治术,3例只行常规化疗,3例根治术后化疗.结论 结肠镜检查及镜下高频电凝切治疗是诊治大肠息肉首选方法,息肉镜下活检病理有一定的局限性、漏诊性,高频电凝切治疗后回收全瘤标本送检病理很必要,可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作者:黄德旺;黎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实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10~15 mL,住院3~7 d,平均5 d.全组无胆漏、粪漏、出血、盆腔脓肿、操作孔感染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浩;陈晓明;臧光炬;唐善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无创检测指标与脑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评价

    大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的主要原因之一,对ICVD或ICVD高危人群进行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对于早期发现、预防及控制ICVD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动脉粥样硬化是一动态的病理过程,目前的影像技术已能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时期作出评价.本文对颈动脉超声、踝臂指数、经颅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术、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评价作一综述.

    作者:李瑶宣;李吕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