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菊;卢榜裕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CSEA,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CEA).取L2~3或L3~4间隙为穿刺点,观察组在蛛网膜下隙注入局麻药后再在硬膜外隙置管,腰麻作用消失后行硬膜外给药.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评级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效果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除了各有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外无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CSEA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中应用,具有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善、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麻醉方式.
作者:倪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由于手术适应证广、疗效好、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已逐渐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1,2].
作者:钟黎;劳贤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骨盆骨折所致的后尿道断裂,是泌尿外科常见的外伤之一,其治疗方法各异.2004年4月至2008年5月我们采用输尿管镜行尿道会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2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永兵;宋体松;张成辉;葛玉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不孕症是腹腔镜手术指征之一[1],通过腹腔镜就能在直视下观察盆腔、腹腔内的情况,在检查时就可在腹腔镜下观察输卵管是否通畅,使不孕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从而提高受孕率.我科为145例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卫珍;林枚光;廖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其中Anderson Ⅱ型8例,Ⅲ型3例.结果 1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4 h,平均出血量30 mL,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6个月,颈部活动基本正常,过伸过屈位X线片显示无寰枢不稳.结论 经皮微创空心钉螺钉内固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少、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疗效满意等优点.
作者:谢硕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是较难治疗、死亡率较高的肠道缺血性疾病,我们用介入手段处理,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刘裕恒;林勇军;陈振祥;韩林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高血压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人中的10%,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绝大部分骤然发病,进展急速,来势险恶,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目前仍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预防其发生,且治疗方法也未达成共识,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和手术方法等观点不一.我院近两年来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4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红;杨丰忠;刘春荣;陈勇;张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去顶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ADPKD)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患者32例,术后随访6~60个月.结果 31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2例发生尿外渗,术后平均住院7.5 d.术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部分患者的高血压缓解,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肾功能改善.囊肿复发2例.结论 后腹腔镜囊肿去顶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术式.
作者:李成山;林芝;潘正故;黎承杨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术结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71例94条腿,全部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高位结扎静脉主干和曲张静脉团激光治疗.结果 随访2~18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1例复发.结论 腔内激光术结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效果确切,微创伤,恢复快,达到美腿效果.
作者:张震波;钟岳;宋涛;牛锦全;王军望;蔡立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异位妊娠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一旦破裂,后果严重,因此早期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诊断价值.
作者:温静;余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2004年至2008年对10例主动脉瘤患者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病人中腹主动脉瘤4例,降主动脉瘤1例,主动脉夹层Debakey Ⅲ型5例,术后1~6个月复查UCG、CT,显示移植人工支架形态良好,血流通畅,无脑部并发症、无截瘫.结论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瘤,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刘永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运用小针刀治疗头夹肌所致肌紧张性偏头痛,方法简单微创,标本兼治,费用低廉,疗效满意,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范胜;陈录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阑尾黏液囊肿的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阑尾黏液囊肿的超声表现.结果 6例患者均为右下腹肿物.长径7~13.6 cm,宽径3.3~5.5 cm.其中5例诊断为阑尾黏液囊肿,1例超声误诊断为右卵巢肿物.彩色超声显示无血流显示4例,部分肿块壁上可见少量血流信号2例.结论 彩色超声是阑尾黏液囊肿术前诊断及与其他病变鉴别的重要检查手段,是诊断阑尾黏液囊肿重要的检查方法.
作者:郑红雨;沈桂新;韦玲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50例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与50例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时进行临床分析和比较.结果 糖尿病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房水混浊等眼前段手术并发症明显比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高,但经正确处理后总体预后无差别.结论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龙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在泌尿外科的普遍开展,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完全达到了传统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具有微创伤、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点,可作为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首选方法[1].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开展了32例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兰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心脏不停跳手术及停跳手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60例风湿性二尖瓣膜病变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其中实验组40例,对照组20例,分别于10个时点抽取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o)水平.结果 两组在CPB过程中PRA、AngⅡ和Ald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照组升高更明显.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手术对心脏RAAS的影响可能较停跳心内手术小.
作者:冼磊;陈铭伍;何巍;雷宾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肉芽包裹输尿管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8年10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肉芽包裹输尿管结石220例(230侧)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碎石率、排石率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输尿管结石大小0.7 cm×0.8 cm~1.5 cm×2.3 cm,在结石周围或下方均并发肉芽.结果 共行230例次输尿管钬激光碎石,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1.7%(211/230),输尿管上段与中下段结石一次碎石成功率分别为84.6%(55/65),94.5%(156/165);手术时间10~62 min,平均25 min.结石移位改ESWL 9例,改开改手术10例,碎石过程中输尿管穿孔5例,黏膜假道形成5例.住院时间2~7 d,平均3.8 d.随访1~3个月,结石排净率为98%(225/230),术后20例出现轻微血尿,15例出现发热(体温>38.5°C,持续2天以上).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肉芽包裹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杨占斌;汪小明;张新华;周立权;颜海标;刘德云;米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因未婚同居、多个性伴侣、过早性生活、人工或药物流产及各种妇科炎症,使各种宫颈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肉瘤样病变(CIN)、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年龄趋于年轻化[1].用力普刀治疗宫颈糜烂是近年来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它使用低电压高电流以及细小的环型电刀可切除宫颈病变.我院于2008年2月开始用力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容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修复小儿拇手指、头颈部及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46例,获得良好疗效,术后通过对其血运情况的临床观察,预防和及时处理血管危象,是保证游离组织移植全部成活的关键环节.
作者:黄式环;韦宏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穴位按压配合药物治疗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呕吐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348例各类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平均分为A、B、C 3组,对A组中术后有恶心呕吐反应的患者立即给予生理盐水5 mL肌注,对B组中术后有恶心呕吐反应的患者遵医嘱给予胃复安10 mg肌注,对C组术后有恶心呕吐反应的患者给予胃复安10 mg肌注的同时进行穴位按压,对术后24 h内A、B、C 3组呕吐的发生率及处理后3组病人再次呕吐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术后呕吐发生率为51.7%,再次呕吐发生率40%;B组病人呕吐发生率为48.2%,再次呕吐发生率23%;C组病人呕吐发生率为52.6%,再次呕吐发生率8%,A、B、C 3组间呕吐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A、B、C 3组间再次呕吐发生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穴位按压配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妇科腹腔镜术后呕吐情况.
作者:张桂红;赵海琴;陈小兰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