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120例报告

黄业武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 鼻内镜术, 鼻中隔矫正
摘要:鼻中隔偏曲,过去通常采用鼻中隔矫正术[1],将鼻中隔偏曲部软骨切除,偏曲的骨部咬除,使鼻中隔处于居中或接近居中,改善鼻腔功能.自鼻内镜在国内广泛应用以来,鼻中隔手术有了很大进展,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优于传统鼻中隔纠正术,并发症少.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颅骨缺损后早期颅骨修补术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60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在伤后3个月内即进行颅骨修补,而对照组则在伤后6个月以后才行颅骨修补,比较两组患者颅骨修补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颅骨修补术后神经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早期颅骨修补不仅能解除颅骨缺损带来的精神负担,而且可以改善颅骨缺损而造成的继发性脑损害.

    作者:韦立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前列腺电汽化术加钬激光碎石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结石

    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采用前列腺电汽化术(TUVP)加经尿道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结石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党向阳;徐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双腔管冲洗外引流在重度脑室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随着CT及MRI的普及应用,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早期诊断率逐年提高,而以脑室系统大部或完全铸型的重度脑出血临床上也不少见.

    作者:粟显才;黎红;罗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具有腹腔镜手术指征的妇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存在着一定的术后并发症.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如何早发现这些并发症相当重要.现将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和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刘甘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应用

    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常见损伤,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保留指端外形基本不变,保留良好的感觉及生动功能,尽可能保留手指段.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伤性指端软组织缺损18例20指,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黄克;李林;杜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纤支镜肺内留置输尿管导管在治疗急性肺脓肿中的应用

    肺脓肿是肺的化脓性炎症,是呼吸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肺脓肿治疗不及时或延迟治疗,可转变为慢性肺脓肿或进一步进展,将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张衡中;边雨田;达春和;李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和开腹Miles手术的临床比较

    我院从2001年起开展腹腔镜手术,2004年1月至 2008年10月进行了21例腹腔镜下Miles手术,与同期接受开腹的Miles手术的13例患者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作者:郭云虎;谢光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隆起糜烂性胃炎(EGP)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EGP患者分成A组(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药物治疗)和B组(抑酸、保护胃黏膜、根除Hp药物+高频电凝治疗同时进行)各30例,比较两种方法 的疗效.结果 A组单纯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P<0.05),但隆起病灶数消失不明显,仅有18.57%(47/253)的隆起病灶消失;B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P<0.05),97.15%(273/281),隆起病灶消失(P<0.05),与单纯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例出现轻微上腹胀或上腹隐痛,均在术后5 d内消失.结论 EGP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欠佳,内镜下高频电凝联合根除Hp治疗EGP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安全简便.

    作者:韦良宏;陈凤坤;谭宗群;陈海东;黄毅;余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微创治疗小脑出血17例体会

    自发性小脑出血临床表现十分凶险,微创手术在脑出血的治疗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我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6月,采取后颅窝钻孔引流加侧脑室外引流、腰大池持续引流辅以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小脑出血1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宁;庞国栋;莫士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单针、双针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单针与双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SDH患者随机分成单针组和双针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术治疗,而单针组只用单针在血肿中部进行穿刺冲洗引流,双针组则在血肿的前部和中部各穿刺一针进行冲洗引流.术后24~72 h复查头颅CT,对血肿清除量、平均冲洗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后颅内血肿、颅内积气、蛛网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双针组与单针组比较,术后血肿清除更彻底,术后需冲洗平均次数明显少,而且平均住院日短,住院费用减少(P<0.05).结论 双针微创治疗CSDH效果更好,清除血肿更彻底,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作者:邓元央;赵邦;黄海能;黄华东;符黄德;李传玉;罗起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对60例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经过精心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兰;李少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69例食管细小异物的X线诊断

    食道异物在临床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而异物种类较多,其中食管细小异物(如鱼刺等)占相当大一部分.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在检查细小食道异物时采用少量钡棉多次吞服法,取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申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腔镜在消化性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附28例报告)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8例腹腔镜下修补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的临床资料,其中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19例,胃窦部小弯侧前壁穿孔7例,胃体小弯侧前壁穿孔2例.结果 28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55 min,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均在7 d内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修补治疗消化性溃疡穿孔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刘晓辉;康正逵;谢开斌;宋文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异位妊娠行电视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早期不典型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性手术均可在电视腹腔镜下进行,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1],电视腹腔镜下行输卵管保守手术对输卵管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腹部切口几乎不遗留瘢痕等,易被患者所接受[2,3].

    作者:郭李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四肢重度创伤的护理体会

    四肢重度创伤造成大面积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和肌腱外露合并感染,甚至坏死.为了有效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生长,及时修复缺损组织,防止坏疽、骨髓炎的发生,我科自2007年8月至2008年9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四肢创伤、感染性软组织缺损5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尤福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具有简单、快速和损伤小的特点,国外已广泛采用[1].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近年来应用PDT为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鹏;黄寨;秦文波;陆政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肺少见良性肿瘤3例报告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良性肿瘤的价值已经得到肯定[1~3].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用VATS治疗3例肺少见良性肿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张瑛;白舒;丁国强;刘鸿运;张大勇;于四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内环修补的体会(附54例报告)

    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其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疼痛轻、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公认并广泛开展[1,2].我科自2003年至2005年,在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式中重视内环修补,对Ⅲ、Ⅳ型腹股疝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海旺;曾屈波;陈延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可吸收肋骨固定钉在手术治疗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可吸收肋骨固定钉在手术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优良率达95%,所有患者随访情况均良好,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可吸收肋骨固定钉手术治疗肋骨骨折方法简便,疗效可靠.

    作者:韦春晖;谭勇明;邓滨;马吉意;覃永坚;杨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11例围术期观察及护理

    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是经阴道切除子宫,它不同于传统的经腹子宫切除术,该手术不进入腹腔操作,具有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肠胀气少、进食早、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陈汉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